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技术是职业教育的内核,对技术本质的哲学审思有利于实现对职业教育技术的价值引领。在认知语境下,技术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是内在价值的负荷。在实践语境下,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扩散与应用主要推动力量,职业教育技术是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双重负荷。从技术本体性、教育本体性与主体功能性三个维度对职业教育技术外在价值的剖析,是对职业教育技术本质的观照。因此,通过把握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教育的耦合逻辑,能够凸显职业教育与技术之间所并存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耦合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劳育人"是具有时代性的教育命题.马克思主义对劳动概念的阐述为"以劳育人"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从人的实践视角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劳动;从人的交往视角出发论述了人类在劳动中所缔结的交往与联系;从人类解放视角出发论证了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劳动.与此相应,"以劳育人"的三个维度具体表现为:历史维度劳动使人的发展得以明确和坚定;实践维度劳动使人的品格得以塑造和丰满;价值维度劳动使人的价值得以彰显和实现.新形势下,需要廓清劳动教育的范围界定,不断阐释"以劳育人"的丰富内涵;应对劳动教育的现实困境,深入发掘"以劳育人"的独特优势;结合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始终坚持"以劳育人"的教育原则,方能凸显"以劳育人"的理论价值及现实关切.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时代背景下,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对实现美好生活需要至关重要.按照马克思分析影响工资运动三个因素的理路,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供求以及劳资关系三个维度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资运动加以剖析,可以发现有三个方面的启示意义:一是关注劳动者生活需要,改善劳动力再生产条件;二是畅通劳动者提升渠道,推进知识积累型的技术进步;三是努力实现劳资正和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4.
杨琳 《教育探索》2022,(6):9-13
在新时代,探讨红色文化教育助益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实质就是在追问美好生活本质规定的基础上,探讨红色文化教育与人民美好生活的融通点。红色文化教育作为一项关涉人们思想、精神、行为的实践活动,具有为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指明前进方向、充实精神养分、拓展实践路径的重要价值,这一价值意蕴为红色文化教育助益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提供了理论可能。在此基础上,红色文化教育应从方向引领、精神支撑和实践落实等三个方面,来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相似文献   

5.
知识观的转型必然导致知识之各维度上相应变化的发生,或者知识之各维度上的变化必然带来知识观的转型。因此,对知识的本质、表征以及有效阈等三个维度之转型特征的揭示,必将有助于我们对知识观及其转型的理解。而且这种揭示与理解对教育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改善还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一是知识的相似性使得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之间的转化更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二是有限度的、动态的、多层次的知识本质观否定了教育评价的唯一性;三是边缘有效阈的界定使得课程设置的交叉性和边缘性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三类劳动教育”的体系化设计与实施是落实国家劳动教育政策、提升劳动教育质量的关键。日常生活劳动教育应围绕家务劳动教育活动和学校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活动展开,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觉劳动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生产劳动教育应围绕农业劳动教育活动和工业劳动教育活动开展,且兼顾传统与创新两个方面,传统维度重在体现劳动与生活、劳动与文化的关联,让学生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和美好生活以及劳动创造历史和文化的历程,创新维度重在提升学生生产劳动教育的创意能力;服务性劳动教育应围绕关爱型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和公共型服务劳动教育活动实行,在对他人、学校和社会公益岗位的服务中,增强学生共情的能力、服务的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7.
“美好生活”话语是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时代表达,是对人民的生活世界应然维度的擘画与书写,凝聚了人民的共同创造和伟大实践。对“美好生活”话语的理解,可从目标、实践、价值的三个维度切入。“美好生活”话语植根于中国大地、中国实践,其深层逻辑表现在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新时代“美好生活”话语,体现了以目标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本体论;以实践为要义,与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实践论;以价值为动力,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论。  相似文献   

8.
劳动教育是高职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劳动教育与校园文化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耦合关系,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和这种耦合关系为新时期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高职学生劳动价值观存在偏差、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够则是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实依据。文章在此基础上认为,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生为本、协同融合、职业化、差异化的五大原则,进而提出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维度推动劳动教育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团结带领人民不断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擘画的重大战略目标。美好生活建设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高度契合的逻辑关联,两者不可分割、内在统一。从历史维度看,在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贯穿着党带领人民奋力实现美好生活的主线;从价值维度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与建成,始终体现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追求人民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从实践维度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要注重处理好五对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
面对我国高校的劳动教育在顶层设计、实践机制和主体参与方面的困境,国家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培养具有"四个最"劳动价值观的时代新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高校劳动教育新的价值意蕴。劳动教育必须在完善课程体系、强化"五育并举"、构建"三方联动"的协调机制等方面抓实,才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科具有丰富的劳动教育价值,在数学学科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是重要的课程化方式。数学学科融入劳动教育应遵循生活逻辑和历史逻辑。生活逻辑可从创设生活情境、结合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实践三方面着手,历史逻辑可从历史人物、历史人事、历史事物三个维度构思。数学学科融入劳动教育应遵循科学化的行动路径:一是要提高认识,坚持数学学科育人的基本立场;二是找准关系,把握数学学科与劳动教育的内在关系;三是准确定位,明确劳动教育在数学教学目标中的位置;四是深度教学,着力提升数学学科教学的含金量。  相似文献   

12.
生成性教育思维强调教育的过程本性、关系属性、情境特性、差异个性。职业教育的属性、本质、基本特性蕴涵生成性。生成性视域下,现代职业教育要面向工作世界,体现生成的实践本性;要基于工作过程,体现生成的过程属性;要协同创新,体现生成的跨界特性;要观照可能性生活,体现生成的整体价值,实现"更好的技能、更好的生涯、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开展,对劳动教育教研员提出了新的职责要求。根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本质与特性,结合教研员的职能和教研员职责的相关研究,可以确定劳动教育教研员应该主要承担劳动教育教学的研究、指导和服务三个维度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14.
对教育本质的探究是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从教育人学世界观的高度揭示教育本质有三个维度:从人的存在维度看,教育以人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从人的生成维度看,教育是引导"做人"的事业;从主体实践的维度看,教育是人的双重建构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5.
美好生活作为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必须通过主体各种不同需求的满足程度来体现,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物质层面的富足感、社会层面的获得感、心理层面的尊严感和精神层面的幸福感四个维度。职业教育对美好生活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劳动、技术、职业和教育四大支柱来实现。但由职业教育的弱质属性所决定,要发挥职业教育在实现美好生活中的作用,必须进行职业教育内部支持系统和外部支持系统的配套改革,即在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处理好“主”与“客”、“职”与“志”、“训”与“育”、“技”与“能”之间的关系;在职业教育系统外部处理好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教育强制与教育自由之间的关系,从而为职业教育服务美好生活目标提供内部支撑与外部保障。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与休闲教育是一对对立统一范畴,二者处于同一连续系统中,以人为对象,自觉统合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劳动教育与休闲教育融合发展具有理论基点、历史基点和现实基点;教育目标指向的一致性、教育内容供给的互补性和教育策略实施的互通性是劳动教育与休闲教育融合发展的理念内核;理念先行、行动跟进和机制保障是新时代劳动教育与休闲教育融合发展的重要实践取向。从逻辑基点、理念内核、实践向度三个层面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与休闲教育融合发展,既有助于培养自由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又有利于构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7.
循证教育理念正在逐渐深入教育各处脉络,对我国教育领域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然而,循证教育理念是不完善的,这主要来源于其实证主义哲学本质所固有的理论困境。从教育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及伦理观四个维度探讨循证教育的局限性可以发现:在本体论维度,循证教育是一种还原性实践,忽视教育的生成性;在认识论维度,循证教育追求“研究—实践”的确定性,忽视教育中的不确定性;在方法论维度,循证教育的“方法—目的”是一种线性关联,忽视教育中的非线性关联;在伦理观维度,循证教育遵循实践的技术命令,忽视教育中的价值维度。从以上四个维度对循证教育进行的批判和厘清,为建构其实践原则提供了理论前提。因此,循证教育完善自身要基于以下原则:引入教育判断力,实现人的主体性回归;注重证据的价值判断,以达致教育问题的本质;厘清“目的—方法”的主客位置,重视“目的—方法”的内在关联性;构建复杂性和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体系,对教育进行整体性把握。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宝库,其重视劳动之于人的生存价值、关注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强调劳动的育人功能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等,是劳动教育的丰富资源,为劳动教育提供重要的思想文化支撑和动力支持,在劳动教育中具有劳动精神认同、劳动道德教化和劳动行为引领价值。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劳动教育中的价值实现问题,既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举措,对于培养新时代劳动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关乎人民幸福的“国之大者”,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然趋势,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我国从小康中国迈向共富中国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理论结晶,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核心内容,从本体维度、价值维度和方法维度阐释了共同富裕的主旨要义、价值意蕴和基本要求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阐明了新发展阶段怎样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路径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图景提供了行动方案和实践遵循。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围绕"劳动"进行阐述,从价值维度、本体维度、实践维度勾勒出劳动的核心内容,形成了全面系统的思想理论。劳动是幸福之源,劳动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彰显着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契合在新的历史方位对劳动的本体要求。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营造崇尚劳动时代氛围,为我们推动劳动活动不断向前发展提供了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