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任飞  阳仿勇  高海涛 《内江科技》2010,31(7):114-114,116
高43块油藏属于典型的不整合稠油油藏,普通直井水驱开发难度大。鉴于水平井热采技术应用的推广,应用CMG数模软件对该区块水平井热采进行数值模拟,对水平井垂向位置、水平段长度、平面间距、注气参数等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水平井位于油层中上部开发效果好,最优水平段长度为250m,合理间距为150m,合理的注气速度为250m3/d,合理注气量为3000m3,最佳焖井时间为6天。  相似文献   

2.
  鹏等 《内江科技》2014,(4):68+97-68,97
<正>水敏现象是指与地层不配伍的外来流体进入地层后,引起粘土膨胀、分散、运移和导致渗透率下降的情况。含水敏性粘土的地层,有可能把油层孔道堵死。油田开发过程中人工注水是补充地层压力的主要手段,而对于水敏油藏不适当的注水反而会降低油藏的开发效果。本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烟道气吞吐开发水敏油藏的效果,分析并优选了注入参数,为注气开发水敏性油藏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3.
超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十分困难、井况比较差、油井产量很低。注气开发是国内外在低渗透油藏开发中最为有效的开采方法之一。本文探讨了超低渗透油藏的地质特征、适应性以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4.
双管注汽的井筒沿程蒸汽参数与双注汽管的注汽方式、注汽参数以及管柱尺寸等有较大关系,平行双管注采时,环空中充低压空气/钒气,若将主管看作原来单管中的注汽管,则双管的环空部分多了一个采油管柱(副管),计算热损失时需要综合考虑主副管的内径差异,井身周围温度场也是有差异的。本文考虑双管注汽方式与常规笼统注汽方式的差异,基于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和质量守恒原耻,建立了稠油油藏热采井的双管注气并井筒沿程温度场计算模型,该模型稳定可靠,易于求解。  相似文献   

5.
赵斌  张晓蓉  张坤峰 《内江科技》2010,31(8):106-107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原油田凝析气藏开发特点与存在的问题,重点从注入方式的选择、注入气类型、注气量、注气后生产方式等方面对反凝析污染治理技术的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油藏注气技术已成为最重要的提高采收率技术,向油藏中注气,将改交油藏体系的组成、组分等热力学条件,以及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但由于高压物性参数,如泡点压力、体积系数、原油粘度等数据是评价储油层性质、计算油藏储量所必不可少的参数,而对油井重新取样、配样分析只是获得以上流体高压物性参数的一个途径,但其操作复杂,运行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开展。H17油藏在开发的初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油气井高压物性取样分析。因此,有必要在前期高压物性实验分析数据基础上,对油藏的物性特征进行动态预测,进而对油田生产方案制定和生产措施的调整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驱油藏中渗透率变化对油藏采出程度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砂岩油藏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储集层参数将随着注入水冲刷孔隙体积倍数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储集层参数的变化又使得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增强,开采难度加大;然而现有的大多数数模软件中所用的数学模型,都认为储集层参数在注水开发的过程中不会随着注入水的冲刷而发生变化,这与油藏开发的实际情况不符,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开发过程中储集层参数变化对开发结果的影响。本文总结、分析了渗透率的变化机理,同时利用数值模拟软件研究了渗透率变化对油藏采出程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庆外围油田实际区块的油样,在物理实验的基础上,应用ECLIPSE数值模拟软件中的PVTi相态模拟模块模拟了注气膨胀实验,定性的分析对比了注入CO2、N2、干气、湿气和烟道气后原油的饱和压力、粘度、体积膨胀系数、界面张力等参数随注气摩尔分数和压力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杨东宝 《内江科技》2014,(6):85-86,77
随着对中高渗油藏的不断开发,常规油藏储量已渐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特低渗等非常规油藏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提高特低渗油藏采收率,开展了水驱后注氮气、氮气/水交替驱和氮气/微球交替驱实验,主要研究了特低渗油藏注氮气开发的提高采收率效果,并优化了氮气的注入方式和注入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特低渗油藏,水驱后注氮气可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氮气转注时机越晚,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差,优选氮气注入时机为无水采油期结束-产水率30%;气/液交替驱时,交替周期越多,提高采收率效果越好,交替驱最优气液比为1:1,最优氮气注入方式为氮气/微球交替注入。  相似文献   

10.
郭平,男,教授、博士生导师,1965年生,1993年硕士毕业于以气田开发为特色的西南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是我国自已培养的中轻年专家。他秉承“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便在我国90年代气田开发和油藏注气处于低潮的时期,仍长期坚持专心从事油气相态、气田开发、注气提高油气采收率研究,多年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现有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方法存在着注采参数合理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响应面法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方法。分析低渗透油田注气机理,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取低渗透油田注气影响因素,以提取因素为依据,采用响应面法构建注采参数优化模型,优化注采参数,将优化后的注采参数与低渗透油田注气影响因素结合,计算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参数,判定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实现了基于响应面法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通过设计实验装置,制定实验步骤,得到实验结论为:与现有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方法相比较,提出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方法极大的提升了注采参数合理性,充分说明提出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方法具备更好的分析性能。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外围低渗透油藏的不断开发,低注入量的水井数量也在逐渐增多。为了更好的监测油藏吸水情况,本文对低注入井五参数测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相应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调研表明,注气开发技术是改善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的有效途径,与传统的注水开发相比,具有注入能力高、储层伤害小、波及体积大,驱油效率高等技术优势,可以解决低渗透油藏因储层物性差、敏感性强造成的常规注水开发注不进难以建立有效驱替系统的问题。本文依托试验区块,综合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现场试注等多方面论证区块实施注气开发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利用CFD数值模拟技术,对涵道比为9的无阻流门式反推力装置实验模型的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落压比下,反推力效率、叶栅流量比和注气流量比随注气缝参数变化的规律.根据计算结果,详细分析了反推力装置流场特征,指出二次流注气位置、注气角度和注气缝宽度对反推力装置性能有较大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确定寻找最佳注气缝参数的一般性规律.  相似文献   

15.
针对陕北低渗透油田注水开发中注水井注入压力上升快,吸水能力差,采油井产量下降快,采收率低的突出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由于低渗透油藏自身性质,注入水水质问题,储层的敏感性,开采过程中储层有效应力的增加,以及低渗透油藏过度压裂造成注入水沿裂缝窜流等是造成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低渗透油藏的开发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注水水质精细处理和注入水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而且要注重保持地层能量,改变常规的注水模式,因此提出了超前注水和周期注水模式。  相似文献   

16.
喇嘛甸油田萨一组油层注水开发后,套损严重,水井停注层多,油层动用程度低。为有效改善萨一组油层的开发效果,同时避免套损状况的加剧,探索注气开发萨一组的可行性,本文通过优选研究区块,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注气开发的方式、井网、井距以及合理的注采强度进行了研究,对不同注入方式、不同的井网井距进行了筛选,得出最佳的注入强度,并确定212m五点法面积井网开发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辽河稠油油藏历经30年的蒸汽吞吐开发,已经进入蒸汽吞吐开发后期,地层压力低、周期产油量低、油汽比低,亟待开展进一步提高蒸汽吞吐开发效果研究。针对此项问题本文通过室内物理模拟研究,认识CO2等气体PVT性质,揭示不同气体辅助蒸汽吞吐开发机理,建立气体辅助蒸汽吞吐数值模型,开展油藏适应性研究,针对曙一区超稠油油藏特点,完成不同气体辅助蒸汽吞吐关键参数设计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开采效果,为中深层稠油蒸汽吞吐后期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18.
胜二区东二段为胶结疏松的稠油油藏,平面上原油物性差异大、原油性质差、油层容易出砂、开发难度大,经过十年开发,采出程度仅为6%.针对目前开发中存在问题:1、自然产能低<5t/d,产量初期递减快,年递减率15.2%;2、动用储量较差,动用储量只占61%,损失储量较多,78×10 4t;3、井网控制程度差,对储层控削程度不均衡;4、边部井含水上升快,有必要进行挖潜开发方式研究,改善该块的开发效果,提出蒸汽吞吐方式是开发该类稠油油藏的最佳开发方式,已在胜二区东二段取得较好的开发效果,并得到推广应用,为同类难动用油藏的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渗透油藏河148块在弹性能量开采过程中出现地层能量下降快、产量递减大、弹性采收率低的问题,本文从恢复油层压力、提高采收率的角度出发,对河148断块实施水驱开发的可行性及注水开发方式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认为河148块可沿地应力方向先采用反九点法后转八五点法的注水开发方式进行注水开发,从而提高该区块整体开发水平.  相似文献   

20.
栾涛 《内江科技》2013,(2):161-161
本文针对低渗透油田的常规开发方式,总结了常规低渗透油田面积开发方式,为高效开发低渗透油藏提供重要的依据,其开发效果明显好于其他注水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