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体育史学已经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体育史学科反思史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体育史学仍然存在着学科地位不高、分支学科建设不系统等诸多问题。基于当下业已形成的学科“危机”话语,对中国体育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扫描”,并蠡测体育史学科未来走向。研究认为,在分支学科建设上,要建设体育史学术史、体育史史料学和体育史学理论等3个分支学科;在学科发展平台建设上,进一步打造体育史学教学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从国际和国内史学研究主要趋势中吸取学科建设经验,推动体育史学科建设,开创体育史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当代体育史学研究发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历史学科呈现夕阳西下的颓势,对我国的体育史学研究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衰退现象.进入新世纪之后,体育史学界紧紧抓住北京举办奥运会的良好机遇.加强了对奥林匹克史学和体育文化等热点问题的研究,体育史学研究的专著不断问世,研究领域逐步扩展,研究内容日益深入,参与现实、贴近现实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促进了体育史学研究呈现出新的发展.未来几年,体育史学界应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努力寻求学科新的生长点,进一步推动体育史学科的复兴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体育与科学》2018,(2):114-120
在改革开放40年,《体育与科学》创刊40年的背景下,《体育与科学》学术工作坊以"中国体育史研究方向与方法"为新年开篇,切合了十九大精神强调的文化自信,杂志30多年前在国内倡导的体育文化研究也有了生机。论坛讨论了中国体育史研究的差距与失范、体育史研究的方向与走势等问题,还就体育史研究的方法、史料收集的渠道和途径、体育口述史的操作和证据价值、口述史文本的甄别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齐鲁文化与中国古代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鲁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发展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体育娱乐活动和传统体育精神两个层面上.这两个层面的内容,在体育活动、智谋策略、价值取向等方面,对中国体育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从源头上廓清齐鲁地区古代体育的发展状况,可以弥补现有体育史研究以炎黄文化为主导的一些不足,这一地区引领诸侯风云的先秦诸子思想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主要对我国体育文化史研究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一方面,全球化时代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化,体育史学在这样的语境中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并逐渐向文化史研究转向;另一方面,也由此带来体育史理论研究的泛化,还存在着不少问题。解决的办法:一要注意克服浮于表面的研究,提高对体育文化史研究的整体认识;二是注意对研究问题的细处和大处的结合;三要处理好远近、纵横和优劣互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法,以时间为线索,探索近几个世纪的德国体育史学研究,指出18世纪的代表人物首推吉勒施和菲特,前者的主要贡献是初创了东方学,而后者对体育史学的贡献是指明了体育史研究的重要性,开创了体育史时代区分法和提出了关于体育起源的一种学说--战争说.19世纪的德国体育史学研究在内容或者是体裁上都有不少问题,可喜的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有了新突破,如开创了体育史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图书学方法,开拓了体育术语学、比较游戏说以及奥林匹克学等.20世纪初期,德国的体育史学研究又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表现为对竞技体育、德国体育、东方体育、中世纪体育及文艺复兴时期体育的重新定位与评价方面.进入21世纪后,在德国从事体育史学研究的各界学者很多,其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客观地评价了德国在世界体育史学科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体育史”为研究主题的987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Ⅴ为研究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我国体育史学的研究进展,把握体育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推动我国体育史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研究表明:我国体育史学的发文量呈现波浪式增长趋势,研究高产机构主要是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史研究的高产作者主要由王俊奇、崔乐泉、高强、翁士勋、潘华等为代表;研究热点集中在体育运动史、学校体育史和文化史等领域。  相似文献   

8.
我国体育史研究20余年来没有方法论方面的探讨,已成为掣肘体育史学的理论瓶颈.一方面,许多体育史学研究限于史料介绍,缺少方法论反思,使得研究目的与方法之问缺少有机联系;另一方面,体育考古类的实证研究因无法解决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历史意义而表现出局限性.当前多学科综合的体育史学研究方法已成趋势,但其理论依据无人问津.随着从文化角度对体育研究的深入,体育史学的研究亟需接通文化史学的理论与方法,创建在体育现象的历史变化中寻求文化意义的方法论.本研究从方法论的角度,揭示体育史学需要运用人类学、哲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针对德国的中国体育史研究,指出大多数德国学者用“西方体育中心论”来研究世界体育史,而这种以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体育史、欧洲体育发展过程成了世界体育史的主干。封建时代的近、现代的东方体育(含中国体育),如果偶尔被作者们提及,也只是被看作西方体育在世界各地的投影而已。而奥伊勒等的世界体育史甚至将东方体育全部剔除。要改变这一现状,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笔者认为还有待东西方体育史学者结合世界体育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0.
体育史学研究如何深入、如何拓展,是体育史学界深为关注的的焦点问题。采用文献法、逻辑学方法,探讨微观史对体育史研究的作用及意义,并分析宏观史与微观史在体育史学中的互补互通关系。从目前来看体育微观史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研究对象的问题从上而下,关注个人;研究史料要打破常规;研究方法上,充分借鉴后现代主义以及人类学、心理学、民族学等研究方法;要打破了宏观史研究概括性、抽象化和枯燥的弊端,为体育史研究注入新鲜血液,让体育史学理论研究出现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当代体育史理论与方法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体育史学的研究开始于上个世纪初,迄今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其中体育史学理论的创新主要经历了传统史学模式和政治革命一体化,向现代性和新史学的转变。特别是近10年出版的体育著作,更是在理论与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出现了文体史、断代史、地区史和专史,在重史料、重史实、重考据的基础上,加强了文论和注意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在回顾中国体育史学形成与发展历程的同时,对我国体育史学理论与方法创新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乌孙是新疆历史上重要的游牧民族之一,曾经在天山以北建立当时西域最大的行国,由于其游牧民族特性,相关史料匮乏。虽然乌孙研究还有很多疑点尚待解决,但毋庸置疑,乌孙对新疆乃至中国历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千多年的民族发展进程中造就了光辉灿烂的体育文化,与中原王朝有着深入的体育文化交流。乌孙民族体育主要存在于生产生活、军事组织训练等各个领域,自然环境、生产方式和特定历史环境是影响乌孙民族民族体育的主要因素,生产力水平决定了乌孙民族体育的发展进程。研究乌孙民族体育对于研究新疆古代民族体育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奥运会选择北京是历史必然,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为中国更快地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同时,为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崇德尚礼,重视理想人格的塑造,坚持健身祛病的体育功能,对发扬奥林匹克精神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文化在此交汇、碰撞,必将给中国体育文化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加强民族民间赛事的文化传播研究,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建立和谐的社会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和文化学研究等方法,对2014年青奥会的文化内涵和我国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文化内涵进行了阐述,并从民族民间体育赛事在全民健身中没有形成活动制度化、文化内涵关注度不高、缺少有效的体育财政制度、行政体制还需要加强改革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民族民间体育赛事文化发展传播的因素。同时,提出了青奥契机下我国民族民间体育赛事的文化传播的四个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体育作为“西方文化”的一种物化载体,在鸦片战争后开始进入中国。由于西方体育文化与东方传统体育文化本质上的差异使得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播必然受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抗阻,因此,体育领域中的“西学东渐”是一个充满着矛盾冲突的过程。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整理,总结出:近代上海体育在西方侨民体育的示范和引导下,走上从惊诧、排斥到调和、吸纳西方近代体育的发展历程,完成了对西方近代体育从吸纳、比照、融通的3个递进的演进过程,实现了西方体育在中国本土化的“变迁”与“重建”的过程,上海民族传统体育也经历了“解构”到“建构”的痛楚,实现了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社会学与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代体育是古代体育与现、当代体育的交接点,是中国体育现代进程的的重要阶段。当前对中国近代体育史的研究缺乏创新,制约了学科理论的发展及其研究价值的提升。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社会史、历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引入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它为现时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应付史学危机指明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清朝末期我国为了御国保种开始对体育进行改革,传统体育遭到冲击,近代体育登上历时舞台。在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国时期再到军阀混战到抗体战争到新中国的成立,中国近代体育在战争中艰难的发展着,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的现代化体育发展才开始步入正轨,到现在经历了60余年我国由体育发展成了体育强国。随着历史的进步,我国人民的健康需求也不断地变化着,人们对健康观念认识的改变也影响着我国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体育为载体的国际社会文化活动——奥林匹克运动,在19世纪末期诞生不久,即随着西方近代体育文化的传入被介绍到了中华大地,为奥林匹克运动在近代中国的发展和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新中国的成立,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背景逐渐交流、融合,并在中华大地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形成了当代中国体育的主流。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民众对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奥林匹克的关注程度,甚至高于对其他许多社会问题的关心。现代体育意识和奥运意识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当代中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9.
谭华 《体育学刊》2006,13(3):9-11
对毛瑞斯博士的新作《民族之魂:中华民国时期的体育》进行了评述。毛瑞斯博士用民族主义理论来解析中华民国时期的体育,认为Tiyu对现代中国和现代中国人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这为我国的体育史和体育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奥运后中华民俗体育发展之文化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已成为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主体,文章就2008奥运后的中华民俗体育发展问题从文化视角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表明:“平民体育”的民俗体育观念深入民心,现代体育管理理念加强民俗体育组织管理,文化传播语境转型促进民俗体育文化交流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民俗体育发展带来的契机。当代社会中民俗体育的主要功能是休闲和娱乐,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文化形式,朝着商业化的方向发展是民俗体育发展的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