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王凤娟 《天津教育》2023,(35):134-136
<正>美育作为美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不仅有着极强的理论性,还具备一定的实践性,是一种从情感层面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高效而科学的美育能够让学生从小受到“美的熏陶”,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鉴赏美、感知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全面的审美素养。美育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进行理解。广义的美育指的是“所有培养人认识美、体验美、爱好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狭义的美育指的是“‘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或者‘审美观和美学素养’的教育”。而无论是从广义层面来看还是从狭义层面来看,  相似文献   

2.
谈以美育人     
美育是教育学与美学交叉的边缘学科 ,当然还包括了伦理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教学论等学科的因素。美育理论一经形成 ,教育学和美学就不再相互游离 ,如果美学的对象是艺术 ,那美育就应当是艺术教育 ,或者主要是艺术教育 ;如果美学的对象是美 ,美育就应是审美教育 ,是美的规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体现。美育的主要任务 ,是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培养他们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艺术教育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从美育途径来看 ,包括学校美育、社会美育和家庭美育等 ;就美育的方法而言 ,有感情培养、艺术陶冶、环境影响、理…  相似文献   

3.
美育就是“美的教育”,“审美的教育”、“美学的教育”。美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对自然界,社会生活和艺术的正确的审美观点,对美的鉴赏、对美的爱好,以及创造美的能力,是全面发展教育必不可少的组  相似文献   

4.
美育是指教育者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美学有关学科(哲学、教育学、文学等)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初步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美的能力,以增强对美的认识,陶冶审美情愫,树立审美理想而采取的一整套的以美育人的综合教育措施。美育就是情感教育。美育不是一门课程、一种教育方式,而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5.
美育是小学教育基本组成部分。“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与美育》,山西...  相似文献   

6.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审美教育,育美工作应贯穿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物理学科美包括基于形象感性的“形态美”,基于科学理性的“神韵美”,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意境美”三个层次。通过育美的准备阶段(助学寻美)、育美的实施过程(协同审美)、育美的终极目标(自主创美)的美育实施路径,实现“以美促智”“以美促德”“以美促美”的学科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一美育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以爱美、审美、欣赏美、鉴别美的观点和方法教育人,抒发人的美感,陶冶人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人的美的感受力、认识力、制造力和表达美的能力。使其生活美满、愉快、高尚,积极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与道德素质。美育同美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美育的理论是来自美学,美学的教育实践是美育。但是,美育与美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是不同的。美学是研究美的性质、美的评价和美的规律等,其方法多采用观察法、比较法、多元法,深入研究美学的理论,而美育则是以实践的方法研究人们如何由美的感受、美的认识、美的体验、美的鉴  相似文献   

9.
美学是研究美的本质与人们对于客观审美对象的具体感受以及与之相关问题的科学。美育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运用人类自身所创造的一切美,对人类进行自身建设的教育。就目前学校教育现实来看,美育的相当一部分工作就落在语文教学上。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目标。所以,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优势开发美育资源,进行美育实践,发挥美育作用,通过美感、审美等教育来对学生人格整塑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高洁 《华章》2012,(32)
美育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美学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通过审美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趣味和道德情操,提高对美的鉴赏力和对美与丑的鉴别力.通过审美教育培养具有表现美的强烈欲望和创造美的能力,创造能在艺术中表现自己的才华.因此,舞蹈教育完全具有了这一功效的功能.通过艺术教育来实施“美”的教育,这是所有国家共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大美"是由庄子提出的一个原创性美学范畴,崇尚"大美"是庄子美学思想的突出表征;崇高则是西方美学与文艺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庄子"大美"思想与西方的崇高在内涵、特征、审美对象、审美主客体关系等方面有着众多的异同性。  相似文献   

12.
美与美感孰先孰后的问题,是美学理论中争议极大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重大的基本的美学理论问题。当代中国美学界基本持有三种不同的看法:美先美感后说;美与美感同时生发说;美感在先美在后说。"主客体实践美学"认为自然美和生态美是宇宙自然本质力量非自觉自由创化的结果,先于"人化的自然"和社会化的人类即人化美和拥有审美能力的人类出现。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审美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活动。从美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在教育教学中遵循“以美扬善”、“以美启真”、“以美悦情”、“以美创新”的原则.并灵活的运用.则可进一步优化教育教学的心理背景,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在审美谕悦中实现教育目的。达到人类教育在过去、今天及未来所追求的最佳境界。  相似文献   

14.
教育学立场的美学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学与美学的关系演变经历了审美教育学、教育美学、教育审美学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教育美学出现了教育学与美学的交叉渗透,它表现为三种样态:一是在教育学中直接沿用美学概念;二是对美学概念予以教育学的移植;三是对美学概念进行教育学的改造。教育美学的建构必须坚持教育学的立场,从而使教育活动更好地实现立美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审美教育是古老而现代的话题,当下审美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在教育学、哲学等领域对其都有深入的研究,但在文艺美学领域中,虽然研究得较多,但对其内涵的界定仍是“古老的”。以以往美学家、教育家对审美教育内涵的探讨与界定为基础,并结合当代审美教育表现出的新特征,较全面、深入地探究审美教育这种教育形式。强调审美教育对个体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培养与提升,以期塑造更多的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使者。  相似文献   

16.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统的手工织锦,是土家族女性进行自然、社会、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载体。织锦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审美教育内容,也富有民族审美取向、道德风尚等文化教育内涵。其传承多以家庭教育为单位,由女性长辈口传身授。其审美教育活动有利于求真、求善、求美,以及社会和谐、理想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7.
“美是和谐”,“美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它是自然的人化”,按照这些美学观点来审视教育管理。可发现教育管理也具有审美价值。其审美价值在教育管理的产生上表现为发生美;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表现为过程美,又可分为运行美和对象化美;在教育管理的目的上表现为目的美,又可分为效率美和人性美,其中人性美又为表层美(教育)和深层美(受教育)。  相似文献   

18.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促成了美学研究重点从审美客体和美的本体向审美主体和审美意识的转变,并把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研究的出发点,创造性地提出“内在感官”说和“审美趣味”论,深化了对审美活动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它使美学由形而上的思辨研究开始主要转向具体经验的研究,形成了以经验归纳和心理分析为特色的新范式,为美学注入了“观念联想”、“审美同情”等新观念。它结合时代特点,对美、崇高等传统美学范畴给予新的阐释,注入新的内涵,以诸多原创性理论丰富了西方美学,并影响着近、现代美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教育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当代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美学是由教育学和美学相互渗透融合而产生的新兴的交叉学科。新世纪的教育美学应突破表层的美育及“工具水平”的研究层次,实施深层的,形上与形下完善结合的理论建构。它以教育的审美规律为其研究对象,所关注的不仅是教育效率的提高,而且是教育美学精神的深层发掘,整个教育系统的审判改造,人文精神的大力弘扬和人生境界的根本达成。  相似文献   

20.
美源于感性,美本于人生,美是人类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希望、一种憧憬,是人类不断追求的历程,也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结果,是人类在追求中发展起来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传统美学偏执于"形上"与"形下"两端,或为追索虚空的所谓美的本体,而忽略了人的生存、人的存在;或执着于对主体与客体作孤立的、静止的、精细的分析,以偏概全.以致翻覆不定,陷入迷惘.正本清源,返朴归真,关注人的生存,致力于感性的完善,还人以美的感觉,发挥美的启"真"导"善"功能,在物欲横流的市场经济社会中,给感性的个体以审美的关怀和美学的指导,引导人们走出个体独立后的孤独和精神世界的空虚,这是时代对美学的呼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