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国文化以人伦本位为主线,西方文化则以个人本位为主线。汉英谚语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表现为:在人文精神上,中国体现出对个人、集体、国家的积极关注,而西方更侧重于个人的“自我”的发展;在道德观念上,近现代西方受理性思维与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与中国的孝道、交友之道、义利观呈现出差异;在文化心理上,中国表现为内倾,西方表现为外倾,中国注重平衡和谐,西方强调对力的崇拜。  相似文献   

2.
中西方传统道德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中国的环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线性道德思维、中国的保守性道德思维与西方的批判性道德思维、中国的直觉道德思维与西方的理性道德思维三个方面。中西方传统道德价值观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天人、群己、义利、德力”这四对范畴上。要使中国的传统德育发扬光大.就必须使其思维方式培养出道德创新能力,使其价值观形成整合。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中西文化价值观做了比较,认为,中国文化是群体本位文化,而西方文化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个体本位文化。实际上,西方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特点,有时表现为个体本位文化,有时表现为群体本位文化,有时表现为二者兼融。  相似文献   

4.
倪娟  李广洲 《教育学报》2006,2(1):54-61
通过追溯中西文化演变,分析传统“理性”文化之别,阐述我国传统文化对理科教育的负面影响;回顾近代理科教育的社会文化演变过程,结合理科“文化”舞台分析当前基础教育理科课程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理科的人文化传统教学造成了以非理性方式记忆“科学”,使理科教育目标背离了科学的本质诉求。针对传统文化中精确、求真、独立性和批判性等理性思维不足的缺陷,提出理科课程改革中建立符合科学理性特点的理科教材观、知识价值观、学生的科学观、教师科学教学观、教师观、评价观等的具体办法,给予“理解科学”的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一生都在致力于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具体扬弃和改造,重建中国新文化。他既反对闭关自守的陈腐观念,又反对全盘西化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主张融贯中西,相互比较,取长补短。他在融贯中西文化的过程中,基本上突破了“中体西用”的思维模式,但仍未完全摆脱其影响。孙中山中西文化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批判和吸收西方文化,为改造中国所用 欧美高度发达的社会现实,让孙中山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文化特别表现在物质层面的落后上,他主张从工业到农业,从生产到流通,从开发资源到发展交通,从科学技术的推广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中西文化观的出发点是人生而不是文化。从这一点出发,在如何对待中西文化的问题上,他的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年代,林语堂极力倡导西方文化,提出“精神之欧化”的主张;30年代,他开始对中国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在批判的同时倡导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他的中庸与近情人生观相符的部分;1936年移居美国后,他则站在世界文化的制高点上,逐渐形成了集他的中西文化观之大成的“中西融合”理论。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体制的转轨,文化结构表现出明显的多元性.首先,多种文化信念并存.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文化观、中国传统文化观和“全盘西化”的西方文化观杂然并存.这种文化信念导致人们面对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表现出复杂的文化心理状态.其次,价值观复杂.拜金主义的价值观、自私自利的人生观、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民族观、传统文化的“仁爱”价值观、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都有各自的形态特征,两种形态特征也是根据文化的差异而取决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讲究天人合一,“以仁为本”、“以礼为用”、“以和为贵。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则主张自由、平等、民主,以个体为本位,鼓励竞争、冒险、进取的价值观。使得中国古典舞和西方现代舞形态上的截然相反,但是由于要适合时代的发展,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睿 《文教资料》2010,(24):86-88
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各有特色,其差异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曲线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直线的。形成这些差异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经济制度为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这些差异及产生原因对于民族文化的交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概念的提出,与“世界文化”是相对应的,它根源于近代工业革命这一时代背景。由于人类生产力发展的局限,地域信息的隔绝,在哥伦布发现美州大陆、马克·波罗出使东方之前,世界上的请民族(或地域)文化总的说来是在自己的民族疆域上自发、独立地发展的。作为民族文化,最大而且最为明显的差别当属东西方两种文化,即导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化和导源于古印度、中国的东方文化。这两种文化因民族、地域、宗教、艺术的关系,有着截然不同的各自特质。“西洋民族以战争为本位,东洋民族以安息为本位;西洋民族以个人为本位,东洋民…  相似文献   

11.
在“大一统”文化传统影响下,我国习惯于用集权管理手段管理公共事务,加之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以俄为师”治国方略,用“全能理性”制度设计规约各种社会生活,高等教育被纳人到政府一元化规制之中,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和下属单位。另外,就现代大学的成立而言,我国的大学是民族国家本着富国强民的理念而建立的,不像西方大学是知识人自发自为的产物,大学的“外生性”也决定了我国大学长期以来一直缺乏自主办学的品格,习惯听命于政府办学。我国高等教育集权管理体制的生成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学     答辩时间 2002年5月该文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线索,从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两方面入手,首先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取象比类”整体性思维特征和以“和”为核心的基本价值观,剖析了“天人不分”整体性思维所导致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中认知理性和实践理性的缺失,揭示了“和”、“礼”等所带来的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与依附属性。随后分析了中国文化自身在近代变迁的复杂性,以及中国文化在实现价值观念从“和”向“强”变迁的同时“天人合一”整体性思维的一贯性,由此我们提出中国文化的近代变迁是一次没有完成的文…  相似文献   

13.
乔文 《文教资料》2006,(3):112-113
对英汉“受事 动词结构”句式的分析指出中国人的语用观和思维定势以及英语民族在语言观上的心理偏好和语用习惯,发掘出英汉两个民族思维传统的异同。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三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为两大参照系,以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问题为切入点和主要论域,着重讨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主体精神、主体品格,以及主体思维和运思方式这三个问题。作者认为:就传统中国文学和现代西方文学而言,其主体精神可以分别概括为“它律性的自律”和“互约中的自由”。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在主体精神方面开始了“从自律到自由”的世纪性转折,但其发展路径和本质,则可表述为“自由与它由间一种摇摆不定和奇怪的混合”。与之有关的,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在基本品格方面所表现出几个较普遍明显的特点,即“忧患情结”、“否定意识”、“悲剧色彩”。此外,在思维类型尤其是方式方面,20世纪中国文学主体也具有自身的特点:它一方面承续着中国民族思维和文化的“象本位”传统,同时又受染于西方“符本位”的科学和理性精神,在审美“观照-读解-判断-表述”诸环节表现出以“符象互补、符象合一”为特征的思维和运思方式的转型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化下文化帝国主义的扩张造成第三世界对民族文化认同的疏离直至消解。民族文化的消解,意味着一个民族在文化意义上的消亡。面对全球化的浪潮,中国高等教育突出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实现现代文化的本土化,一方面是为了加强民族认同感的培养,以防止文化帝国主义借全球化名义进行西方文化扩张和文化殖民;另一方面也是坚持全球化下文化多元化的需要。中国高等教育应着力传承和创造发展中华民族的文化,在继承中国丰富的传统教育思想资源和总结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实践经验基础上重新建构高等教育学理论体系,使中国高等教育成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而不是西方的附庸。  相似文献   

16.
一、中德双方的文化特点德国文化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以人性“善”“恶”相间为基础的人性观,以新教伦理为核心的工作价值观,以个人主义为特征的人文主义思想传统,以“纯粹理想”和“实践理性”为根本的理性主义行为取向。而中国文化特点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第一,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与西方世俗人文精神不同,中国的人文精神侧重于伦理教化,强调“以仁化人,以道教人,以德立人”。第二,与西方人的分析思维方式相对照的整体思维方式。一般而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重在分析。首先是把自然界不断地分析为各种尽可能小的部分,然后…  相似文献   

17.
在海外中国学研究中,高度相关的两个问题经常进入学者们的视域,成为学术界激烈争论的焦点:第一,传统的中国文化能否催生出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第二,近代中国是否完全实现了由帝国向民族国家的转换?围绕这两个问题,分别形成了“冲击一回应说”与“中国中心说”的对立以及“天下观”与“民族国家观”的对立。实际上,这些对立是“西方中心观”与“中国中心观”两种流行解释框架的表现。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这种对立是近代中国社会“悖论”性质在思维方式上的折射与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的“悖论”性质决定了我们要超越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而采取亦此亦彼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世纪之初的文化论战中,有一个十分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激进派也好、国粹派也好,尽管他们各自对中国文化的去取态度截然不同,却都采取了民族本位的文化立场;他们援以决定去取的依据又都是西方本位的,亦即以西人之是非为是非,故而表面上截然对立的两大文化派别在内在理路上却完全一致。这种立场上以本民族为本位、是非观念上以西方为本位的文化理路是由中国近代以来救亡和启蒙的内在紧张决定的。学衡派遵循的文化理路则与上述两者截然不同。它在文化立场上是世界本位的,在文化真理的认定上亦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一、基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上的“中式英语” 不同的民族,不仅有着彼此不同的民族文化,而且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思维差异.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观,习惯于从总体方面认识事物,把世界看成本质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并用这种观点去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西方人把宇宙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天人相分,二者对立,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力主斗争,不断征服,是一种天人相分的宇宙观。  相似文献   

20.
在“大学的理想”与“大学的使命”之间,既折射着高等教育价值观的传统与变革的历史轨迹,又隐含着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知识观的现实冲突。时至今日,人们已经很难在理性与功利之间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冲突不可避免,整合是当务之急。对中国高等教育而言,需要“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功利”,以“必要的张力”为思路,实现高等教育价值整体上的制衡和宏观上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