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小学语文界出了一个名师、语文教育家:于永正。于永正是从徐州市大马路小学走出来的。于永正为大马路小学增添了无限的光彩,更为重要的,是为大马路小学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厚植了名师成长的文化基因。2017年,于永正老师走了,离开了我们。大马路小学在沉痛悼念的同时,自然发出一个共同的呼唤:"于永正们"在哪里?其实,他们早就有了积极而实在的应答:我们跟随于老师的脚  相似文献   

2.
我也来加分     
2008年10月4日、5日两天,我在安徽医科大学体育馆,参加了安徽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受益颇多。其间,于永正、贾志敏两位老师的作文公开课教学,对我触动很大。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说明文让许多老师犯怵,小学生对这类课文也不感兴趣。三年前,我组织教师观看了特级教师于永正执教的《新型玻璃》录像,并印发了课堂实录和评  相似文献   

4.
卢谦 《教学随笔》2007,(10):46-47
笔者多次听过于永正老师的阅读教学课,每一次听于老师讲课总有不同的感受。学生在于老师课堂中如沐春风,不仅在自主探究中进入豁然开朗的境地,而且在精神上也能产生愉悦的感受。研读于永正老师的教学案例,发现于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学有语感、有情感、有美感,“语文味浓”。现撷取于永正课堂教学的几个片断,与大家共赏。[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杨玉芳 《河北教育》2011,(12):40-40
于永正老师说:“要把语文课上得简单,就是识字、读书,就是朗读、背诵,就是教他们写好作文。”小学语文教学不过是“听说读写”而已,任何现代化的手段,都应该是为“听说读写”服务。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做到以下“三简”。  相似文献   

6.
正提起于永正,全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几乎人人皆知,因为大家经常听他的课,读他的文章。可以这样说,于永正是当代最著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之一。最近读了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于永正教育文集》(6卷,近200万字),让我读出了一个智者、一个仁者、一个教育家于永正。下面仅以《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本书为例,看看于永正为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都有着哪些智慧,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箴言。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到:"要切实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于永正先生也提到"语文课堂要做到真实、朴实、高效。"从事语文教学实践的老师对这点是深有体会的。如何优化课堂,提高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当前安顺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余永正老师的两节语文课。对余永正老师课堂教学的四个主要方面: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教与学和谐统一;教师情动辞发,学生鉴文入情;始终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还就《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谈了作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卢沟桥烽火》的后面安排了复述“卢沟桥事变”经过的练习。教学中,我效仿于永正老师激励学生反复读课文的方法,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中等个儿,头发花白,带一副近视镜。朴素、儒雅、谦恭,年过花甲而精神矍铄。——眼前这位慈祥的长者就是于永正,在小学语文教师中享有盛誉的于永正,名字在各种语文教学媒体上频频出现的于永正。  相似文献   

11.
于永正的教学思想过时了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不久.在江苏省徐州的一次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上.于永正做了课。讲了学.赢得与会者的好评,但与此同时也听到了迥异的声音:“于永正老了.他的教学思想过时了”“徐州和江苏学习于永正教学思想这么多年了,也该换换人,歇歇了”等等。于永正的教学思想真的过时了么?应该怎样看待这些问题呢?笔者提出如下想法。  相似文献   

12.
于永正老师说:“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然而,我以为,教语文,其实不简单。因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领域里,有着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实践,去探索,去研究。  相似文献   

13.
著名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于永正都执教过《荷花》这一经典篇目,解析两位名师的课例,剖析两堂课所呈现的教学策略与追求,赏析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深邃的教学思想与精湛的教学艺术,对于小学语文从教者具有积极意义。一、精彩教学片断李吉林、于永正老师在导入、初读课文、精读课文环节的精彩教学片断,值得我们思考。1.导入[片断1]李:小朋友,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王冕学画的故事,知道荷花是一种很美的花。有个小姑娘非  相似文献   

14.
最近,读到贾志敏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老于的忧虑》(见《小学教学》2009年第九期卷首语),“老于”是谁呢?于永正老师也。他到底有什么忧虑呢?还是先让我们来听听吧: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当前安顺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余永正老师的两节语文课.对余永正老师课堂教学的四个主要方面:以<语文>教学大纲为依据;教与学和谐统一;教师情动辞发,学生鉴文入情;始终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同时,还就<语文>教材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如何发挥作用,谈了作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2002年12月28日~29日,全国于永正、吴正宪教育教学思想研讨会在风景秀丽的“江北名城”山东聊城召开。本次研讨会由《小学青年教师》编辑部主办,聊城市教委教研室协办,来自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名教师、教研员、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出席了这次会议。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吴正宪分别进行了示范教学并作了学术报告。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毓信先生作了题为《数学教学的现代发展》的报告。《小学青年教师》原主编冯春河老师对吴正宪的教学思想和成长历程进行了述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常务编委、特级教师、培训部…  相似文献   

17.
最近,读到贾志敏老师写的一篇文章《老于的忧虑》(见《小学教学》2009年第九期卷首语),老于是谁呢?于永正老师也。他到底有什么忧虑呢?还是先让我们来听听吧:初春,桂林,我们不期而遇。是夜,  相似文献   

18.
对永正老师的语文课堂,无论是专家学者、一线教师,还是直接参与教学的小学生,无一不为他别具一格的教学魅力所深深折服。于老师的课堂是“简单”的,他认为语文教学“就是教学生扎扎实实地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小学语文教师》2006年第五期)但是,在这“简单”之中又往往深藏着一种“不简单”。  相似文献   

19.
老于的忧虑     
老于是谁?于永正老师是也。 老于,毕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他既能上课,又善总结;著作等身,面果累累。虽年届古稀,满头银丝,然,研究兴兴致依旧不减当年。他为人耿直,心口如一,假使骨鲠在喉,必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20.
在庆祝袁瑢老师80寿辰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彦、贾志敏四位著名特级教师联袂登台,共同献上了一席语文教学的盛宴。他们以其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把小学语文教学演绎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他们举重若轻,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使听课者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充分领略了教学艺术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