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句段篇"三层次日记训练策略研究,旨在通过"句—段—篇"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进行具体描写,巧妙布局谋篇,以此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习惯,进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要有正确的习作理念,应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构建习作教学的全过程,盲校也不例外。一.作文教学的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主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标准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1、习作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性新课标要求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体,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要调动学生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在活动中学会观察、思考、想象、积累、表达。由此看出,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习作的原动力。一.亲身实践,丰富习作储备语文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习作能力也是从实践中锻炼形成的。语文  相似文献   

4.
一、背景 学生升入三年级,开始接触习作。如何理解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怎样引导学生认识习作,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从而爱上习作?这些,都是摆在三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为了引导全校三年级语文教师共同探究如何教好起步期的习作,我们开展了这次观课议课活动,旨在借助一个具体的案例进行讨论、思考,通过交流产生智慧碰撞,使大家对三年级习作教学有准确的认识,对新课标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学生怕写作文、恨写作文,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引导学生乐于写作、善于写作,也已是老生常谈了。在写作教学中,如何让习作真正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习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还学生习作一个本真呢?近几年,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小学语文学科组针对此类问题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和探索。2013年6月,本刊编辑部和相关专家走进嘉善县实验小学,全程参与了该县小学语文学科组主办的"还学生习作一个本真"辩课教研活动。本期特辟专题,对相关成果予以刊发,供大家学习讨论。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阶段,习作训练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衡量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凭借之一,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习作训练的效益,切实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师共同的教学探索和追求。本文拟从两条路径出发,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一提到作文眼前就浮现出学生们谈文色变、望文生畏的场景。似乎在孩子们的心里作文与"快乐"无缘,而作文本上东拼西凑、套话连篇、一文多用等现象却屡见不鲜。《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绝对不能忽视习作教学,并应努力推陈出新,使学生真正实现能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能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而最终达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自主习作的目的。一、走进学生,关注焦点,激发自主习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正习作教学是指导学生观察现实世界,进行思考想象,运用语言文字,学习创造性表达的过程。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对中年级习作教学认识模糊,加上重阅读积累、轻表达训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年级习作课堂往往变成由教师拟定习作题目或范围,提出习作训练的要求,而后对学生习作选材、段落结构、遣词造句等进行详细指导的模块组合。这种由教师向学生发出习作"指令"的教学行为,忽略了对  相似文献   

9.
刘策 《宁夏教育》2007,(9):31-32
学生习作是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及情感体验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具有独特感受的练习过程,是学生展示自我存在、彰显个性的最好平台。本文试从习作前、习作时和习作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对习作教学中的一些理解、认识及在习作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赵芳 《中国教师》2014,(9):69-7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由此可见,现代小学写话和习作教学是落实语文学科课程目标的重点,而低年级学生的看图写话是小学写话和习作教学的基础。如果低年级学生写话质量不高,就为他们学习中高年级习作埋下"隐患"。重视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教学,提高他们的写话质量,这是教育规律的基本要求,是课程  相似文献   

11.
所谓习作意识,是指学生随时都有用笔来自我表达、与人交流的愿望。强化习作意识,首先要从培养习作兴趣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五年级的学生对习作的认识相对于三、四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了很大进步。步入高年级,学生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顾名思义,习作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学生习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快乐习作?  相似文献   

13.
所谓生活化习作,就是以生活为学生习作素材,以学生需求为习作目的,并把习作过程演化为实现某种生活需要过程的习作形式。这里,演化是生活化习作研究的关键。它应包括两个环节的"转化":一是要把学生的习作演化为"生活"即真正的日常生活;二是要把习作演化为学生的"需要"。因为学生在整个习作实践活动中都是为了实现"生活中某种需要"。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情感是学生习作的原动力,为文者情动而辞发。如何调动学生的习作情感,让学生在习作的整个过程中充满着情感,以此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呢?针对此进行探讨,主张通过"在观察认识中激发情感"、"在材料整理中酝酿情感"、"在想象构思中注入情感"、"在文字叙述中表达情感"、"在讲评总结中延续情感"等环节、手段,调动、激发、深化、延续学生的情感,从而达到课标"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学生为何怕写?其原因有几个:一是学生没有"生活",二是学生的语言储备不足,三是学生的情感酝酿不足,四是学生的习作动力不足。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升他们的习作动力,锻炼他们的写作意志,是习作教学成败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李兴苗 《考试周刊》2013,(35):58-58
<正>几年来,我着力于小学生习作创新,目前效果显著。我把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归纳为"五乐"作文训练法,不恰当之处,请领导、专家予以批评指正。一、乐看"观,大自然千姿百态;看,人世间多姿多彩;视,人和事形形色色。"这一切,自然会引起学生"乐看"。"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学生习作的源泉,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前提。"我在教学中采取传统教学和创新教学相  相似文献   

17.
哲人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试问,撬动整体学生习作水平的支点在哪里?众所周知,学生的习作能力是其语文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没有好的方法,没能激发学生潜在的习作愿望,不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积累,不让学生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表述方法,不培养一些良好的观察习惯,就不可能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因此,学生习作能力快速提高的"支点"在习作评价,用评价的杠杆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行为和浓厚的习作兴趣。目前学生的习作评价体系五花八门,有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鼓励学生自由言说1.有备无患,烹调"教材习作"美味。"教材习作"的主题与内容是教材编写者确定的,并不是学生自由选择的。如何在"教材习作"与学生"自由言说"之间找到平衡呢?如果下笔前没有对事物的认识,没有心灵的体验,没有感情的波澜,就不可能写出好习作来。在习作实践  相似文献   

19.
一、背景学生升入三年级,开始接触习作。如何理解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怎样引导学生认识习作,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从而爱上习作?这些,都是摆在三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为了引导全校三年级语文教师共同探究如何教好起步期的习作,我们开展了这次观课议课活动,旨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教师常常把学生以时间为序,如实地、不加修饰地记录每一个环节的习作称之为"流水账"。很明显,被称之为"流水账"的习作是不符合教师要求的。一、为什么学生习作往往写成"流水账"1.学生认知特点决定了习作"流水账"倾向学生由低段的写话进入习作时,由于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不够,导致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原生态阶段。当我们要求他们抒写真实的时候,他们自然而然地把整个事件一股脑儿实录下来,没有选择,没有甄别,更缺乏个人情感的参与。比如学生写某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