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诵读应该成为古典诗词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策略。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低段学生在诵读中想象、中段学生在诵读中对比、高段学生在诵读中归纳,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在意蕴,理解诗歌的意境美,掌握解读诗歌的有效策略,从而提升古典诗词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学习古典诗词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挖掘古典诗词中蕴涵的朴素美感,汲取诗歌中蕴含的各种营养。对学生了解社会、积累人生经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都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对诗歌进行诵读、揣摩、析导是培养学生古典诗词学习能力的最基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诗歌,在我看来是非常难教的。除了诵读能有些变化,提起学生的兴趣来,在涉及意义、意境层面时,教师总是给人以“意有余而言不足”之感——教师自身对诗歌的领悟是丰富的,生动的,但要诉之于语言,却又显得支离破碎了。就诗论诗,则又显得过于单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7至9年级诗歌教学的阶段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相似文献   

4.
建议学生通过反复吟咏、大量诵读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是看似符合规律其实不切实际的学习方式,教师能从自己的大量阅读积累中提炼出符合诗词规律内在脉络,并以此指导学生的诗词鉴赏,必定事半功倍。很多诗句的词语组合呈现出无规则的排列,诗人总是尽可能将多余的成分删除,将那些会使诗意固化的词语删除,使句意充满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学生理解诗歌的难度。  相似文献   

5.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永恒的经典,要把诗中的意境美、思想美、语言美、文化美挖掘出来,就需在教学中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正确的指导。古诗词的诵读不同于一般文章的诵读,这是因为古诗词的语言更具空灵感和意境美。如果在诵读中不把诵读与联想、情感体验、文化意识结合起来,是无法读出古典诗词的诗味,无法把握诗歌的内涵。因此,要读好一首诗,首先,借助诗歌通过意象表达感情的方式,将诵读与联想、想象结合起来,关注诗中的意象,领略每首诗歌的美感。其次,进行分类诵读,自然接受诗词中的文化意蕴。这样,学生就会轻松进入诗词的海洋,领会诗中的“情、爱、美”,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如要求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指导学生欣赏诗歌等文学作品时要充分“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等等。  相似文献   

7.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如要求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指导学生欣赏诗歌等文学作品时要充分“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等等。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诗歌有着抑扬顿挫的节奏韵律,充盈着深沉而悠远的意境,蕴含着丰富而饱满的情感。无论是涵泳诵读,体悟其中的含义,或者是感受诗歌所渗透的意境,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寅松 《学语文》2014,(1):37-38
中国的古典诗歌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理应为我们所珍视。新课标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学习古诗,能使学生较为正确地学习古人语言中有生命的东西,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教师就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诗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指出,初中生诵读诗词,应当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并背诵优秀诗文80篇。传统的诗歌教学往往忽略诵读积累,重翻译分析,轻赏析审美。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从课前预习入手,采取如下策略:注重诵读和积累;关注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和生活境遇;预热重难点,有意识炼字,由浅入深;了解诗歌意象、意境的构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好地学习经典文化,积累语言,我们制定实施了诗词诵读方案.向学生推荐优秀诗词,有效地拓展延伸学习空间;了解诵读,学会欣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发挥评价的激励机制,使学生热爱诗词诵读,提升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对古诗词鉴赏提出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古典诗歌距离学生时代久远,与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诗歌赏析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这些能力,虽然诗歌赏析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其中的基本解题技巧是共通的。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华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瑰宝——古典诗词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增加其文化底蕴、陶冶情操、培养美好品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古代诗歌,要求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由于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我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中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诗词在中考语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古诗词默写6分,诗词赏析4分,约占基础知识与阅读总分的17%,大多数语文教师在应考复习中除了死啃《古诗文诵读与鉴赏》中41首外,诗歌鉴赏的复习就显得茫然了,即使这样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李晶 《现代语文》2007,(2):88-88
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该着眼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文化教育;第二,可以通过诗歌的诗情画意,开拓学生的想象,培养和发展创造意识;第三、还可以通过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让学生自主诵读,发挥主动积极性,积累语言,增添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7.
古代诗词的诵读及赏析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阅读部分明确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背诵优秀诗文80篇。”这也就是要求学生通过诵读理解古诗词深邃而优美的意境,品味其形象且精练的语言,领略它们自然与和谐的韵律,以求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水平与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读”是中学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最主要的素质训练,是引导学生理解、积累、感悟、内化古典诗词乃至培养学生鉴赏古典诗词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学时,我们一定要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读”的方式,获取最佳的古典诗词教学效果。下面,我具体谈谈我是怎样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诵读古典诗词文本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一、感受韵律美、节奏美之读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诗歌最早是合乐吟唱的。所以,中国古典诗词不仅讲究韵律,还讲究鲜明和琅琅上口的节奏等美学特质。诵读中国的古典诗词,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古典诗词的声韵显示语言的抑扬,节奏显  相似文献   

19.
强化诵读教学鉴赏诗歌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春香 《语文天地》2009,(12):33-34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可见。在当前的初中语文诗歌教学中,必须强化诵读教学.从而有效鉴赏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20.
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的精髓。《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和审美的光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