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纵向结构专利联盟的创新激励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晓君  梅开 《科研管理》2010,31(1):64-68
摘要:通过引入专利联盟成员的实质性专利产出函数研究纵向结构专利联盟的创新激励作用问题。考虑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在第一阶段,专利联盟成员选择研发投入;在第二阶段,专利联盟设定单位联盟许可费率;在第三阶段,专利联盟成员在下游最终产品市场进行古诺竞争决定他们的产量。结果表明:在专利许可费收入按数量比例规则分配的条件下,纵向结构专利联盟鼓励其成员进行研究与开发,对创新有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2.
网络效应与专利联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网络效应的正反馈在网络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网络效应对专利联盟有什么影响呢?将网络效应引入到消费者效用函数中,并建立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在第一阶段,专利联盟设定专利联盟许可费率;在第二阶段,专利联盟成员在下游最终产品市场进行价格竞争。结果表明:专利联盟许可费率随着网络效应的增强而降低;消费者需求随着网络效应的增强而提高;厂商的利润随着网络效应的增强而提高,这说明获取网络效应也是厂商组建专利联盟的动机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一个分析基于不同标准的双竞争专利联盟市场绩效的动态博弈模型。考虑一个由上下游两部分构成的完全信息垂直结构市场,其上游是专利标准许可市场,下游是差异化产品市场,运用逆向归纳法求解竞争性专利联盟情况下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并与单一联盟情况下的市场绩效进行比较静态分析。研究表明,竞争性专利联盟具有更高的市场绩效:(1)双竞争联盟降低了联盟设置的许可费,有利于新企业进入下游产品市场,促进下游厂商的竞争;(2)双竞争联盟降低了联盟收益,促进了上游企业的竞争,将利润从上游企业向下游企业转移;(3)双竞争联盟降低了下游厂商的生产成本,降低最终产品的价格,增加了产品的社会总产量,提高了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4.
拥有互补性专利的双寡头厂商可以进行三种方式的专利交易,分别是无专利授权、交叉许可授权和专利联盟授权.通过构建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计算不同专利交易方式的市场绩效,并从企业和社会两个角度分析三种专利交易方式的优劣.结果表明:从企业层面来说,专利联盟授权是企业最优的专利交易方式,因为专利联盟授权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生产者剩余;而从社会层面来说,政府应该认真审核积极引导专利联盟的组建,因为专利联盟授权有可能降低消费者剩余,损害消费者利益.  相似文献   

5.
刘军  谭德庆  李良 《软科学》2017,(4):132-138
采用一般需求函数,通过构建不同主导模式下的博弈模型,探讨供应链成员的最优价格策略;基于此,比较每个成员在三种主导模式下的利润,并得出均衡状态下的供应链主导模式.研究表明:当主导模式为零售商主导和共同主导时,零售商将基于批发价的成本加成作为价格策略能够获得最大利润;当它们在主导权归属上存在冲突时,其占优主导模式具有不稳定性,均衡状态下的主导模式受到纵向策略关系、销售终端竞争、需求弹性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在构建供应链博弈模型时,研究者应该根据市场结构和用户实际需求特征来提出主导模式假设.  相似文献   

6.
由互补性专利形成的专利联盟能够克服“专利丛林”问题,提高纵向产业链的经济效率是对专利联盟的一般共识。这一论断是建立在古诺标价模型基础之上的。本文建立了更加符合现实的关于专利许可的两阶段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得出的结论是无论下游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还是寡头垄断市场,都存在一个弱占优战略均衡。均衡时,产业链联合利润达到最大,且产出等于专利联盟进行联合许可的产出,而总许可价格比专利联盟时的许可价格更低。 这意味着由传统的古诺互补品问题而引发的“古诺效应”并不成立,互补性专利的交易并不需要通过专利联盟许可来克服专利许可交易中出现的所谓诸如“专利丛林”、“费用叠加”、“专利挟持”、“反公地悲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合理定价与精准评估价格是专利交易服务发展的关键,而目前用于评估无形资产的传统方法已不适用于专利价格的评价。为此,从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和经济价值3个层面选取8个二级评估指标,通过专利各指标权重来反映专利间的可匹配性,利用熵权法构建专利价格预测模型,基于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场所联盟2005—2021年的320件单件专利成交价格,引入市场已达成交易形成的实际成交价作为估值基础,运用专利评估指标综合权重匹配法构建专利价格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稳健性检验定价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表明:基于熵权法的评价指标权重赋值合理,基于专利价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专利价格预测模型有效,且在随机样本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加入预测价格影响因素后,专利价格预测模型的解释力度提升36.5%,能够为专利及其衍生权利交易市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8.
专利联盟对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现有的理论研究认为,专利联盟在联盟形成之前,的确促进了创新,而在专利联盟形成后,则并不能促进联盟成员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对DVD 6C专利联盟及其主要成员企业日立公司在DVD 6C专利联盟成立前后所获得的DVD类相关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DVD 6C专利联盟的确对其成员企业日立公司的该类技术专利创新产生了影响,联盟成立之前,专利数量明显高于联盟成立之后,支持了一些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以BL模型(2001)为基础,以2-2的纵向关系为例拓展研究了纵向研发联盟(VRA)的竞争效应,分析了有效市场规模增长率对纵向研发联盟结构选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1个上游和2个下游的情形下,让垄断上游主导设计VRA是社会有效的;当1个上游和2个下游形成联盟后,在不打破联盟结构的情形下,对于有效市场规模增长率较低的非颠覆性创新,独立的上游企业加入中间品市场竞争是社会有效的;多个VRA竞争的有效性取决于有效市场规模增长率和研发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专利组合的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动力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战略联盟是企业实现技术标准化及其市场效益的重要形式,企业所拥有的专利组合是决定企业在联盟中地位、作用与利益分配谈判力的重要基础.本文应用Shapley值法构建企业技术标准联盟博弈模型,研究高技术企业基于专利组合的联盟动力与不同策略,揭示企业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合作机理.对TD-SCDMA案例的分析表明,实践与理论上的研究结论基本相符.这对于我国企业探索自主创新与技术标准化途径,推动产业技术进步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网络竞争情报研究--竞争者网站的挖掘与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网络竞争情报研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竞争者情报的研究问题 ,论述了竞争者网站的挖掘和检测方法 ,讨论了如何运用竞争情报分析方法研究分析竞争者网站 ,同时介绍了竞争者网站的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12.
13.
相似度对品牌延伸评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何浏  肖纯  梁金定 《软科学》2011,25(5):47-52,68
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品牌延伸中的相似度因素对消费者不同品牌偏好度在延伸评价影响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无论是在高度偏好品牌还是在中度偏好品牌延伸情境下,当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产品满足一般程度的目的一致时,消费者比较难以对相似度做出迅速判断;消费者对高度偏好品牌延伸产品的评价随着母子品牌产品之间相似度程度的增强而强化,反之亦然;消费者对中度偏好品牌延伸产品的评价与母子品牌产品之间相似度程度先强后弱,呈倒U型关系。最后对营销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及研究方向做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产业群的技术创新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伟  黄鲁成 《科研管理》2002,23(4):30-34
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技术创新是我国企业在新经济时代面临的现实选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不同的作用,拥有不同的优势。现有的技术创新研究基本上是将大企业和中小企业分裂开来,单纯从市场或市场组织方面孤立地研究某一种类型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情况;而在有关的产业群研究中,又都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从小企业群集的角度来分析,而很少考虑从技术创新的角度,从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协同竞合角度来分析,本拟就国内相关研究进展综述,从而给基于产业群的技术创新研究提供立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分析桂林毛尖发展现状及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其品牌竞争力的相关对策,不断提高桂林毛尖茶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品质,提升桂林毛尖茶产业水平,推进桂林毛尖茶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2008-2014年面板数据,构建我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建设对学科发展水平的长期和短期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图书馆建设与学科发展之间既存在长期的均衡作用,同时存在短期的影响作用,且短期的弹性高于长期的弹性,同时图书馆年度经费的投入对科学研究的影响高于对人才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李亚东 《科技广场》2012,(6):107-109
无人值守是电力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新型变电站运行方式,本文根据油田电网发展和电力系统改革的要求,对油田电网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改造与管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产业组织理论对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研究是在熊彼特假说的基础上展开的,包含两种理论路径:一是继承早期产业组织理论所坚持的新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对技术创新投入与静态市场结构特征相关性的分析;一是在熊彼特所开创的动态分析思想基础上,从产业演进动态过程中对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互动关系的分析。本文对两种理论路径下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并从整体理论发展过程的角度对其进行评述,然后借鉴相关理论,分析了从中国产业演进动态过程中把握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关系的基本思路,进而分析了相关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