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采用线索-靶范式探讨大学生在不同情绪条件下对各种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特点.实验采用3(情绪状态:快乐情绪组、悲伤情绪组、愤怒情绪组)×3(性质:正性情绪图片、中性情绪图片、负性情绪图片)×2(线索类型:有效提示和无效提示)混合实验设计.研究结果发现,被试对正性图片存在线索提示效应,而对负性图片和正性图片出现了线索-靶子范式中常见的返回抑制现象;快乐状态下被试容易过分地关注正性图片,存在注意解除困难;悲伤和愤怒状态下被试容易过分地关注负性图片,也存在注意解除困难.  相似文献   

2.
采用DRM实验范武,根据ANEW词语情绪标准选取英语单词与汉语双字词为材料,考察英语语义关联词表与英汉双语混合关联词表对负性情绪诱词虚假再认的影响.实验表明:英语语义关联条件下,负性诱词的虚假再认显著高于中性诱词,情绪色彩的强度是影响本实验的重要因素;汉语负性情绪诱词的虚假再认显著高于英语负性情绪诱词、汉语中性诱词的虚假再认,且语言类型与情绪色彩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采用DRM实验范式,根据ANEW词语情绪标准选取英语单词与汉语双字词为材料,考察英语语义关联词表与英汉双语混合关联词表对负面情绪诱词虚假再认的影响。实验表明:在英语语义关联条件下,负性诱词的虚假再认显著高于中性诱词,情绪色彩的强度是影响本实验的重要因素;汉语负性情绪诱词的虚假再认显著高于英语负性情绪诱词、汉语中性诱词的虚假再认,且语言类型与情绪色彩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使用单次提取脑电信号的分类技术进行情绪词的脑电(EEG)识别研究.以中文情绪双字词为实验材料,通过其诱发的EEG信号,对正性词与中性词、负性词与中性词分别进行分类.使用时域正则化的共空间模式对单次提取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并利用线性判别分析方法进行特征分类,分类准确率集中于55%~65%.置换检验验证了实验分类准确率的统计学显著性,表明了情绪词和中性词的成功识别,也有效地证实了基于脑电信号的语言情绪信息的可识别性.此外,在15名被试中,10名被试的负性词与中性词识别率显著,而仅有4名被试的正性词与中性词识别率显著,说明负性情绪更易被识别.  相似文献   

5.
当被试完成一项与背景刺激无关的目标探测任务时,对背景刺激进行编码记忆,之后的测验成绩表明,对与目标项目匹配呈现的刺激的记忆比与分心项目匹配呈现的刺激的记忆更好,即注意促进效应。近期研究表明,这一效应受词频、正字法特异性、负性情绪等背景材料独特性的调节。为了延伸这一研究结论适用的领域,本文采用正性情绪图为背景材料,探讨正性情绪特征是否也能调节注意促进效应。结果发现,在正性和中性情绪图中都表现出注意促进效应,并且二者没有显著差异,即正性情绪对注意促进效应没有产生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19世纪以来,心理学家就对情绪做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在学习和分析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考察了在算式以及言语两种不同分心任务情况下,任务对被试情绪分散的影响。实验的结果为情绪调节提供了新的依据。研究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进行实验室研究,采用2(算式任务,言语任务)×2(中性情绪,负性情绪)完全被试内实验设计。被试在观看完中性、负性图片后完成一个分心任务,然后进行情绪评级。实验表明,两种分心任务都能够对情绪图片的分散有影响,相比较下,算式任务的分散效应比言语任务更大一些。同时,通过比较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任务完成正确率得出,负性情绪不利于被试进行任务判断,在做出判断时需要更长的时间。由此提出,当人们在感觉到压抑、郁闷等负性情绪时,除了可以在户外活动,还可以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习题或看一些有趣的书,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愉悦感,负性情绪就能够得到有效的分散,情绪也通过这些方法得到有效调节,从而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情绪标注的研究中,存在着情绪标注是增强还是抑制了情绪的争论。实验1以负性情绪图片为材料,分别在实验条件和预期条件下,比较了情绪标注和观看情绪刺激后的主观评定。结果发现,在预期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比观看时对情绪刺激评定的情绪强度更高;而在实验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比观看时对情绪刺激评定的强度更低。实验2以正性情绪图片为材料。分别在实验条件和预期条件下,比较了情绪标注和观看情绪刺激后的主观评定。结果发现,在预期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比观看时对情绪刺激评定的情绪强度更高;而在实验条件下,被试在情绪标注时和观看时相比在情绪刺激评定上没有差异。研究表明被试认为情绪标注会增强情绪,而在实际进行情绪标注时会抑制情绪,尤其是在负性情绪时。  相似文献   

8.
以攻击性词和中性词为刺激材料,采用情绪Stroop范式,考察不同电子游戏使用者对攻击性相关刺激的注意加工特性。结果发现,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但两组被试对中性词的反应时没有显著差异;暴力电子游戏组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要显著长于中性词,而非暴力电子游戏组对两类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在暴力电子游戏组中,高低攻击特质被试对攻击性词的反应时都显著长于中性词,而在非暴力电子游戏组中,高攻击特质被试和低攻击特质被试对两类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暴力电子游戏组被试对攻击性词存在明显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9.
探讨在运动领域中注意偏向与焦虑易感性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即如果改变焦虑易感性运动员的注意偏向是否能改变其焦虑易感性。方法:根据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和运动竞赛焦虑测验问卷调查的得分筛选出26名焦虑易感性运动员,并随机分成两组作为被试,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在注意训练阶段进行不同的训练,一组探测点总是出现在之前负性词所处位置(负训组),一组探测点总是出现在之前中性词所处位置(中训组),比较两组注意训练前、后阶段对不同极性情绪词语的反应时有无差异。此外还对点探测实验前后心境量表报告的焦虑水平及完成压力任务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注意训练前,两组均对负性情绪刺激的反应更快。训练后,负训组与训练前相同;而中训组对中性情绪刺激的反应更快,与训练前相反。(2)注意训练前,两组完成压力任务的成绩及压力下焦虑得分的升幅均无差异。训练后,负训组与训练前无显著差异;而中训组答题数量明显增多,压力下焦虑得分的升幅明显下降,与训练前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1)焦虑易感性运动员的注意偏向可以通过点探测训练方法诱发产生而改变;(2)诱发性注意偏向能够改变焦虑易感性运动员在面对应激事件时的焦虑水平及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0.
从静态的情绪品质角度出发,探讨情绪品质和记忆品质的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和Wat-son的简式正性/负性问卷对170名被试进行施测,从中选择95名被试让他们参与“学习和记忆实验”,该实验的自变量是被试变量,这四个实验的结果指标作为因变量。结果表明:情绪稳定性这一情绪品质对瞬时记忆容量、长时记忆准确性和记忆广度有积极促进作用,对短时记忆容量没有显著影响;正性情绪这一情绪品质对瞬时记忆容量和长时记忆准确性产生积极影响,对短时记忆容量和记忆广度无显著影响;负性情绪这一情绪品质对长时记忆准确性有消极影响,而对瞬时记忆容量、短时记忆容量和记忆广度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顺序启动范式,以负性事情为材料,通过对80名被试的测量,两个实验考察了反事实思维的功能说。结果发现:(1)可控性任务中,个体偏向于行为获益,且行为获益的思考时间小于情绪获准;(2)不可控任务中,个体偏向于情绪获益,且情绪获益的选择时间小于行为获益;(3)任务不同,反事实思维的功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不同的含笔状态形成两种情绪知觉水平,比较不同情绪知觉水平下感觉成分概念加工的反应时,设置了2(面孔控制方式:牙齿咬笔、嘴唇咬笔)×2(目标词汇的具体性:具体性、抽象性)×3(效价:正性、中性、负性)的实验设计,被试效价判断的反应时为因变量。结果表明内隐性正性情绪知觉对正性词和中性词的加工存在优势。  相似文献   

13.
负性信息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起着重要的警示作用,本实验研究采用情绪图片作为情绪信息的来源,利用返回抑制的范式,对负性信息是否能自动捕获注意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负性图片为有效线索时的反应时显著大于中性图片为有效线索时的反应时,即在负性图片为有效线索时出现了返回抑制现象.本实验证明了负性信息能自动捕获注意.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被试辨别六种不同类别的面孔图片时的差异.结果发现:以正确率为指标时,被试在识别中性黄种人面孔时的正确率最高,以反应时为指标时,被试在识别中性黄种人面孔时的反应时最低.同时,被试在识别中性面孔时的正确率高于识别正性面孔时的正确率,且被试在识别正性面孔时的反应时高于识别中性面孔时的反应时.因此,得出结论:面孔的种族影响被试的面孔识别,存在本族偏向效应.  相似文献   

15.
随机抽取100名某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情绪和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1)正性、负性情绪与冲突应对方式的各因子间有相关显著,其中正性情绪与沟通化解、反思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负性情绪与伤害、回避与冷处理的相关系数达到显著.(2)正性情绪之下被试倾向于沟通化解、反思等应对方式,而在负性情绪之下倾向于伤害、回避与冷处理的应对方式.(3)各年级在冲突应对方式上以及情绪状态上存在着不同的倾向,并且差异显著.(4)在冲突应对方式上以及情绪状态上性别问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情绪图-词Stroop范式,探究考试焦虑个体在注意偏向上是否存在情绪干扰,以及不同程度考试焦虑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注意偏向差异.结果表明:(1)高考试焦虑个体与低考试焦虑个体相比,有对情绪词语更加突出的反应延迟特点,表现出了明显的情绪干扰;(2)高考试焦虑个体与低考试焦虑个体相比,存在更多的负性认知偏向;(3)高考试焦虑个体与低考试焦虑个体相比,在图词不一致的情况下有更多的反应延迟存在.  相似文献   

17.
情绪信息和注意偏向的关系一直是情绪研究和社会认知研究的热点。大量的研究均以情绪障碍患者作为被试群体,忽视了正常群体的研究,对情绪信息也片面地划分为正性与负性刺激,没有考虑到情绪刺激的社会意义。从社会计量器理论出发,从影响注意偏向效应的人格特质——自尊出发,以情绪刺激的人际效力为出发点,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不同自尊水平个体在人际拒绝/人际接纳情绪刺激注意偏向上的差异进行梳理和综述,以期深入探明问题实质,并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钟碧来 《中国教师》2009,(Z1):44-45
利用悲伤情绪启动效应对人的记忆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悲伤情绪启动效应是明显的,实验组被试情绪强度均值与控制组被试情绪均值存在显著差异,悲伤情绪启动效应对人的记忆的影响与中性形象的情绪启动效应对人的记忆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不同操作条件下人格特质的两个重要纬度———外倾性和神经质对不同情绪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验证特质一致性假设。方法:采用实验研究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并以SPSS11.5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特质一致性效应是存在的,被试在情绪信息加工过程中偏爱加工与其人格类型一致的信息,外倾被试会对正性信息更为敏感,而神经质被试会对负性信息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采用手机依赖问卷筛选出27名手机依赖者(实验组)与27名非手机依赖者(控制组)为被试,以手机使用相关线索词、网络使用线索词与中性词为实验材料,采用情绪Stroop范式考察手机依赖者对手机使用相关线索的认知加工偏向.结果发现:(1)方差分析结果上,手机依赖组对手机使用线索词的反应时显著长于网络线索词与中性词,非手机依赖组未表现出差异;(2)在手机使用线索词上,手机依赖者反应时显著长于非手机依赖者,而在网络线索词、中性词均未出现差异.表明手机依赖者对手机使用相关线索存在显著的加工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