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06年版最新国际体操评分规则中收录的以中国体操运动员人名命名的动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以中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动作有24个,其中男子15个,女子9个。  相似文献   

2.
在体操运动的发展进程中。各种难新动作层出不穷,推动了世界体操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体操联合会以创造某一动作的运动员的名字命名该动作。并列入各评分规则中。其中,有17个动作以12位中国男运动员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3.
在体操运动的发展进程中,各种难新动作层出不穷,推动了世界体操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体操联合会以创造某一动作的运动员的名字命名该动作,并列入各评分规则中.其中,有16个动作以12位中国女运动员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4.
随着体操运动技术的飞速发展,难新动作层出不穷。为了在教学训练时使用术语简便和奖励创造难新动作的运动员,国际体操联合会决定,谁首先在世界三大赛(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中完成的难新动作,名称就以该运动员的名字命名。  相似文献   

5.
国际体审定的1985年以来的体操规则中,出现了以中国运动员命名的有男子7人14个动作、女子3人3个动作,分布在7个项目中,这些难新动作如下: 自由体操:1.李月久侧空翻一周半同时转体90°前滚翻;2.楼云侧空翻两周同时转体270°。鞍马:1.李宁环中托马斯  相似文献   

6.
张杨 《新体育》2006,(7):38-41
在世界体操史上,"中国动作"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到目前为止,在国际体操联合会历年的规则中一共收录了31个以中国运动员名字命名的动作,占全部290个命名动作的10.7%。其中男子动作有18个,约占167个世界男子命名动作的10.8%;女子动作有13个,约占123个世界女子命名动作的10%。一个新的体操动作的命名,必须经过两个程序:首先.向国际体联提出申请并上报相关资料;第二.在任何一场国际大赛中成功完成该动作。一个命名的独创动作就好比一项"产品专利",必须是之前没有人完成过的,另外还应该代表世界体操发展潮流、有一定难度价值。其实还有一个隐形程序,那就是每个动作都要浸透无数的汗水与泪水,凝聚独特的智慧与创造。现在就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去看看"中国动作"的背后吧!  相似文献   

7.
体操界有句名言:体操运动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体操运动中,最显而易见的创新就是发明新动作。体操规则的难度表上,一个个以创新者命名的动作就是体操发展史上大大小小的里程碑。思考这些创新动作的产生过程,能从中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引发更多的联想。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的体操评分规则,要把难度价值分提高到6.6分以上,最直接、最有效的突破点就是在比赛中强化交叉起倒立类动作.以优秀体操鞍马运动员张宏涛为研究对象,对其所采用的交叉起倒立类动作技术难度训练方法进行研究,探讨运动员如何在鞍马成套动作的完成中达到高的难度组别,以提高我国体操运动员的鞍马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9.
男子体操新规则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操评分规则是体操技术发展的重要导向,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国际体操联合会对男子体操规则进行了修改,规则每次修改都会给体操总体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新规则在动作难度、加分、重复、升值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是指导教练员和运动员训练实践的准绳。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体操发展的基本趋向有三个:第一是许多国家运动员的动作难度在不断提高,几乎所有参加22届奥运会的运动员的动作难度,都超出了国际体操规则的要求。例如,在男子自由体撮中,苏联队的六名选手共做了31个C 组动作,22个 B 组动作。东德队有25个 C组动作,17个 B 组动作。匈牙利队有22个 C 组动作,20个 B 组动作。法国队(第八名)有26个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国际艺术体操新的评分规则,对我国十运会艺术体操比赛和2005年艺术体操世锦赛前三名运动员四项器械成套动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了我国艺术体操个人运动员的难度分值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的主要差距,针对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以及应采取的措施,以期为我国艺术体操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基于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机能特征的体能训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形态机能测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艺术体操一线队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形态与机能测试研究,旨在探索艺术体操运动员形态、机能与体能训练的关系。结果显示:我国优秀艺术体操运动员具有体能训练的身体形态优势,身体机能水平在训练中较稳定,提示运动员有进行大运动量体能训练的潜力和空间,建议采用间歇训练方法加大运动强度和运动量,提高艺术体操运动员的成套体能水平,适应现代艺术体操技术发展对体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中外艺术体操创新动作发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图像解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外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发展现状与趋向,以及拓展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思路。对中外优秀运动员身体难度的创新动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运动员在独创性上与国外运动员差距较大。据此,提出提高我国艺术体操创新动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竞技体操难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去研究、开拓儿童体操训练的新途径。本文论述了对男儿童体操运动员采用芭蕾、绷床与竞技体操相结合的训练结构;采用绷床与技巧运动相结合的训练入门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操小将邹凯一战成名,勇夺男子团体、单杠、自由体操3枚金牌。赛后,当记者问他最想感谢谁时,邹凯脱口而出"白指导"。邹凯口中的白指导就是教练员白远韶,他从10岁开始接触体操,尽管从未进入过专业运动队,但这样一位"外行"却培养出了奥运冠军郑李辉、"吊环王"董震、世锦赛冠军张津京等一批优秀体操运动员。在距离伦敦奥运会开幕不到100天的时刻,记者在北京天坛公寓见到了这位素来低调的金牌教练。开朗、热情、平易近人是白远韶给人的第一印象,交谈起来更像是在与故人话家常。  相似文献   

16.
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女队曾输送了程菲、李珊珊、黄秋爽等一批世界顶尖的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从武汉体育学院体操女队管理理念、训练理念、训练方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进而总结出具有科学性、实效性的经验,旨在为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的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参加第27届奥运会集训的130名优秀体操运动员血尿素、血乳酸、尿肌酐、皮褶厚度等指标的测试,了解到体操集训运动员的某些生理学特征。结果表明,体操集训运动员的蛋白质代谢水平高,磷酸原系统供能在体操运动中占极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竞技体操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省竞技体操从1956年建队至今,为国家队输送过不少优秀运动员,并且取得过较好的成绩。但是,近几年山西省竞技体操发展速度较慢,竞争水平呈下降趋势。针对这一情况,通过收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一、二、三线运动员、教练员、场地器材、训练方法及竞赛管理等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只有更新观念,确定发展目标,提高培养后备人才的科学化水平,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改革完善管理制度,才能推动山西省竞技体操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体操运动员肩关节肌肉力量,采用美国研制的CyBex-6000型测力仪,对我国17名女子体操运动员右肩关节进行屈伸肌群的等动向心收缩测试(60°/s、240°/s)。受试者包括国际健将级4名、国家健将级6名和国家一级7名。比较受试者的肌力水平表明,运动水平高的运动员肩关节肌肉力量较高。本研究获得了不同等级的运动员肩关节屈伸肌群的基础数据,为体操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及康复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于世界体操运动员年龄结构变化趋势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雅典奥运会运动员为主要对象,对当今世界体操强国运动员年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获得团体和个人全能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平均年龄,男子接近24岁,女子超过18岁;而获得男子吊环和自由体操单项奖牌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超过27岁和25岁,年龄最大者为34岁;女子进入跳马决赛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超过19岁,获得银牌者为26岁。可以认为,新北京奥运周期世界体操男子已进入到“成年化”、女子也进入到“青年化”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