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目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转变是教师的专业身份开始成为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和分析工具。然而过往的研究多聚焦于在职教师,未能对教师教育情境中的专业身份的萌芽和塑形过程进行充分探讨。本文以职前教师专业身份为主题,对西方近年来相关实证研究进行系统检索和分析,具体从职前教师专业身份的构成、特征、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四个方面对研究发现进行分析和归纳,为学界探索教师教育如何支持和促进职前教师专业身份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当代教师教育》2014,(2):41-44
近年来,职前教师实践教学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加强职前教师实践教学须关注三个问题:创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搭建实践教学平台;秉承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理念,创建实践教学全程化模式;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运行机制,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张惠 《教育探索》2007,(4):71-72
我国传统的教师教育体制存在封闭性与定向性、职前职后分离、教师培养与资格认证不分、施教者学历层次偏低等弊端.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建设,我国的教师教育必须向非定向的开放式模式转变,向职前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转变,向教师培养与资格认证分离转变,向高学历层次转变.  相似文献   

4.
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经历了前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并正向信息化经济变迁,这种变迁也使教师经历了兼职人员、职业教师和专业教师三种不同身份演变。教师身份的演变使教师教育由自然养成方式发展为封闭式师范教育,进而发展为以大学为主体的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我国在当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将处于以信息化经济为发展方向的前工业经济、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经济并存交融时期,因此,教师教育的走向也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是新加坡政府指定的唯一的教师教育机构,与新加坡教育部形成密切伙伴关系,负责该国中小学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教师发展工作。21世纪以来,新加坡通过教育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服务计划、提升绩效管理评估系统、21世纪教师教育模式、教师成长模式、TEACH发展框架等未来发展报告或计划,推动和指导本国教师教育变革,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师教育制度,其制度特色为:教师教育机构追求专业、卓越的发展;教师"先入职,后培养"模式,入职教师来源多元但遴选严格;师资培育课程——价值、知识、技能三维并重,增能型教育实习强化理论与实践连接;教师专业发展支援系统完善,学习机会丰富,配套支持完备;教师生涯发展路径多元,教师潜能充分挖掘、人尽其才;基于胜任力的教师绩效评估管理,提升教学绩效,辅助教师发展,其专业、精致、关注教师生命成长的教师教育制度可为我国教师教育制度改革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政  周全 《中学教育》2010,(12):33-36,21
20世纪80年代末期产生于美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作为教师教育创新模式,经历了构想与实践、蓬勃发展和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三个阶段;实践证明它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候选教师和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我国规范职前教师(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加强职前教师(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互动和联系以及鼓励中小学校积极参与职前教师的培养方面都有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7.
教育是兴国之本,教师是教育之本。基于这样的共识以及终身教育思想与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的导向,谋求基础教育教师职前与职后一体化教育,全程促进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已成为世界各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教育大国,建构全新的基础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教育模式,全面提升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既是我国深化基础教育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与基础教育大力发展的迫切需求。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构想是:培养目标一体化、教育内容一体化、组织机构建设一体化、培训师队伍建设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赵辉 《中国教师》2014,(1):64-67
实习教师(student teacher)是指要在未来从事教师工作的,并且正在接受国家规定时间期限的教育实习的具有两种身份的“学生教师”。职前教师参加教育实习是其适应教师职业环境,提高自身实践智慧的关键。接受教育实习就是为职前教师积累实践经验以应对未来教师职业的挑战。但是菲尔德(Field)和拉塔(Latta)认为,“尽管学校的设置已经提供给职前教师实践机会去发展他们的专业知识,但是他们总是不能够获得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实践智慧”[1]。也就是说,接受教育实习并不意味着实习教师就一定能够获得丰富的实践知识。对于职前教师来讲,教育实习是接触教师职业的开始,也是其由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转变的过渡。然而,失败的教育实习经历往往成为影响师范类大学生改变教师职业倾向的一大重要原因。穆恩(Moon)认为,“吸引和留住新接触教师职业的人才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2]。因此,关注影响职前教师由高校学生身份向教师身份过渡的教育实习环节成为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9.
试论教师专业化与校本培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目前中小学教师的现状与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存在一些缺失,这就迫切需要构建促进教师专业化的在职培训模式,校本培训则是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的有效路径。开展校本培训应关注培训观念的转变,校本培训过程的“查、实、活、新”,并以教师的行动研究作为教师校本培训的一个支点。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融职前教师教育、在职教师培训、大学教师发展为一体的教师教育模式,推行广泛并取得了巨大成效。我国教师教育发展模式相对滞后的现状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发展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高职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教育基本处于相互割据局面,严重影响与制约了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科学构建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高校、企业和校本培养培训模式的长效机制,形成高职教师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的继续教育体系,保证高职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保证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2.
当前,教师教育改革存在着教师教育资源分散、职前职后教育脱节、人才培养模式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研修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新型师资培育形式,其建设原则和活动特点,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为平台,开展教师教育改革,可有效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一种融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培训为一体的新型教师教育模式,其理论基础为反思性教学和行动研究,其核心概念是合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其独特的价值,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启示是:我们的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师教育模式均需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教育学刊》2008,(4):F0003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学院是我校顺应国际教师教育潮流,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实现教师教育战略性转变的新模式。学院构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合格教师、特色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课程新体系,开创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新模式,为向基础教育输送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人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育模式对教师培养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介绍了当前国内外一些新型的教师教育模式,分析了我国职前教师教育模式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职前教师教育发展的目标层次、实践出发,提出了我国教师教育模式发展的多元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在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并呈现出教师教育开放化、教师职业高学历化、教师培养一体化、教师发展专业化、教师资格制度化等特征和发展趋势。地方高师院校应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导者;创新模式,实现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强化实践,形成见习、研习、实习全程化,努力为基础教育培养大批优质师资。  相似文献   

17.
教师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的改革需要变师范教师教育,教师教育需要体现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教师教育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考虑教师教育专业的边际或双专业性质.树立新的教育理念,调整教师教育专业课程的结构,改进教学内容,把普通文化知识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专业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确定各类课程的基本结构,并逐步把定向型课程模式转变为开放型课程模式,实现职前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为我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专业化是国际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职前培养专业化教师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环节。建立开放、多样化的目标培养模式,实现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调整专业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完善实习制度并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我国目前高等师范院校教师职前培养应采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课程改革愈是贴近实践的层面,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愈益凸显,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决不仅限于教学技能的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应是教师在知识、理念、能力、情意、信仰等多个层面的演变与发展,大致涵盖专业知识、专业知能和专业精神三个方面。它的立足点不是用理想的模式去对教师进行补救,而是促进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此相应,教师的专业发展阶段就不应该只考虑师范教育,或是将职前和职后教育截然分开,相反,应该着眼于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整体发展的转变,使职前教育、入职辅导、在职发展一体化。从教师职业自身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工…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专业发展学校(PDS)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办学的一种教师教育模式。它融教师职前培养、在职教师培训于一体,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科研开展等,受到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介绍其中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模式和效果以期对我国正在进行的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