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代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态势变化,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学生自身的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长远发展。文章将结合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实际情况,从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及就业难的原因入手,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就业是关系到个人前途和社会发展稳定的大事,但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毕业生数量增加、错误的就业观、学校课程设置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等六个方面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从学生自身、高校和用人单位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转型期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挑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家庭原因,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自身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高校就业工作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会转型期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模式的转换,使得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但随之相伴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原因、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原因。深刻剖析原因并着手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造成其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大学生作为市场就业的主体,其自身的观念也会起到十分关键的指向作用。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就业不仅关系到高校就业率及社会人才的接受度,更重要的是对于就业学生来说,密切关系着其自身的以后生活和发展。所以,就业观念对于大学生促进就业来说,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因此,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积极探讨其对于就业的推动作用,对现实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有良好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学生就业难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等,所以妥善解决好这个难题意义深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各高校都面临着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毕业生自身价值的实现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等,所以妥善解决好这个问题意义深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金骏 《文教资料》2010,(17):216-218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严峻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已成为困扰高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已成为社会、学校、学生及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影响因素,进而从不同层次探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之一。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从大学生自身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探求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经是社会、高校、家庭以及学生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来看,如何有效地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将是一个紧迫而长期存在的问题。在分析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各个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应对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建设性、指导性意见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能否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自身价值的体现,而且关系到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和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通过探寻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以寻求解决的对策,就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工作实践,对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以及造成其就业难的根源所在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亟待就业的大学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更新观念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谐。我国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大扩招之后,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带来的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转变就业管理职能、就业服务、就业指导中的观念和政府、社会、高校、学生需要更新观念两个方面阐述在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中需要更新的观念。这些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就业问题关乎学生的未来、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然而随着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难不仅困扰着学生本人,也是高校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笔者将从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分别从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层面剖析造成毕业生难就业的主客观因素,并根据本人自身工作实情,围绕三者之间的关系探索减轻或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能否顺利就业既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仍处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渡时期,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使大学生就业难,全社会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坚定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的意志和信念,对于大学生顺利地走进职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扩招以来,中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而与此同时,随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影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高校、政府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所以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大学生的努力。文章通过对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阐述,深入分析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诸多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择业问题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影响高校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因素,并为寻求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一定参考。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产生,除了大学生的就业预期、用人单位认识存在误区之外,还存在着大学生自身素质、家庭和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加快改革发展的力度,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更好的就业环境和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大学生要提高自身就业创业的本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就业体制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女大学生就业难因其性别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本文从高校就业制度、社会因素和女大学生自身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做了深层次的分析。破解女大学生就业难,就要积极推进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建立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减少性别损失;女大学生也要自我完善,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详细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重点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方面论述了有效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解决就业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作者由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入手,从国家政策、就业市场、高校及大学生自身四个角度深究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待能对解决当代大学生就业提供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当代大学生存在就业难、学费难和厌学三大难题。三大难题之中,就业难是一个带有制约性的因素。在目前我国总体社会就业状况不容乐观的环境下,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制约性问题,除了依靠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结构调整以外,必须把解决的根本着眼点放在大学生自身的能动性上,将传统上为固定学制所束缚的大学生解放出来,能动地适应社会需求,发挥其在社会与学校之间的自我双向选择功能,大学实行弹性学制理应成为时代发展的客观必然,可谓解决当代中国大学生切身利益和难题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