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特别是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之处,论述英汉互译时如何在译里突出译入语的语言特征,使译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特别是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之处,论述英汉互译时如何在译文里突出译入语的语言特征,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语言习惯,通俗易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英汉两民族思维习惯的不同以及英汉两种语言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对此,简释在英汉互译时发挥译入语优势的一些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思维的单位是概念、判断和推理;语言的单位是词、句、语段和篇章。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应关系,思维的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必然影响着英汉不同的表达,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调整语句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5.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存在很大差异,译者必须了解这些差异,掌握词汇和句子的翻译技巧,才能译出符合译入语习惯的译文。  相似文献   

6.
参照塞莱斯科维奇的"脱离源语语言外壳"这一理论,在英汉视译中译员在理解源语语料的意义后,应抛弃语言外在形式,把源语语料按照类意群进行切分,依据顺句驱动原则把源语的信息和内涵移植到目的语中。在英汉视译中,定语从句的视译是重点也是难点,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序、语法规则等诸多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稍有不慎将影响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和意义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等的影响,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成了英汉互译的最大障碍。作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文化差异对作品翻译带来的影响,如何处理源语和译入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8.
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特别是对它们的差异进行研究,对于英汉互译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两种语言的对比研究,能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异,保证译入语符合其自身的语言特.占’和语言习惯。文章试图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和句法方面的不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与这些语言差异相关的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9.
董丽娜 《海外英语》2012,(24):145-146,149
英汉两种语言在语音、句法、文化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译者在英译汉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以下几对矛盾:理解与表达、忠实与通顺、直译与意译、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以及靠近源语与靠近译入语。  相似文献   

10.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事物或命题可能会从不同方面来描述 ,同一思维内容可能会有不同表达方式 ,翻译时应注意知觉视点和时空视点的灵活转换 ,以摆脱原语语言形式的束缚 ,使译文更符合译入语习惯。  相似文献   

11.
英汉语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导致英汉互译中不等值现象的主要原因。了解二者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克服翻译中的困难,从而尽可能地扩大译入语和原语之因的等值,缩小二者之间的不等值。本文将着重从语言形态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一种跨化交际形式;在翻译过程中,译必须具有跨化意识,跨越译入语与译出语化间差异的障碍,实现语言的转换与化信息的传递。本从化差异的角度对英汉词、习语和句法三方面作了粗略的比较,从而对翻译策略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西经济与文化交流的深入,广告翻译日益重要。英汉广告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语言具有其独特的语体特征,英汉广告在遣词造句以及修辞上既表现出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别。文章从英语广告语的语言修辞特点入手,研究汉译的策略与方法,以求用译入语的优势体现原广告语的语言特点。  相似文献   

14.
在翻译教学过程中,教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教导学生在英汉互译时把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影响考虑在内,使他们在翻译时注意转换思维方式使译文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文章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入手,分析了思维方式的差异给翻译教学带来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消除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谈现代汉语的特点及英译汉中译入语的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两种语言之主要差异是英语为形合语言而汉语为意合语言。英译汉中如何避免西化的“翻译腔”,使译更地道、更合译入语的规范,是译应力求达到的目标。本对汉语的音节调配、连接形式、指代关系、过长定语处理、被动概念表达方式等几方面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进而提出了英译汉中相关的翻译对策。  相似文献   

16.
陈奇敏 《培训与研究》2006,23(6):123-125
随着翻译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研究者越来越关注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本文以英汉双向翻译为例,从译入语文化的角度出发,分析译入语的文化特征及其对翻译策略和译文语言层面的影响,以期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更自觉地认识文化的差异,更充分地理解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巨大影响,并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处理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乔淑霞 《考试周刊》2013,(36):18-18
思维和语言紧密相关。英民族和汉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英汉在篇章的结构安排上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英汉语篇的互译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调整手段,使之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  相似文献   

18.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即以译入语的形式转换原语言形式,表达原文本的内容。而英、汉语言的对比对于翻译之中的语言转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英汉对比浅谈自己在英译《孤崖一枝花》过程中,自己对汉译英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9.
在英汉习语翻译的过程中,有些习语可以从译入语中找到形象和含义完全相同或相似的对应的习语,但更多的时候是有些源语和译入语形象不同,而含义相似;有些则是形象相近,而含义迥异。翻译中应注意它们的对应。  相似文献   

20.
本文拟主要依据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Nida“意思优先”,“动态/灵活对等”理论,探讨英汉互译本中内容与形式统一或基本对等的问题.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指出:在英汉语互译中原语与译入语绝对完全一致的情况是很少有的.要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必须充分考虑原语与译入语在诸如句子结构、词性、语序、表达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按“动态/灵活对等”、“内容优先于形式”的原则,结合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尽可能使译文在内容与形式上与原语保持一致或基本对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