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9 毫秒
1.
专利权人获得专利之后专利权的经济利益能否实现,主要取决于专利权的利用情况。基于市场资源调节的功能,允许专利权人将专利权许可他人使用,有利于专利权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专利权的许可对于实现专利的经济价值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也是普遍采用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专利权的许可形态不同,对价方式也各异。  相似文献   

2.
论司法实践中专利间接侵权的界定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专利间接侵权的概念,认为间接侵权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典型的间接侵权行为,指制造、出售只能用于专利产品的关键部件、模具或只能用于实施专利方式的设备或材料;二是未经专利权人授权或委托而许可、委托他人实施专利权人的专利及擅自转让他人的专利权。从间接侵权的诉讼和间接侵权的责任两方面提出了司法实践中对专利间接侵权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专利权的侵害赔偿是指专利权人的财产权益受到侵犯后,其经济损失由侵害人予以补偿。有三种损失赔偿的确定方法。一是以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受到实际损失作为赔偿数额;二是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利润作为损失赔偿额;三是以不低于专利许可使用费用的合理数额作为赔偿额。在复杂和特殊情况下,运用资产评估法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对专利权这种无形资产的评估,最常用的方法是收益现值法和重置成本法  相似文献   

4.
专利法律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它在对专利权人进行激励并保障其权利的同时,也应当确保专利权人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基本平衡与协调。因此,我国的专利法律制度在规定保护专利权人利益的同时,也规定了相应的专利权限制制度。但是,我国现行专利权限制制度还存在诸如对先用权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尚未确立国际穷竭原则以及强制许可制度的可适用性不强等不足之处,影响了其应有功能之发挥。对我国专利权限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使其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实效,以彰显其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5.
专利先用权也称先行实施权是指某发明创造在专利权人提出专利申请前,如果他人已经在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必要准备的,法律允许其不受专利权人专有权的限制,仍有权在原有的范围内继续制造或使用该发明创造。本文将就先用权的法律问题做简单探析。  相似文献   

6.
专利法律制度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它在对专利权人进行激励并保障其权利的同时,也应当确保专利权人个体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基本平衡与协调。因此,我国的专利法律制度在规定保护专利权人利益的同时,也规定了相应的专利权限制制度。但是,我国现行专利权限制制度还存在诸如对先用权制度的规定过于笼统、尚未确立国际穷竭原则以及强制许可制度的可适用性不强等不足之处,影响了其应有功能之发挥。对我国专利权限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使其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实效,以彰显其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7.
专利权人合法投放市场的专利产品,使用人可以根据专利权用尽理论进行使用和修理,但不能进行专利产品的再造。在区分修理与再造行为时,应当主要从法律方面、专利权人与使用人利益方面和整个社会效益方面来考虑。中国在制定相关立法时应当首先明确修理与再造的定义,并明确只有对”整体报废”的专利产品进行再制造的行为才能认定为再造。  相似文献   

8.
通常技术在成为标准之前,一般并不是必不可少的,但一旦技术被纳为标准,就可能会成为某个行业的标准,称为标准必要专利。为了遏制标准必要专利赋予专利权人的"垄断力量",大多数标准化组织要求标准必要专利持有人做出一定承诺,即以合理的条件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这对专利持有人的权利进行限制,同时也产生了更多的诉讼案件。所以如何在维护标准必要专利权人的正当权益的条件下,坚持技术标准专利的开放性,就成为反垄断法和知识产权法交叉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专利许可权是一种具有垄断性的权利,是法律所赋予权利人以合法的垄断,但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一些先取得了专利权的企业往往滥用专利许可权以获得市场支配地位并排除、限制竞争来赚取巨额利润。因此,对专利权利用制度的规制也逐渐纳入各国反垄断法的内容之中,并日益受到重视。从反垄断法视角出发,对专利许可制度的垄断性及反垄断规制进行探讨,并从立法与实践上对专利许可制度的反垄断规制提出有效的完善建议,将有效规制专利权人的垄断行为,促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利强制许可是对专利权人权利的一种限制,它一方面既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阻止专利权人滥用其权利。它是形成专利保护与专利利用的良性运行机制的重要手段。同时专利强制许可制度在促进社会进步及保护国家利益方面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专利权作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三大支柱之一,对于国内专利市场的有序发展以及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都有着重要意义。通过对专利保护范围、专利侵权行为形态及诉讼中止问题和滥用专利权的行为进行概括分析,可以更好地帮助专利权人正确地行使自己的正当权利,更好地推进对专利权切实有效的保护,同时也能促进我国专利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名词解释债 按份之债 连带之债 特定之债 种类之债 债的担保 保证 抵押 质押 定金 留置权 债的履行 合同 要约 承诺 招标 拍卖 互易合同 居间合同 赠与合同 信托合同 技术合同 承揽合同 借贷合同 委托合同 合同变更 合同解除 债的转移 不当得利 无因管理 动产质押 权利质押 人身权 名称权 名誉权 生命健康权 肖像权 知识产权 著作权 邻接权 著作权客体 著作权人 著作权使用许可 专利权人 专利申请人 专利权 发明 实用新型 外观设计 商标 商标权 商标注册 商标权使用许可 商标权续…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各国专利间接侵权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反思我国立法上专利间接侵权制度规定的缺失。我国立法上规定专利间接侵权行为人的主观必须为故意;对专利间接侵权行为范围未作限定,影响司法审判的一致性和权威性;将专利间接侵权与直接侵权作为共同侵权来处理,这种不适当的扩大将导致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  相似文献   

14.
洛克的自然法学中的财产权劳动学说在为财产权提供正当性的同时,也为专利权的穷竭提供了法哲学基础。专利权穷竭符合社会利益和专利权人的利益,体现了专利权人与相关主体间的利益平衡。专利是由劳动者的智力劳动所形成,并且是用来交换,或以专利生产出的产品用来交换,具有商品的属性,专利权穷竭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同时,专利权穷竭也符合目前公认的卡尔多—希克斯效率观,对专利权人和整个社会都是有效率的。  相似文献   

15.
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设置的目的在于防止专利垄断权的滥用和平衡专利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应当以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合理性为基础,转变专利强制许可的实施思维,对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进行完善,以弥补我国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立法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使专利强制许可制度能够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相适应。  相似文献   

16.
假冒专利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专利权的标记权,犯罪对象是专利标记和专利号,在客观方面表现为4种侵犯他人专利标记权的行为,主观方面包括间接故意,主体是一般主体。在认定时要特别注意本罪与其他侵犯他人专利权行为的界限。  相似文献   

17.
《宜宾学院学报》2019,(3):47-54
《专利法》第四次修改提出引入专利当然许可制度,根据现行法当然许可被许可人作为普通被许可人不具有独立的诉权,但我国现阶段知识产权侵权严重,当然许可之下,专利权人多为获取许可费,容易出现怠于起诉放纵侵权行为的现象,有必要授予被许可人独立的诉权。然而,授予当然许可被许可人独立诉权在理论上存在障碍,运用诉权约定理论可为当然许可被许可人的诉权提供正当性,突破现有理论的障碍。当然许可被许可人行使诉权前,必须先催告专利权人,催告期满专利权人不作为可视为放弃诉权及诉讼利益,并默示授权被许可人起诉。诉讼中当然许可被许可人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根据"一事不再理"原则,专利人无权参与此次诉讼。  相似文献   

18.
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公约、条约及我国《专利法》对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未作出明确的规定,而这一问题关系到专利权人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必须认真对待。我国应依据“专利权国内穷竭”理论,借鉴国外的立法司法实践经验,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目前不在《专利法》中对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以我方利益为出发点,采用灵活折衷之策略,处理合同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专利产品的“平行进口”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国从去年四月一日起,正式实施专利法.为帮助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专利的基本知识,现就几个问题简介如下: 一、专利的含义和特征“专利”表示一个主权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授予发明创造者独占和实施其发明创造的权力.这种权力通过国家颁发的专利证书而得到确认.专利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在其有效期内,同其它有形的财产一样,可以出售、转让、抵押和继承. 专利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时间性.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期限为五年.期满前,专利权人如认为该专利出售、转让的前景很好,还可申请延续三年.专利权期满终止后,专利即  相似文献   

20.
“小家伙”公司维权事件是中小企业利用专利战略的成功案例。其中涉及专利申请战略、许可使用战略、取消对方专利权战略。学习利用专利战略保护创新成果对中小企业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