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作文》2007,(4)
设计理念习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过程,也是学生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的综合体现。习作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关注表达能力的培养,又关注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中年级习作教学强调"能够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广阔的习作空间,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自由表达,真正展现他们的生命本色。为此,本次习作教学设计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凭借,力求让他们有感知,有积累,有体验,通过认真观察,大胆想象,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验,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习作是学生主体表达自我、抒发情感的渠道,是源自内心认知下的"以我手写我心"。但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习作表达的本质,无视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得习作成为一种硬性的任务。笔者以为要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创设鲜活而真实的认知情境,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写真事,让写作真正发生。一、从关注写人到关注立人,在教学目标厘定中践行真实写作习作教学常年占据语文教学头等杂  相似文献   

3.
在自主写作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和足够的空间,缓解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富有新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在习作教学中,让学生在身心全然释放的状态下习作,自然、恬静和谐。学生的习作热情高涨,学生各种创意的表达自然流淌。激发并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其把习作当作表达真性情、真情感的舞台,也增强教师作文教学的信心,提高作文教学能力。同时对自主作文的内涵有了明确认识。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4.
满足孩子的习作需求,满足孩子的表达欲望,让孩子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万千世界,让孩子说出想说的话,准确抒发自己胸中之意、之情,真正让孩子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让学生从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进而喜欢作文,找回儿童习作应有的本色,努力实现习作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5.
教师应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习作训练:实行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敢写";创造习作机会,激发学生"想写";设置教学情境,培养学生"能写";突出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心,以此突出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在习作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可以依托班级中发生的小事件进行习作指导,在学生习作起始阶段及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面对小事,学会感受、学会搜索、学会表达、使学生的习作真正能表达生活。一、拥有巧心,抒写感受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智慧的眼睛。班级发生小事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一提到作文眼前就浮现出学生们谈文色变、望文生畏的场景。似乎在孩子们的心里作文与"快乐"无缘,而作文本上东拼西凑、套话连篇、一文多用等现象却屡见不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绝对不能忽视习作教学,并应努力推陈出新,使学生真正实现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而最终达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自主习作的目的。一、走进学生,关注焦点,激发自主习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他明确指出了作文应讲求"本色""真实".本着小学作文教学追求"本色"和"真实"的思想,近年来,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提出了"生态习作"的教学主张,并作了持续实验与研究. 所谓"生态习作",即学生作文必须能够展示学生生命的"原生态",学生写作的过程必须与其学习需求、探索精神及表达欲望高度、真实地契合,必须是"学生表达欲望的自由释放".因此,生态的习作课堂最关注的是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命存在的状态和方式,努力追求生态课堂的主体和主人的有机统一,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学生的生活体验、心灵独白、情感宣泄和悟性折射.这种给予学生的现实生活的本真和表达,这种基于学生自我生命历程和体验的精神层面的张扬和升华,是生态习作教学中的灵魂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应贴近生活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学生习作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快乐作文.结合教学实践,我觉得作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注重兴趣培养,突出主体体验——让学生乐于习作《语文课程标准》在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兴趣的同时,提供了  相似文献   

10.
正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难点。我在习作教学中,从如下几点引导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使他们善于思考、乐于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习作与兴趣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低、中、高年级的作文阶段目标要求中,分别强调了乐于写、自由写、学会写。其中,特别强调要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强调要激发学生习作的内在动机,强调习作兴趣和自信心要从低年级加以培养。  相似文献   

11.
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关注语文学习的内蕴及其人文性的体现,引导学生写出具有原始的生命色彩、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的表现形式的作文,还小语作文的童趣、形象、情感的本来面目——这应该是学生习作的真谛。寻求作文内容的生活本色,尊重作文构思的个性本色,回归写作语言的自然本色,这是我们探讨的本色作文三个切入点。学生习作要复归本位,返朴归真,让习作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王岳章 《成才之路》2012,(29):27-27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习作,他们对什么是习作,怎样写习作一无所知。经过近几年的指导和训练,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点,可以让学生很快地入门,写出一篇较好的习作来。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笔者结合农村小学习作教学的实际,积极开发农村习作素材资源,为农村小学生在"实实在在"的写作环境下,搭建习作平台。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学生怕写作文、恨写作文,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引导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也已是老生常谈了。在写作教学中,如何让习作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习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还学生习作一个本真呢?近几年,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小学语文学科组针对此类问题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和探索。2013年6月,本刊编辑部和相关专家走进嘉善县实验小学,全程参与了该县小学语文学科组主办的"还学生习作一个本真"辩课教研活动。本期特辟专题,对相关成果予以刊发,供大家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然而,在学生语文习作时,常常遇到的问题是学生怕写,老师难改,学生在习作过程中总是皱着眉  相似文献   

16.
一、小学生习作的价值定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生习作的本质就是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展现内心的情感律动,表达生活的体验认识,而真善美正是小学生习作的基本价值观。由于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让学生"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是习作教学的关键,为此我进行了"轻松作文——让学生在快乐中习作"这一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只有借助现实生活这一源泉,摒弃传统作文教学,才能转变学生观念,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从而让习作教学真正地"动"起来。  相似文献   

19.
习作是心灵的表达,是生活的感悟,是观察的发现,是生命的体验;让学生在阅读和生活中汲取养料;在多媒体的环境中提高写作水平。让学生习作返璞归真,回归生活的本质,让孩子"言为心声""情动辞发",这才是习作本色的天然。  相似文献   

20.
习作评价一直是作文教学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在传统的习作评价体系中,教师几乎就是学生唯一的读者,对学生习作能力的评价,往往关注的是学生成文后的一次性评价,注重评价结果,其内容也以教师的意志为中心,没有关注学生的真正体验.教师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对学生习作精批细改,却无济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习作仍是一种负担,他们的习作表达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关注,也就更难谈得上有什么"成就感". 一、设计评量表——提供评价标准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评量表"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