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3 毫秒
1.
我国现行高职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教育基本处于相互割据局面,严重影响与制约了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科学构建高职教师继续教育高校、企业和校本培养培训模式的长效机制,形成高职教师职前、入职、职后一体化的继续教育体系,保证高职教师在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方法,保证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入职培训--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特点需要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职后提高一体化。而在我国,现有师范教育中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相分离的情况仍然存在。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的建立不仅在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之间形成了一个过渡阶段,而且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本拟从我国教师教育中实行这种培训制度的必要性、具体实施以及积极意义等方面加以阐述,希望我们真正重视新教师的入职培训,并把它看做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阶段.逐步加以规范化和制度化。  相似文献   

3.
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方式、特点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学前教育受到政府高度重视的背景下,美国学前教育教师培养已形成一个起点高、体制完备、操作性强的有机体系,重视职前培养、新教师入职培训与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一体化,具有以下突出特点:政府立法确保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实施,并给予资金保障;采用专业权威团体研发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保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质量;将教师培训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促使幼儿教师不断追求卓越与优秀;职前培训、入职培训与在职培训的密切联系规划了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生涯.在实际实施中,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体系也存在一些不足,如评价标准与资格认证制度的推行存在一定难度;所采用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也并非完美无缺;专业发展培训的实效不是很令人满意.立足我国国情,我们还是可以从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养中学到以下宝贵经验:应尽快制定我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设立以实践为目标,以教学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提高幼教师资整体质量,促进幼儿教育职业的专业化;加强师范院校与幼教机构的联系,实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确保学前教师的专业质量;大力培养高级幼儿教育导师,建立健全覆盖所有在职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对教师“专业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从20世纪90年代起,国内外开始研究教师专业标准与高校师范生培养相结合。2012年,我国教育部相继颁布试行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从政策层面要求教师的培养与成长必须符合教师专业标准的要求。当前的教师专业标准与高校师范生培养研究,主要通过“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来探索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国内一些师范院校对此做出了实践尝试,但还存在着理论架构不足、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分离、一体化终身学习体系建设不完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职前培训是培养教师的基础,师范教育是我国教师职前培训的基本形式。目前高师院校师范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顶岗支教能有效弥补师范教育课程的不足,对教师职前培训中的专业态度、专业技能和反思性教学能力培养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教师教育重职前培养轻职后培训的现状同世界教师教育一体化趋势相背离。教师教育理念、内容、机构、政策一体化设计,方可解决这一背离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师专业发展由职前培养、资格任用和在职培训三个阶段组成。职前培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对其今后的专业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针对当前我国教师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然困境与应然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梳理高校教师的职业属性和专业特征着手。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化面临的职前培养重公平轻效率、在职实践重科研轻教学、职后培训重学历轻素养、专业发展重个人轻群体的“四重四轻”困境,并从深化理论研究、创设外部环境、教师自觉追求三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应该由职前培养、入职培训与职后提高三个阶段组成,注重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衔接性、连贯性,使职前培养成为职后培训的前提和基础,职后培训成为职前培养的发展和继续,同时注重职后培训各个层次间的衔接性。分析研究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培训中存在的差距,提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符合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社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同时有利于实现职前与在职教育的一体化.卓越教师表现出突出的综合素质,其专业成长的个人特征集中表现为形成教学信念、教学兴趣、反思能力、知识管理的能力以及突出的教学能力.要培养出卓越教师,职前教师教育过程必须坚持“理论到实践”与“实践到理论”相结合的路径;在教师职前教育中注重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改革卓越教师培养机制;增强教师教育者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探究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提出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不适应的课程设置,培养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改革和拓展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从而加速职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终身专业发展的基础阶段,为了促进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探究信息技术职前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提出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不适应的课程设置,培养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改革和拓展信息技术教学论教学,加强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从而加速职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学前教育教师的素养。澳大利亚在学前教育师资培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经验与成果,具有重视学前教师职前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指导项目为载体解决学前教师入职适应困境、以全过程培养模式促进教师持续性专业发展等特点。借鉴澳大利亚经验,我国应深化协同培养模式支持学前教师专业成长、重视加强学前教师全过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以指导项目助力教师专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美国教师教育中的服务学习是一种促进职前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专业性服务学习。教师教育中服务学习坚持统一性、参与性、互惠性、反思性等原则,实施步骤分为前期的准备与培训阶段、中期的服务行动与反思阶段和后期的评价与庆贺阶段。教师教育服务学习实践效能的评估涉及背景、方案、过程和结果四个维度,具体评估方法有服务学习量尺等。服务学习对于美国职前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亦可为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富有实践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核心是专业实践,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单维度、重知识传授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了职前教师的实践贫困。从传统的"技术熟练"范式走向"实践反思"范式,回归教育实践本质,密切联系教育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师资已成为当今教师教育发展不可逆转的潮流。以促进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职前师范生的专业成长为目标,借鉴PDS理念建立与地方基础教育合作的教育实践创新基地是推动我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改革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教师职业是一种专业性职业,从业者需要专门的情感、知识和能力等素养。教师专业素养的形成,不应是自发的,而应该接受专门的教育。教师教育主要包括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需要看,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需要在管理体制、目标、内容和师资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在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探索中,省级教育学院有职后培训的优势,但在职前培养方面还需要积累经验。为了更好地创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实现教师教育的一体化,四川教育学院作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预期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7.
加强对教师教育的宏观监控,实施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教师教育管理;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保证职前培养、入职培训、职后进修的教师教育培养过程的一体化;立足国情,建立灵活的、多元化的教师教育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强调以中小学为基地,加强实践化和校本化的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建立法制化、制度化的教师教育办学保障,是我国教师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师教育的理想状态是实现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和基础教育实践的"三位一体",形成和谐发展的运行体系,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支持。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培养模式改革要从课程改革入手,通过课程模块的实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高校与中小学应建立合作共同体,提高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另外,强化师范生的专业精神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  相似文献   

19.
我国原有教师教育体制存在大学与中小学区位分割、职前教师培养主体单一、培养方式方法重知识轻能力、行政部门对教师培训干涉过多、大学教师教学研究脱离中小学实际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建设新师范是必然选择。新师范以协同论和建构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具有开放性、多元性、专业性、共享性和对接性,卓越教师培养必须对接专业认证标准,充分发挥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三方各自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综合性大学举办职教教师培养培训的模式充分发挥了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多、师资力量强、生源素质高的优势,已成为我国职教教师教育的主要模式。当前综合性大学在职教教师培养培训过程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如运行体制不健全、专业设置规范性不足、课程教学缺乏职教特色和教师教育者队伍结构偏理论化等。遵循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积极建构资源均衡、运行机制健全的一体化教育环境,建设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专业设置体系,开发基于能力发展逻辑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和构建"校-企-校"职教教师教育共同体,以实现职教教师教育多方对接与合作的一体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