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翁小龙 《体育世界》2009,(10):43-45
本文通过对民办高校(外事学院、欧亚学院、西京学院)05级、06级、07级、08级的男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多次测试与测试结果进行统计、比较、分析,发现标准体重组男生的体质健康达标情况好于其他组,男生总体体质健康状况有所下滑,体能、身体素质下降明显,运动能力尚待开发;在大学二年级阶段学生体质状况差异性显著,总体男生身体正常生长发育缓慢,体能、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偏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了解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近10年的体质健康变化情况,采用实验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2003至2012级学生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男)、坐位体前屈(女)、立定跳远、台阶实验测试,并将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对比10年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近10年,学生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变化不大,其中男生平均体质批量数较高,女生正常;台阶指数、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中立定跳远和台阶指数总本上处于良好水平,坐位体前屈虽呈下降趋势,但各年级均处于优秀水平;肺活量和握力出现波动,且处于及格水平,但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好于其他普通高校,与同类体育院校相当;所有年级中2004级、2(107级和2012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年级,2009级、2010级和2011级则较差。哈尔滨体育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各年级学生呼吸机能一般,心肺功能和下肢爆发力较好;男生超重,上肢手臂力量偏低;女生身体形态发育正常,柔韧素质好。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分析、测试、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贵州大学近3万名在校大学生在2015年和2016年的两次体质测试数据为依据,先对测试数据以年级分类来对比分析该校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再将测试数据以年度分类来比较分析仪器测量的优势.分析结果表明:男女生身高均随年级递增而增加;男生体重除大二有所降低外逐年略有递增,而女生体重则趋于平缓下降;女生体重指数在指标数值和等级比例上均明显优于男生;女生肺活量水平优于男生;学生总体在坐位体前屈方面的柔韧性处于及格水平并且女生柔韧性比男生好;男女生的立定跳远测试平均值随年级呈上升趋势并且女生下肢爆发力比男生好;人工和仪器的测量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且仪器测量更能反映学生体质的真实状况.分析结果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贵州喀斯特山区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4.
窦丽  季锋  周法斌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6):57-60,67
为了解南京林业大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掌握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总体发展趋势。根据2009年度大学生体测试获得的有效数据,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及综合评定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一般;身高标准体重指数呈偏态分布,偏向较低体重的一侧;肺活量体重指数相对较差,柔韧力量素质相对较好;女生的体质状况好于男生,大二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最好。建议应加强大学生的健康管理,倡导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检测和指导;体育教学中加强大学生体能发展,关注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发适合不同体质大学生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5.
廖建明  黄玉山 《精武》2012,(25):72-73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促进我校(华南师范大学)大学生健康水平提供科学的参考。方法: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校部分学院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三年级男生和女生的睡眠时间、每周运动次数与每次运动持续时间都比一年级少,做作业的平均时间却比一年级多,提示三年级学习压力负担比一年级重。(2)理科男生的每周运动次数与每次运动持续时间都比文科男生多。结论:学校应该有目的和针对性制定相应措施校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池州学院普通系科(除体育系)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方面测试,旨在了解和掌握池州学院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发展规律,获取有关其体质健康水平的各种反馈信息,找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新的影响因素,促进学生参与运动。  相似文献   

7.
采用数理统计法对2017年内蒙古高校学生各项体质测试成绩进行分析,研究2013-2017年在校生各项体质测试结果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内蒙古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一般;耐力、下肢爆发力水平测试成绩较差,男生上肢爆发力和女生下肢爆发力水平不及格率最高,女生腹肌耐力水平较低;在身体质量、灵敏度和柔韧水平方面上女生状况好于男生,在肺活量、耐力水平上,男生状况优于女生;各项测试结果大四年级最差;2013-2017年内蒙古高校灵敏度和耐力水平不断上升,肺活量和下肢爆发力水平不断下降,身体质量和男生上肢身体质量和女生腹肌耐力水平并未实现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身体自尊量表》(PSPP)对264名高中生身体自尊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高中生身体自尊状况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各年级高中生身体自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身体自尊状况显著高于女生。(2)高中生中男生的身体自尊状况的年级差异不显著,高一年级女生在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两个维度上显著高于高二年级女生,在其他维度上不存在年级差异。  相似文献   

9.
2004年山东省大学生体质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山东省四所试点高校03级6 682名大学生进行新《标准》实施后的体质监测,并将其测试、评价及分析结果与全国同年龄大学生比较.结果表明:山东省大学生男、女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都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但身体机能与力量素质却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P<0.01),而柔韧素质却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女生的优秀率和良好率高于男生,而不及格率低于男生,并且女生的测试平均总分也略高于男生,表明山东省女大学生体质状况好于男生;总成绩与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之间呈高度相关,而与身体形态指标无显著性相关(女生体重除外).建议主要通过体育教学的干预,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改善大学生健康状况提供有益的手段和保证.  相似文献   

10.
《体育师友》2022,(1):54-58
目的:探究研发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一所高中的同一年级的2个平行班级和一所初中的同一年级的2个平行班级作为实验对象。对照组采用学校现有的大课间体育教学方案,实验组采用本研究编制的大课间运动干预方案。运动干预周期为10周,每周2次,每次40分钟,运动强度为中等强度(220-年龄)×(60%-69%),测量实验前(前测)、实验后(后测)两个时间点中学生的体质健康变化。结果:(1)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组别中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体质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前测,且实验组的提升效果好于对照组;(2)采用三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段中学生实验干预前后的体质健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后测>前测。结论:(1)运动干预能够改善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具体体现在提升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2)运动干预对中学生体质健康的改善具有学段差异性,能够提高初中生仰卧起坐成绩,对高中生仰卧起坐成绩无影响;能够改善高中生肺活量,对初中生肺活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滇南少数民族地区初中生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采用指标测试法(测试指标包括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800米跑(女)、1000米跑(男)及坐位体前屈)和数理统计法对滇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身体素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发现:(1)除了初一、初二女生,各年级男女生的速度素质都优于合格标准(P<0.01);(2)男生上肢力量均低于或刚刚达到合格标准(P>0.01);女生腰腹力量初一女生低于合格标准,初二和初三优于合格标准(P<0.01);下肢力量,初三男女生均低于或刚达到合格标准(P>0.01),其它年级男女生优于优于合格标准);(3)各年级男女生的耐力素质、柔韧素质都显著优于合格标准(P<0.01)。此外,从城市班和农村班的比较来看,除女生速度素质和腰腹力量方面,农村班学生均优于城市班学生,但差异不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医学专业大学生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生活行为习惯的差异,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采用问卷对湘西地区高校医学和体育专业在校生进行生活习惯的调查。结果显示:两专业睡懒觉的爱好所占的比例较高(34.14%、36.67%),睡眠时间>7-8小时;在晚上11:00之前睡觉、早上6:30起床有午睡的习惯;睡眠质量不好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专业学生吃零食习惯、对饮食要求从喜好角度不从营养角度考虑等所占的比例都比较高(39.02%、29.26%;40%、28.89%),而每日不按时合理吃早餐、每天喝牛奶吃鸡蛋和水果、每餐进餐时间<10分钟、每餐吃七八分饱等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医学专业学生认为自己需要健身运动的比例较高(71.66%);而每周参加健身运动5次以上、每次健身运动的时间>30分钟所占的比率较低(10%),而体育专业学生所占的比率较高(39.02%),两专业学生零花钱开销主要用在服饰上(45%、33.33%)、,其次为通讯费用和零食,在学习上的开销都比较低。结论:医学专业学生的睡眠习惯略优于体育专业学生,两专业学生饮食习惯不良,体育专业学生健身习惯优于医学专业,两专业学生零花钱开销主要用在服饰通讯方面。  相似文献   

13.
王彤 《体育科学研究》2009,13(4):98-100
以山西省5所普通高校(忻州师范、晋中学院、太原师范、运城学院、山西师大)为研究对象,分别从课程设置现状、培养目标的分析、实践教学分析、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和科研活动分析、师生对教学计划的认同度、师生对课程改革的态度等6个方面对5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新规定存在差距,总学时偏少;课程设置重复现象严重,缺少创新型课程;学生科研能力较差,教学实习时间短;课时比例设置缺乏依据。建议:调整基础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突出教育特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温州大学体育非师范专业19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当前的体育非师范生面临压力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主;(2)男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女生;(3)来自城市的体育非师范生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体育非师范生;(4)经常运动的体育非师范生在耘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不经常运动的体育非师范生;(5)独生子女在积极应对因素上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6)不同年级段在采取应对方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法,对黑龙江省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高校体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的观念,忽视了高校体育的心理功能因此走入“体育即育体”的狭路;城市来源的大学生对体育课态度、认知、情感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而行为意向却低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影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课态度的主要教学因素是:学生体育基础差,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健全,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师生之间交流不足、尚未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气氛。旨在探索其影响因素以期对未来大学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内容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哈尔滨体育学院健美操专项大学生的体质和身体成分进行监测与评价,旨在了解健美操专项大学生体质和身体成分的变化趋势,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提供参考。结果显示,健美操专项大学生在四年间,身体形态中身高、体重和体重指数(BMI)变化不大,身体机能中的肺活量和台阶试验指数显著增加(P〈0.05),身体素质中的立定跳远以及男生的握力和女生的柔韧性显著提高(P〈0.05);身体成分中只有男生的体脂重量、体脂百分比、内脏脂肪面积和腰臀比指标都显著下降(P〈0.05),其余指标变化不显著。说明健美操运动训练可改善大学生的身体成分,减少脂肪含量,增加肌肉重量,从而增强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机能,提高肌肉力量素质和柔韧素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在技法指导下练习对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力量的增强,从而提高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文章以遵义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08、2009级体育教育专业武术主项提高班的30位同学为研究对象.30名同学通过两年的太极拳练习,在练习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核心稳定性的四项测试(双腿压球两手支撑平衡式、软垫平衡式、单腿半蹲支撑平衡式、8级腹桥测试),并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太极拳技法指导下练习太极拳,人体核心区域的肌肉在处于静态收缩或拉伸,持之以往,对其肌肉力量增强的同时确实提高了人体核心区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羽毛球运动训练对体育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辽宁丹东体育有限公司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立定跳远、台阶脉搏测试仪对哈尔滨体育学院2009级羽毛球专修学生训练前后及无专修学生进行测试,比较两组间变化。结果:(1)羽毛球运动可降低体质指数;(2)羽毛球运动提高台阶指数;(3)羽毛球运动提高大学生握力体重指数;(4)羽毛球运动提高肺活量及立定跳远成绩;(5)力量素质、肺通气机能、耐力素质随年龄增长呈增长趋势,下肢爆发力则呈下降趋势。结论:羽毛球运动可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以湖北省所有高校(共7所)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从课程结构、总学分与学时、课程总门数、课程内容等方面对7所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的结果,对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提出一些建议,旨为完善湖北省高校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董洪园  李春  苏玉林 《体育科技》2010,31(3):68-72,80
目的:采用表面肌电技术,分析运动员在不同的横向移动速度下相关指标的变化特点,探寻影响提高速度的主要因素,为日常训练提供科学依据,进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对象:国家男排副攻手5人,均为备战奥运会、且由地方各省队挑选出来的优秀运动队员。方法:采用表面肌电测试,研究不同运动员在多次横向移动过程中各项肌电指标的变化特点。以多次横向移动为研究变量,运动员完全模拟比赛情况进行移动,采集身体双侧腹外斜肌、臀大肌、臀中肌、股内侧肌、股二头肌、内收肌、胫骨前肌和腓肠肌的肌电信号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1)运动快时与运动慢时单位时间内积分肌电值的对比结果表明:准备阶段臀中肌、摆动阶段臀大肌和蹬地阶段内收肌,快时的单位时间内积分肌电值低于慢时。反映出这些肌肉的适当放松可以使原动肌更加充分的收缩,说明日常训练中对肌肉的专项训练应"有的放矢"地进行。(2)运动快时与运动慢时肌肉贡献率的对比结果表明:准备阶段腓肠肌、股内肌、股二头肌、臀大肌;摆动阶段胫骨前肌、臀中肌;蹬地阶段腓肠肌、股内肌在完成各阶段过程中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其它肌肉,说明这些肌肉为完成动作的主要原动肌。(3)各队员训练背景差异较大,一些队员的技术动作存在一定错误。应参考科学的肌肉动员顺序使技术动作合理化,提高运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