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也有人指出"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由此可见,语文学习和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就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从生活化教学入手,增强学生情感体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生活处处有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也有这层含义,小学口语交际与此一拍即合。口语交际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置于双向互动的交际活动中,运用生活教育思想设计口语交际教学能够让教学做合一。  相似文献   

3.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要沟通与生活的联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也都强调了教育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将语文教学植根于现实生活,使语文教学"生活化",又要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运用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4.
要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应把生活作为语文课程资源,让语文教学融入生活,即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将生活材料语文化,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5.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精辟而深刻地解释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也时时处处存在语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化教育的要求和目的由原来的老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自身学习的内驱,让孩子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使他们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生活情操得到陶冶。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文教育不能脱离实际生活,生活应当成为语文教育的重要支点。但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理性导致语文教育价值迷失。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农村教学实践经验,探索性地提出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策略,即: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初中语文教育的源泉;社会即学校,让自然、社会成为农村语文教学的载体;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提升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生活语文,指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自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和"时代活水",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语文,在语文中感悟生活,从而形成良好的品性和健全的人格。一、适当牵引教材,教学内容生活化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语文教学若离开了生活,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生活目标的语文教学是盲目的、迷失的、低层次的;缺乏生活目标的语文教学是无根的、脆弱的、干涸的。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8.
我们常说:“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充分反映了语文和生活的关系。新课标也指出:“(让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教材选文要)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需要有强烈的语文资源生活化的意识,即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9.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用这个教育理论来指导语文教学,即语文也应该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前语文教学仍然不能很好地同生活结合。因此,让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方法主要有:利用好"课前三分钟";激情的新课导入不能脱离生活;重视语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口"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10.
生活是语文最好的素材。语文即生活,课本是生活的记录,教学即生活的阐释,阅读即生活的体验,写作即生活的再现。离开了生活,语文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离开了生活,一切语言都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应追求语文教学生活化。  相似文献   

11.
“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将教学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得语文的经验与知识,提高语文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具体而言,要联系生活,让文本意蕴走向通俗;对接生活,让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再现生活,让情境体验更为真实。  相似文献   

12.
生活即教育,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说明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克服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作为教师,要关注生活,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去认识、体验和感悟。一、语文教学应回归生活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生活,我们理应以课堂为起点来实施生活化的教学,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让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源泉,为学生搭…  相似文献   

13.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的深刻内涵其实也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语文教学务必要突破语文课堂教学和现实生活之间的"壁垒",让语文教学与社会实际生活链接,真正地把语文教学由课堂引向社会生活。那么,作为语文教学重中之重的阅读教学又如何与生活链接,最终使语文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实际,走进学生的  相似文献   

14.
人生有三重境界,做学问有三重境界,语文教学也有三重境界——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语文,语文就是"我"。一、语文就是生活语文是什么?语文即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  相似文献   

15.
邓永春 《考试周刊》2014,(88):33-33
生活即课程,语文与生活同在。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生活,这是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语文教学生活化",既符合语文教学发生发展的规律,又切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还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回归生活,让孩子们在本真的语文课堂中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使每位语文教师明白,语文教学不是在封闭的有限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是在开放的、无限的时空中实施的,课堂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途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着眼于课堂,放眼于社会生活,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拓展语文教学渠道,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走进社会生活中去观察、动手体验,动脑学习。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它也是语文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语文学习和考试评价中,它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青睐。综观人教版7~9年级6册语文课本,共设计安排了36个语文综合性学习。其涉及面之广、活动范围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语文综合性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深入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去,贯彻实现了“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教学观,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与深入,现在的小学语文教育目标更加趋向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生活化。况且,知识的本身即来源于生活,知识的运用也将回归到生活中去。小学语文学科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所学知识多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注重教学与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而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就是指老师应教导小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运用到生活中,通过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加深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就针对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思考进行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内在兴趣的关照,学生的语文学习将演变为被动式。而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不能停留于变换学习形式等外在层面,还要紧扣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将兴趣之源输送、注入学生的内在血液中,从而真正从内在意识深处唤醒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一、在链接生活中优化语文学习策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了"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20.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提出了生活语文的理念,基于目前培智学校语文教学的现状,笔者发现有两种倾向,即生活化的语文教学和语文化的语文教学。基于此,笔者提出疑问,生活语文教学中是否只有生活化的地位,而语文的理念又将如何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