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吴勇 《中国教师》2007,(9):27-30
<正>儿童习作,不仅映射了儿童的生活世界,更外化了儿童的精神世界。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篇儿童的习作其实就是儿童一朵心灵之花,就是儿童的一棵精神之  相似文献   

2.
"故事情境中的小学生主题习作教学"从课程建设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课程标准"与"儿童立场"的仔细考量,以故事情境的创设为平台,将能力培养与精神滋养纳入"主题习作"之中,走一条以课程创新为核心内容的习作教学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3.
儿童习作,不仅反映着儿童的生活世界,也折射出儿童的精神世界.一篇习作就是一朵儿童的心灵之花,就是一棵儿童的精神之树,就是一条儿童的情感之河.可是细细阅读儿童的习作,却发现在章言稚语的后面,儿童的精神世界中缺失童真,缺少童趣,泯灭了童心,沦丧了童性,"作"的气味太浓,教育别人的架势太足,个性的本真显得太虚.那么,如何才能让儿童的习作充满童真、童趣、童心和童性呢?  相似文献   

4.
只有基于儿童的认知世界、生活经验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习作指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创新精神。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素材、合适的习作方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平台,这样才能让学生自由表达、乐于表达,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儿童生活习作教育研究”是我校参加的一个省级课题。儿童生活习作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赋予教学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情实感,使习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习作教学研究是尊重和张扬学生个性的习作教学,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未来生活的习作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习作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6.
"生活纪实"习作教学就是用儿童的心灵去阐释,用儿童的视野去观照,用儿童的生活去构建,让小学写作成为真正的儿童的习作,让童年在学生们的笔下真实地流淌. 我们尝试着对学生进行了"生活纪实"习作训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发现,学生们在记录生活的同时,也在享受生活,体验生活;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思维逐渐缜密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纪实习作成了很多学生真实生活的写照,有效地培养他们的书面表达能力,使得习作逐渐成为学生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7.
作文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关涉儿童的精神成长与生命发展。一个男生和角蛙四年的生活故事创造了一次次写作的契机,这个学生的作文水平也从原点不断提升,从而丰润了自己的精神世界。聚焦教学案例展开教育叙事研究发现:作文学程圈由学生诉求而生,因学习远点而长,渐次达致儿童个体的精神远方。习作教学要立足儿童生活,关注儿童的精神成长,建构每个学生的作文学程圈。  相似文献   

8.
<正>1.打开"话闸子"。习作(写话)话题内容的选择,应密切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努力贴近学生生活。《习作教学案》中既有现行教材习作话题的充分利用,也有教师合理开发的习作话题。儿童的想象、游戏、阅读、观察、思考等都可以创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习作内容,甚至可引入QQ聊天、微信、少儿时尚等,力求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匹配的话题情境,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其乐于表达。2.献上"金点子"。习作目标的设定,除了要符  相似文献   

9.
宗文菊 《生活教育》2012,(17):47-48
当前我们的小学习作教学因为比较脱离儿童的现实生活,疏远了儿童的亲身经历,导致习作言之无物;疏远了儿童亲身经历中的真切感受,导致习作言之无情。我们老师习惯了将成人的体验强加给学生,过分地拔高要求,追求一些不切学生实际的表达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习作逐渐远离了儿童的真实生活,失去了儿童的纯真本色,因此,习作质量提高缓慢就不足为奇了。想要改变这种状况,习作教学就亟须回归学生的生活——"儿童世界"中去,这样才能使习作真正达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表达与沟通,才能真正呈现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呈现学生生命灵动的轨迹。  相似文献   

10.
顾莹 《江苏教育》2014,(9):14-15
<正>一线的语文教师都有这样强烈的体会:学生特别喜欢由教师自主命题的"小作文",而对于教材中安排的被称之为"大作文"的习作内容,学生的表现则差强人意。为什么教材中的习作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没有赢得儿童的欢心呢?笔者认为最根本原因就是教材与儿童当下的即时性生活缺乏必要的关联。教者只把眼光盯在教材上,而对儿童鲜活的生活状态熟视无睹。因此,要提升教材习作在儿童世界中的魅力,就必须将教材与儿童的生活水乳交融。一、阅读生活:让教材习作更适合教学苏教版教材的编排不是主题单元,如果按部就班地教学常常会使读写分离。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打破教材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江湖"是儿童精神和文化世界的隐喻。"童化作文"本着对儿童立场的充分认知和尊重,为解放儿童言语生命的使命而来,为发展儿童的言语生命而教,让习作教学中的儿童变得主动,让习作教学的过程变得生动,让儿童的言语走向灵动。  相似文献   

12.
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先生曾借韩寒说过的一句话"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常常是从写作文开始的"抨击现在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确,翻开学生的作文本,儿童缺乏自己的思考与表达,童意不在,童话流失,童真难寻,童趣无味。真话作文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我想,语文教师作为孩子童年精神世界的构建者和守护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每一个孩子说真话,抒真情,努力让儿童习作"童趣盎然、童心灿烂、童言无忌、童笔生花"。一、走进生活,在观察中丰富感知五彩斑斓的生活为学生习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适用年级】五、六年级【设计思路】让小学生根据真实的生活情景自由习作,可以消除儿童对习作的恐惧心理,提高他们的习作兴趣。《那一刻,我真》就是一次贴近儿童生活的随机习作。从习作题目来看",那一刻"生活情景的再现是习作成功的关键。在评讲课中,我们通过"用具体问题引入,还原生活情境"的方法引领学生回忆"那一刻"的细节,回放整个生活的画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叩问儿童真情习作的路径在哪里?儿童真情习作的路径是什么?儿童真情习作的路径怎样操作?以及对"班级故事"为何能成为写就儿童真情习作路径的反思。撩开了写作的本然面目:基于我的自由之笔,写我的自得之见,抒我的自然之情,表我的自在之趣。而班级故事叙写的形式,极好地满足了儿童集体交往及情感归属的需求,拨动儿童的"真"弦,谱写儿童的"情"曲,写就儿童真情习作这样一条路的……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儿童习作的精神底色。习作教学应立足儿童的生命本原,呵护儿童习作的游戏精神,让儿童真正像玩游戏一样快乐、自由地习作。要"有意思",内容上回归儿童习作的游戏本真;要"有规矩",方法上体现儿童习作的游戏本色;要"有自由",评价上尊重儿童习作的游戏本质。  相似文献   

16.
儿童生活作是指在生活教育理论与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赋予浓郁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习作活动,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情实感,使习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以“儿童生活”为根本价值取向的习作教学研究,有以下几个特点:是尊重和张扬学生个性的习作教学,是从学生现实生活出发、为了学生生活的习作教学,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的习作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素养的习作教学。  相似文献   

17.
学生习作中的"无我"现象产生于习作教学和家庭教育割断了学生"发现"的触角,造成学生习作与生活的分离。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发现生活、发现自然、发现自我,是解决"真我"习作的必然的生命路径。小学语文教师应做的是:放归儿童,唤醒"真我"发现;群体学习,激励"真我"发现;师生互动,引导"真我"发现,最终实现学生"真我"与"真习作"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族传统文化在儿童精神世界中面临"断链",作为守护儿童精神的习作教学,应当自觉消除课程建构中的"盲点",视传统文化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视传统节日为重要的教学平台,开发和架构起富有民族气韵的习作课程体系,让儿童在感悟、体验、表达等习作活动中,融入到民族文化的长河,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当下的小学习作教学必须站在儿童的立场,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样态,科学合理去弥补、丰富和延展他们富有童真且充满生命意义的生活"田园",注重强化聚焦学段的主题性习作目标,精心策划和建构学段序列化、项目式的主题习作生活,让他们在真切有意的实践体验中完成充满儿童意义世界的主题生活建构.有了指向习作丰富真切的主题生活浸润,再加上单...  相似文献   

20.
习作是儿童表情达意、书写真我、洋溢灵性、激发悟性、张扬个性的生命活动。《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故作为儿童作文的教学者,要努力让小学生习作教学回归儿童本位,彰显学生作文的儿童天性。一、让习作与生活无缝链接回归儿童本位的习作课堂,就必须努力做到关注儿童生活,尊重每一个能够激发儿童表现欲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