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现代美术教学重点已从“技艺传授”转向“意图传达”。美术教育已渐渐从传统教育的“技艺传授”中分离出来,转向重视审美和视觉思维的“意图传达”。现代美术教育应该强调美术教育全面因素的教育,改变单纯强调技能技巧训练的倾向,以人的培养为宗旨,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和审美潜能。  相似文献   

2.
正非专业美术教学中,因为学生美术基础几乎是空白,因此,让学生在众多学业中掌握怎样的美术知识才是适度的而且有必要呢?我尝试着对美术"技艺"和"审美"进行对比并做分析。我认为美术基础训练目的是在于提高"技艺"和"部分审美"能力。通常的素描基本功训练在教学课时安排上占的比例要大,技能训练又直接体现在绘画基本功上。所以,打好造型的功底,如透视关系、比例关系、结构关系等非常重要。接下来就是对物体的明暗关系塑造的训练,也就是通常说的光与形的结合塑造,三大面、五大调的造型手段的反复认知。所有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而这也让我们认识到所有的技艺训练目的就是要达到手眼脑三者的默契流畅的配合。因此,教师应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画、多练、多想,从而实现对学生  相似文献   

3.
美术这门学科有别于其他的学科.单纯的“说教”或“传艺”都不能完成审美教育的任务.也不能充分体现美术教学的特点。在学生中有这样的倾向,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结果导致多数学生画不会画.美不会美。而怎样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呢?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王立业 《学周刊C版》2014,(7):203-203
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推行的今天.美术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传授艺术学问.培育艺术技艺.它更是使学生开展智力、进步审美创新才能的一个重要学科。随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美术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美术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头疼的是:学生不喜欢上美术课.没有必趣。为什么没有必趣?“画不好”长期以来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学校到学生都认为:美术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画画”。学校考核美术教师也是看你培养了几个“画画”好的学生,或看你办一次画展,“画画”大赛获奖多少,形成了一个“定式”.美术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学生“画画”.在小学低段学生兴趣很浓,到了高段兴趣减弱。中学就没有几个“喜欢”上美术课,我的同事问我“学生怎么那么喜欢上你的美术课呢?上课的纪律是那么的好,学习兴趣是那么的浓,是不是有什么绝招?”其实哪里谈得上有什么绝招,要是说有什么方法的话,只不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采用鼓励教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去审视学生,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综合评价学生用鼓励的方法去欣赏学生的每一幅“作品”,注重培养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鼓励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6.
许桂芹 《考试周刊》2012,(68):184-185
“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本领.更多的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美术欣赏教育是一门以一定的美术作品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的课程。教师只有选择合适的美术欣赏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才能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者”,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增强审美效果,在审美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性情的陶冶。  相似文献   

7.
吴萍 《学周刊C版》2011,(9):124-124
美术课是对学生直接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课程.学生在美术课中通过对美术知识教育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提高了审美修养、审美情感和审美感受能力。再加上视觉艺术具有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富有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符合钛识规律及身心发展特点.必将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美术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开始明确了学美术不是为了培养“大画家”。更重要的是提高整体素质。在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小学美术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9.
一、学习美术欣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 素质中学美术教育的目的是“普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所谓审美素质就是感受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其核心是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美术欣赏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重要途径。新教材中美术欣赏贯穿于教材内容的每个章节中,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美术欣赏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美术课堂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钱丽萍 《课外阅读》2011,(12):281-281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在这个理念的倡导下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有其必要性和实效性。美术学科教育除了承担传统审美教育、美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之外。我想作为美术教师更应重视对人的培养,如何以美育人、如何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从而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是我们所要做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现在探讨一下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1.
美术新课标提出:“通过学习美术.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以及美术的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学生的良好人格。”美术课堂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通过各种工具、材料进行制作、练习而获取知识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教师改进美术教学行为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怎样构建一个好的美术课堂呢?根据自身的美术课堂教学以及市教科规划课题的相关研究,我认为.就美术学科而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娄小明  任宁 《辽宁教育》2013,(12):37-38
美术课堂上,学生小z说:“老师,我画错了,能不能换张纸?”“画错了?”我有些诧异。拿过他的作业纸一看才知道,只不过画面中的一根线条不是很完美而已。我启发他,“想一想,这根线条可以变成什么?”“帽子上的一朵花……”他脱口而出。“是啊,其实你没有画错。只要想一想,一定会有更精彩的发现。”其实,这位『司学产生了审美“错位”——用“对错观”来审视自己的美术创造,把美术创作定性为“准确”操作,忽视了意外的精彩和“错误”的价值,使得美术评价不够“艺术”了。在美术课堂上这种“审美错位”的现象并不少见,需要我们去提防,更需要去回归。  相似文献   

13.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美术的根源,美术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理论与技能技法的学习过程,更在于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陶冶审美情操。所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潜能,使学生学会用美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是美术教学关键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审视我国中小学生的美术素质,我们不难发现基础美术教学中存在着重写实、重技巧的误区。加强“抽象美”教学,是克服美术教学缺陷,弥补学科教学失衡的有效手段。“抽象美”教学在启发学生认识造型形式规律,引导学生体验审美情感,训练学生熟悉视觉要素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对于中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明确提出:“在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感情.陶冶高尚的情操。”并要求“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所以创新教育已成为目前和今后学校教育的主题歌。  相似文献   

16.
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鼓励“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给实际的美术教学产生了许多困扰。本文对此进行了思考与实践。提出“懂”点、“放”点、“新”点、“净”点等教学策略,以使学生更快地做到“会用、能找、敢创、节约”工具和材料.达到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学生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是美术课程所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美术素养形成的重要支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感知美是审美活动的基础。它是人的各种感官对事物美的因素直接、迅速的感应,并形成愉悦的心理体验。只有具备敏锐的感知美的能力,才能在接触到美的事物时产生一种感受和感动,人的审美情趣、审美思维、审美想象以及美的创造活动才能形成。  相似文献   

18.
周增炎 《学科教育》2004,(9):34-36,40
在落实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过程中积极开展“画前意识”培育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关注造型艺术的特征,发展艺术感觉和审美联想,形式美创新诸方面阐述了学生“画前意识”培育的方法。从而为丰富美术教学理论和新美术课程的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落实新颁布的美术课程标准过程中积极开展“画前意识”培育的研究 ,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培养学生审美情感 ,关注造型艺术的特征 ,发展艺术感觉和审美联想 ,形式美创新诸方面阐述了学生“画前意识”培育的方法。从而为丰富美术教学理论和新美术课程的实践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美术教师.要想使学生对美术学习葆有持久的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完善人格.教师上课一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