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我国艺术体操优秀人才的流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艺术体操人才流动性存在着垂直流动的典型特征;优秀艺术体操人才流动机制尚不成熟是制约我国艺术体操竞技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其他竞技项目相比艺术体操人才国际流动和水平流动不足。本文对此提出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以期促进我国艺术体操运动长远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当前竞技体育人才流动的途径、形式和特点,分析竞技体育人才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认为,建立人才流动与退出评估机制、完善利益表达与决策机制、制定方案,对人才的流动实施引导与有限限制及完善政策法规,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是解决人才流动难题的重要措施.此外,应采取多种措施,避免人才资本产权纠纷.在人才流动过程中兼顾多方主体利益均衡,妥善处理人才流动与培养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女子网球竞技水平现状分析及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网球比赛中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分析和统计,以目前中国女子网球项目的竞技水平发展现状为基础,从2008北京奥运会中世界优秀的女子网球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技战术分析及竞技水平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认识到我国女子网球整体竞技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无论从培养体制、技战术训练水平、后备人才培养、创新管理与训练等方面,都制约着我国竞技网球的发展,文章针对未来中国竞技网球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构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合理流动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是在我国存在的普遍现象,这种流动带来了不良的示范效应,同时,也提升了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效率。如何正确对待和认识这种人才流动现象,并采用适当的策略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成为摆在广大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对2008年世界女子网球单打年终排名前10位选手的身体形态、技战术水平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了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竞技水平影响因素以及竞技特征,为了解世界女子网球竞技规律,提高中国女子网球竞技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外20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中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在启蒙训练年龄上的差异并不显著;但是外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转为职业选手的年龄较早,所以其成为职业选手的年限也较长。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之间的现役年龄的分布较为离散,中国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大于国外十名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的现役年龄差异;并且中国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比国外优秀女子网球运动员达到最高竞技水平的年龄晚。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统计的方法对2000年至2009年ATP、WTA单打年终排名前10名的世界优秀网球选手的身体形态、地域特征进行了剖析,得出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平均身高、体重、BMI、地域等参数和世界网球竞技发展格局,归纳世界网球区域分布的规律,为了解世界网球竞技规律,提高中国网球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采用SWOT分析法对中国特色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模式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系统分析。主要结论:该模式的优势是符合中国国情,得到管理层重视,为我国竞技网球后备人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劣势是经验不足,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缺乏职业化教练群体;这种发展模式的机遇是国际职业网球的发展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竞技网球在职业化发展过程中取得的进展为中国特色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奠定实践基础;挑战是要形成中国特色网球职业化思想理念,完善中国特色网球职业化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9.
苏焕龙 《精武》2013,(18):111-11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对中国竞技网球职业化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认为:目前影响中国竞技网球职业化的相关因素分别为竞技网球的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科研与训练的结合.项目发展的投入及回报机制,竞技网球发展的指导思想及战略目标和教练员综合素质及执教水平。目的为探讨中国竞技网球职业化的运行机制,寻找举国体制下适合中国国情的竞技网球职业化之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认为学训矛盾、投资主体单一、人才选拔及人才流动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应结合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优势以及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建议我国后备人才培养在坚持"举国体制"下,形成政府主导下市场化培养机制,从而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后备人才的储备。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中国优秀乒乓球人才国内、国外流动方向、范围、规模等方面的研究,探究我国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的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1)优秀乒乓球人才流动始终以垂直流动为主要方式;(2)优秀乒乓球人才在国内、国际流动的区域呈现出不均衡的分布趋势;(3)优秀乒乓球人才资源丰富与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急需相矛盾、脱节;(4)优秀乒乓球人才职业转换的跨度、范围增大,自主性流动趋势增强;(5)优秀乒乓球人才的流动促进r乒乓球运动全球化整体的发展与提高,推动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世界文化的全面交融.  相似文献   

12.
从竞技体育人才发展的地域差别、保障机制、竞技体育人才的流动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等方面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环境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目前对竞技体育人才环境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主题。通过对国内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及我国现行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弊端的分析,认为“体教结合”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目标市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再淮  项贤林  倪伟  金赟  周战伟 《体育科学》2006,26(4):14-20,79
运用人才学、市场学、运动训练学、经济学等交叉学科的理论,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还远远没有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及家庭的需求。通过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市场定位,首先是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二是满足家庭(个人)的升学需求;三是满足择业需求。对市场认同率较高的项目,后备人才的培养可以率先进入市场运作。其他项目短期内未必急于进入市场运作。  相似文献   

15.
上海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引进?还是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缪佳 《体育科研》2012,33(4):1-4
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曾为中国的竞技体育培养了不少优秀运动员。但随着上海经济发展,上海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面临着危机,上海不得不为实现全运会目标而大量引进外省市运动员,这一举措虽然缓解了上海后备人才匮乏的矛盾,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上海原有的输送系统受到阻塞,上海业余训练经费支出和业余训练人数减少,引进运动员退役后如何在上海生存等等。上海要兼顾国际大都市的建设和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以城市化发展的特点和上海本身的经验,改变固有的竞技体育发展思路,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竞技体育。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竞技网球运动在世界比赛中崭露头角。湖北省为国家输送了多名顶尖的网球运动员并且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然而近年来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发展却不尽人意,在国内外的比赛中表现平平,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成绩。影响青少年运动员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教练的教学水平、训练场地的配套设施、运动员自身的训练年限、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专业网球理论知识较匮乏等等。本文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运动的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问题,提出改善建议,希望能对湖北省青少年网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和湖北省网球运动的发展提供一个方案。  相似文献   

17.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国防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军事人才培养的趋势。我国自2000年起开始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军队干部,此举为我军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军事人才。本研究分析了体育专业院校向军队输送毕业生的情况,结合体育专业院校的师资、课程、场馆设施、生源特点等方面资源,查阅了"特种兵"选拔与培养的机制,论证了体育专业院校培养国防生人才的优势。研究表明体育专业院校纳入培养国防生系列中非常重要与可行,培养国防生人才的突破口为"特种兵"人才。体育院校培养国防生有利于增加特种兵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和人才培养数量;提高特种兵的成材率和成才速度;解决高军事体能、高军事技能人才缺乏问题;联合培养有利于实现双方资源的有效整合利用,实现双赢;有利于拓宽体育专业院校办学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归纳了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列问题,主要表现在:我国竞技体育发展表现出多维非均衡性;片面推崇金牌高于一切的理念;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训练中教练员与运动员的矛盾日益突出;中国体育形象在西方社会再塑造;运动员退役后安置问题日益突出;体育科研投资力度相对薄弱。为了使我国竞技体育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着手解决好上述矛盾,推动我国竞技体育向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