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协同治理理论的出现为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策略,是推进体育治理精细化、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代发展趋势。采取文献资料等方法,基于协同治理理论的分析视角,分析现阶段我国体育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优势功能及现实不足,发现当下存在承接能力有限、管办工作行政化严重、第三方评估不健全等难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深化体育领域制度改革,优化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培育协同治理主体,完善协同治理机制;深化政社分开工作,加强制度规范建设;丰富第三方评估体系,完善绩效考评机制等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共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政府职能和公共物品角度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探讨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视域局限,对公共体育服务公共性的探讨有助于把握其本质特征.通过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供给目标、供给客体和供给内容的公共性进行分析.揭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应以公共性作为其理念指导,供给目标应以公共性作为其价值标准,供给客体应以公共性作为其实现基础,供给内容应以公共性作为其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摆脱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失效的困境,增强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匹配性,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供给。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制度—管理—技术”的复合性视角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失效进行探究。认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供给失效类型主要有制度性、管理性和技术性。要从精细化治理、参与式治理、过程化治理和差异化治理4个方面提出治理策略,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原则,增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平正义;运用大数据实现智慧协同供给,增强供需匹配度;压实基层政府的供给责任,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质量;满足农村居民差异化需求,实现服务供给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4.
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制"治理对于我国构建覆盖面更广、功能更加健全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有助于激励地方政府重视公共体育服务治理,也为体育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治理提供了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公共体育服务经费被地方政府变相转移的可能。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制"治理目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如"一刀切"式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建设难以满足居民的多元化需求;存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一次性消费"倾向,缺乏稳定性与可持续性;弱化了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的作用发挥,难以形成有效的制度嵌入;容易造成马太效应,拉大不同区域的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差距等。为优化公共体育服务的"项目制"治理,一是在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制"治理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二是重视对公共体育服务项目的统筹规划、过程监督与绩效评估;三是强化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制"治理的制度嵌入;四是充分考虑不同区域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差异;五是引导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项目制"治理。  相似文献   

5.
协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组合协调,按照一致目标行动而促成的一种资源交互作用。公共体育服务的协同供给是以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中心,相关供给主体完成优势资源协作的运行过程,网络化治理体系的嵌合可有效推进公共体育服务协同供给机制创新与发展,并加强协同供给主体之间权责分明、信任互惠的合作伙伴关系,突破行政机构对公共体育服务过程的协调与监管困境,将于同一畛域内促成"政府—市场—社会"三轮协同驱动供给运作的结构态势,遵照相应网络化组织原则重塑协同供给的规则、意识、环境、关系、价值等要素,为此达成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粘合"弹性网络,体现多元协同供给的组织创新效能。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从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体育场地设施、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活动组织和国民体质健康监测方面对新疆政府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现状和提升路径进行调研.新疆政府格外关注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体育公共服务资金供给相对多元,但社会投入不足、还未形成省、市、县、乡镇、村五级体育公共设施网络系统、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结构不合理、基层群众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滞后、缺乏体育公共服务供需对接等主要障碍,总体表现为重硬件轻软件供给.从新疆实际出发,提升路径可以从3个方面着手:(1)以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为突破口,继续将基层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到新疆"民生工程"建设之中,注重公益性体育场馆效益;(2)积极以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培育和扶持基层群众体育社会组织;(3)尝试以创建新疆三地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突破口,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标准,实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互动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进入高质量供给模式,是实现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整体战略部署,是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体育需求的积极响应,同时是供给观念的转变、供给动力的转型以及对民生水平的关注。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分析主线,对新时代公共体育服务的内涵、趋势和要求进行探析,并分析了当前制约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主要因素以及其实现策略。研究认为:多元主体协同不通畅、供给资源投入不充分、供给空间结构不平衡、供给监督不规范是新时代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的现实阻碍。研究提出了通过精准定位供给主体角色,构建协同共治机制,形成供给合力;组建多元供给渠道,加强资源投入;强化区域协同和城乡一体化优化建设,优化供给结构;健全第三方监督,规范供给监督机制等建议,以期为推动新时代我国公共体育服务高质量供给改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农村体育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实现体育强国梦的必经之路。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基于协同治理的基本理论,把握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的现实动因,分析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协同治理中存在的均等化供给落实不到位、服务管理体制结构失衡、市场经济模式功能缺失、农民需求表达体系欠缺等现实问题。通过构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模型,确保治理公正平等、完善政府职能结构、促进机制融合发展、激发需求主体活力等方面实现农村公共体育服务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成效、困境及化解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研究地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实践,旨在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促进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有效开展。 结果表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推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并初步形成公共体育服务多中心治理格局、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促进 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盘活公共体育服务资源、推进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制度建设、回应了公共体育服务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法律制度不健全、 社会融合价值取向未能达到、服务数量和覆盖面有限、体育社会组织发育不良、缺乏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质量水平评价及监督体系等是当前政府购 买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和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法律制度、政府要以需求为导向和以社会融合为价值取向购 买公共体育服务、培育和促进体育社会组织发展、完善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监管评估机制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会体育组织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之一,是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组织基础及提高服务效率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畅、组织自身服务能力不足等现实困境。提出:构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的功能对接发展模式,按照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具体服务功能,社会体育组织分类承接;建立面向居民基层体育服务需求的三级服务网络;强化社会体育组织专业化能力建设,提升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政府为社会体育组织参与体育公共服务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单中心治理模式下,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具有行政成本高、治理效果差、违背法治原则、滋生官僚作风等弊端,出现了治理失灵、决策失效、监督乏力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效率和效益.而多中心治理理论所倡导的多元主体自主参与治理决策和监督的理念,有助于解决单中心治理模式出现的供给效率低下、公共满意度不高等弊端.根据多中心治理的理念,从治理主体、决策主体、监督主体三个方面创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可以有效地满足公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较好地实现公民享受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2.
网格化管理是基层政府在科层制体系内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政府管理流程再造的创新性举措,其普及程度与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呈现出向公共服务领域倾斜的趋势。公共体育服务融入基层网格化管理有助于推动公共体育服务管理重心下移,有助于强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多部门协同,有助于改善公共体育服务供需错位问题,有助于促进公共体育服务的“管监评分离”;然而,其实践层面也可能引发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的形式化问题,呈现公共体育服务管理的新碎片化状态,挤压体育社会组织和市场组织参与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空间,弱化社区自治组织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上的作用。公共体育服务融入基层网格化管理的路径主要包括将社会体育指导员、体育场地纳入网格化管理的资源库,将全民健身工作领导协调机制嵌入网格化管理的联动中心,将体育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吸纳进网格化管理的合作框架,将社区自治与网格化管理有机衔接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缺陷表现为:非均衡战略下城乡二元体育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障碍;供给主体制度的缺位与错位;需求表达机制缺失与供给决策机制倒置;农村体育文化等公共产品供给的监督制度缺位等方面.其制度优化路径包括:遵循城乡一体化政策导向,向城乡提供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体育公共产品;决策机制中外生变量因素内化,构建决策良性协作博弈机制;重视非正式制度供给与制度创新;提高制度供给效率与防止"公地悲剧",建立部门协作与管理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参与的多元化投入制度.  相似文献   

14.
《体育与科学》2016,(1):30-39
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无论在主体范围、市场准入、购买方式还是监督机制、纠纷解决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造成的根本原因还是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构建的法理基础缺乏应有的认识与深入研究,须在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构建的法理基础之上,扩大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主体范围,健全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主体市场准入规则体系,科学合理设置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方式,强化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监督机制,提升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纠纷解决机制功能,以实现对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基于需求导向的公共体育服务精准供给,是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提高服务供给效率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公共体育服务资源配置不均衡、供需结构错位的现实困境,认为供给主体精准供给动力不足、公众需求表达机制缺失是造成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公共体育服务精准供给应从供给侧进行优化改进,通过社会组织助力服务精准靶向民生需求,通过市场调节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政府兜底维系弱势群体底线公平。当前政府应做好公共体育服务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加大公共体育服务信息公开力度,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完善公众需求表达机制,积极培育体育社会组织,为社会公众提供需求导向的精准化公共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数字赋能下的高质量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功能及内涵日益丰富,探讨相关服务供给路径,不但对社区治理,而且对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以及应对新时期社会解构与重构中所出现的系列挑战等,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基于数字技术所带来的改变是多维度的,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探讨了数字赋能下高质量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路径,认为:数字技术推动了整体的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空间拓展、资源优化配置以及多主体互动。伴随数字技术融合的加深,城市社区体育服务供给除了关注均等化与全面化的整体发展,还可以结合社区特色进行差异化供给,以及在社区内部主体数据掌握及推演中进行动态完善。同时基于数字技术赋能下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公共性与持续性,在实践时,城市社区公共体育服务不仅坚守人本逻辑,还应强化老龄化趋势下的老年人关切,并在多维一体的服务供给中提升能力与创新内容。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基本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谁来供给、供给什么、如何供给是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面临的三个基本问题.体育行政部门、准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都可以作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主体.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内容取决于公共体育需求.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方式主要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和志愿供给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与科学》2018,(2):20-26
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体育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当前我国体育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针对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的发展不充分、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效率低、发展不平衡,体制改革滞后、供给质量不高,治理体系不健全、供给活力不强等问题,从推进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创新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方式,完善公共体育服务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从多元化治理的理论视角,审视体育社会组织我国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的功能作用,进一步明确体育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多元化治理过程中的角色定位。推动体育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一环;通过分析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多元化治理的现状,指出体育社会组织在承接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过程中的障碍,提出体育社会组织在参与政府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析“双减”政策下中小学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价值、困境,并提出保障策略。价值:助推政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助力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协调发展,促进学校内外体育资源开放共享,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学校体育治理。困境:组织效能发挥受限,协同机制尚未形成;制度规则约束力弱,工作机制尚不健全;资源供给内容有限,运行机制动力不足;数字技术支持不足,治理机制尚不完善。策略:以多主体协同为核心,为广泛参与提供组织保障;以政策制定为举措,为长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以多形式供给为基础,为高效服务提供资源保障;以数字赋能为支撑,为高效治理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