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通过录像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伦敦奥运周期中的4届世界体操大赛单项决赛成套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当今世界单杠杠上动作、飞行动作、连接动作、动作难度以及世界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的发展特征进行解析。研究表明:杠上动作选择更趋集中,具有连接价值或高难动作成为运动员首选;后空翻越杠类成为飞行动作主流,并有加难趋势;特卡切夫类单个动作及连接价值凸显;叶格尔与京格尔类发展平缓,前空翻越杠类绝迹;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和中穿前上类接飞行动作是单杠连接的主要类型和方式;单个超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是运动员提高成套动作D分的主要途径,连接加分增长速度明显,并将会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第42和第43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高低杠决赛运动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中、外优秀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结构和质量等的对比分析,探索伦敦奥运会高低杠比赛前景:成套动作的D分将接近7分,中、外运动员基本持平,继续提升的空间较小。成套动作的结构以难度动作及其连接为特征,可分为:以我国擅长的连续大回环单臂转体与飞行动作的连接,以英国为代表的连续飞行动作的连接和以俄罗斯为主的两两混合连接等三种类型,其中动感十足的欧洲运动员的编排成为被推崇的方向。面对国际裁判的审美变化,中国运动员必须在大回环单臂转体和从低杠换握高杠的飞行动作两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努力提高完成动作的规格标准,才能在伦敦奥运会上继续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3.
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跳步难度动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解析、统计分析等方法,探究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在完成跳步难度动作时与世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差距。结果发现,中外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在成套动作中,跳步难度动作完成质量并无显著差异,但在选择跳难度数量、种类以及器械动作配合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4.
李柳  唐画琴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49-451,453
以第35届世锦赛和九运会女子自由体操决赛的16名运动员为对象,对其成套动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外优秀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和最后成绩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动作类型的选用与组合方式以及完成动作的质量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国外运动员以后空翻转体连接前空翻的组合为主,显示出多样化特征,且完成质量较高,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21年东京奥运会女子高低杠决赛的成套动作编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版新规则的变化会对新周期高低杠成套动作的编排产生一定的影响;东京奥运会高低杠成套动作的编排特点,上法和下法较为单一,国外运动员杠中动作以飞行类为主,而中国运动员以转体类为主,换杠动作以帕克空翻和shapo类动作为主,动作连接以二连接、三连接为主,仅有少部分运动员采用五连接的长串;中国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较国外运动员有一定的差距;成套动作的连接价值国外运动员正在不断赶超中国。建议:摸透规则,创新编排,要以规则为导向,以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基础,利用高低杠器械的特点进行编排;减少成套中屈伸上摆倒立、大回环转体180°等过渡动作,使成套动作趋于流畅、省力;我国运动员在自身竞技能力范围内增加空翻类、换杠类动作的难度,提高我国运动员高低杠成套动作编排的难度系数。  相似文献   

6.
通过运用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8名运动员的成套动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杠上动作选择趋向集中;特卡切夫类动作的连接价值凸显,变化形式多种多样;马凯洛夫类动作发展平缓基本形成规定动作;单个高难度动作和连接加分是运动员获得D分的主要途径,连接形式发展从二连接向三连接甚至四连接发展;中穿前上类接飞行动作的连接依然是成套的主要连接形式;飞行接飞行类动作连接价值突显;科瓦克斯空翻类动作成为飞行动作的主流,并有加难趋势;720°旋下依然是主流下法;教练员应积极适应新规则;尝试沿横轴和复合轴转体空翻类动作;发展更高难动作的直接连接;合理处理难与美的关系;根据运动员身心特点编排个性化动作是夺得冠军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以第42、41届体操世界锦标赛(以下简称"世锦赛"),第29届奥运会、第11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全运会")单杠决赛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成套动作特征的全面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平均D分超过7.00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运动员之间差距逐渐缩小;随着运动员D分差距的缩小,稳定的发挥是获得良好名次的有力保障;运动员"绝对难度"的分值有小幅度上升趋势,运动员在动作组别使用上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征;运动员难度分值提高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依靠使用最高难度飞行动作组别提高"绝对难度"价值,一种是利用较高难度动作组别并充分依靠"连接难度"价值;运动员成套动作连接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规则的导向使高难度飞行动作被运动员"饱和使用";随着运动员能力的提高,更高难度组别的下法会逐步出现在比赛中。  相似文献   

8.
以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男选手为研究对象,对新评分规则实施后世界男子单杠发展特点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平均难度为5.938分,是男子六项平均难度最低的项目,增加成套动作的难度是获得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而增加难度的因素主要是增加飞行动作的数量及其连接价值;飞行动作类型仍以科瓦克斯转体为主,并呈现多样化特征;在增加成套动作难度的同时,还要提高完成飞行动作的准确度和下法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对南昌城运会与新加坡青奥会体操比赛成套动作难度、连接加分、结束动作、结构组分布与编排模式等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价值主要是以D组难度编排成套的比例高于国外运动员,尤其是鞍马、单杠和吊环优势较为突出,但自由操、跳马难度价值优势不明显;自由操获得“一连接”或“两连接”加分人数具有优势,但缺乏空翻2周和其他空翻连接,单杠连接加分采用“杠上动作接飞行动作”的方式,优势较为突出,反映了我国运动员掌握单杠“近杠动作”能力较强特点;结束动作的优势体现在D组难度上,但双杠缺乏E组结束动作;跳马平均D分有一定优势,但运动员掌握高难动作优势不明显.探讨了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主干动作和优势动作,发现主干动作总体上具有74.3%的一致性,说明主干动作呈现出集群性特点;我国运动员完成优势动作数量和完成人次较多,但自由操的前屈2周、鞍马的吴国年、Flops-组合动作、吊环慢翻上水平十字、跳马前手翻前空翻2周、双杠后上一杠倒立和前团2周下等,有待成为今后我国青少年运动员发展难度的优势动作;青少年运动员成套动作均采用“优势弥补式”的编排模式,我国运动员各单项不同程度存在着个别结构组优势难度数量与完成人次偏少、成套编排偏雷同等问题.根据我国青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成套编排的优势与不足,对现行国际体操男子评分规则对比赛的导向作用、存在不足进行了初步评述.  相似文献   

10.
赵玉华  胡凯  刁在箴 《体育学刊》2003,10(3):121-123
运用录相解析、资料分析,按照动作的难易程度对器械动作的类型作了相应的级别划分,以便于运动员在成套编排中合理运用器械,也为裁判员在比赛中判断运动员成套动作的编排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参加雅典奥运会吊环决赛运动员为对象,分析了当今世界吊环比赛发展的特点.结果显示:整套动作的结构已进入以高难度静力性动作为主的新阶段;难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选用价值更高的静力性动作,并采用直接连接、慢用力连接等高级方式和成串连接;动作质量的发展是高规格完成静力性动作,并提高下法落地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以第39和40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的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奥运会女子自由体操比赛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成套动作的难度(A分)平均为6.2分,最高为6.5分,继续发展动作难度的空间较小;每套动作平均包括4个高难度技巧(串)动作,其中单个技巧动作的难度略有增加,而技巧串动作难度接近持平;裁判对动作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只有提高完成动作的规格标准和稳定性,才能获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3.
通过文献资料调研、录像观察和数理统计法,对第29届奥运会、第4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第11届全国运动会和第42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单项决赛运动员跳马动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在动作类型上,国外运动员以踺子类、前手翻类为主,而我国运动员踺子类、前手翻类和侧手翻类均衡发展;2)中国运动员与国外运动员相比,在最高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上均稍差;3)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跳马项目中国运动员具有优势,但美国和俄罗斯运动员亦不容忽视,个人优势逐渐减弱,整体实力仍需提高.  相似文献   

14.
北京奥运周期女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和两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决赛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当代女子自由体操发展趋势做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D组以上技巧动作的难度变化不大,动作类型仍以后空翻为主,但难度价值更高的前空翻2周迅速增加;动作连接仍以直体后空翻转体900°为主,而团身前空翻2周也明显增多,两者的连接将会进一步加难;完成动作质量有显著提高,只有把技巧和体操动作完美结合的运动员才有希望获得奖牌。  相似文献   

15.
世界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及中外运动员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云涛 《体育学刊》2003,10(2):121-124
以参加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九运会体操决赛男子自由体操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新规则实施后世界男子自由体操的发展和中外运动员的水平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动作难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动作连接的难度提高;空翻连续的方向正向以前空翻及其转体为主的趋势发展,中外运动员的动作起评分,完成动作的质量和整体水平等均无显差异,提高整套动作成绩的关键是提高连接动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依据第30届伦敦奥运会、第4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单杠决赛比赛录像和2009版、2013版国际体操评分规则,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对比分析法,对决赛中的世界优秀体操运动员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以及完成等情况进行统计研究与分析,探析新规则的变化对世界单杠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杠成套动作的动作类型、难度的选择上向飞行类动作的G、F难度方向发展;在难度连接加分方式上更加提倡D组及以上飞行动作直接连接;在动作完成质量上要求更高,E分的判罚更加严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前8名队伍,全能和单项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录像观察、成绩的分析研究以及文献资料等方法,了解在新的评分规则下当今世界男子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趋势和世界格局的变化状况,旨在为我国男子竞技体操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实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战略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第10-12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中外混双选手成套动作完成的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混双选手在成套动作的操化动作、难度动作、过渡衔接的强度、幅度、一致性等方面的完成质量,以及男女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方面,与高水平国家混双选手具有一定的差距,并针对不足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Minimising joint torque is often used as an optimisation criterion when investigating human movement. Alternatively, an aspect of performance may be chosen to be maximised when investigating sporting movements.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optimise the technique in the backward giant circle prior to a double layout somersault dismount from the high bar using various criteria to determine which best characterised the technique adopted by a gymnast. Ten recorded gymnast trial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bar release parameters and the level of noise in the gymnast’s movements. A computer simulation model of a gymnast and bar was used to optimise giant circle technique under three criteria: minimising joint torques, maximising the release window and maximising success in the presence of motor system noise. Local and global optimisations of technique were performed using the three criteria starting from the average technique of the 10 recorded trials. All global optimum solutions diverged from the gymnast’s technique. The local optimum for maximising success in the presence of noise had a success rate comparable with the global optimum (98% vs. 100%, respective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gymnast’s technique is characterised by maximising success despite operating with motor system noi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