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寒以"网络诽谤"为由一纸诉状将方舟子告上法庭,这是2012年春最吸引公众视线的网络民事纠纷。微博时代的网络诽谤如何认定,网络诽谤出现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此类侵权行为有无一定的积极意义,政策、法律规制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本文将按照上述主线对微博侵权这一重要新生事物进行详尽阐释,以期对未来类似事件的审视提供有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如火如荼地立法,试图遏制住目益泛滥的网络诽谤问题。在此方兴未艾的立法洪流中,美国这一法律大国却少有地落在了人后,各州至今仍以传统诽谤法来治理网络诽谤这一新型犯罪。基于宪法第一条修正案在美国法律领域至高无上的地位,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有如在平衡木上行走,竭力在受害人权益与诽谤者言论自由权之间寻找最佳平衡点。  相似文献   

3.
网络诽谤的多维度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呈蔓延之势的网络诽谤乃至网络暴力现象,致力于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准和心理素质才是最现实、有效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虚拟空间的真实侵害——网络诽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知道在现实中如果有人捏造并散布某些事实,损害他人的人格、名誉,就有可能构成诽谤。那么在网络中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损害了他人的人格或名誉是否也有可能构成诽谤呢?答案是肯定的。网络中的物像是虚拟的,人们在网络上探索,就仿佛在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时空中遨游。这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虚幻的假象:在网络中发表言论是绝对自由的。事实并非如此。网络空间就好像是现实社会的倒影,现实社会有的,网络空间也有。现实社会有一套对付诽谤的法律,网络空间也有。在网络的“发祥地”美国,早在八、九年前,法庭就已经审理过网络诽谤…  相似文献   

5.
本文借鉴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网络服务商的免责条款的法律精神,通过对数起网络名誉权纠纷的剖析,参照新浪和天涯的版主手册的具体管理规则,试图说明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区别对待涉及网络名誉权纠纷的侮辱与诽谤言论,为侮辱和诽谤设定不同的处理程序。本文重点论述了对于可能涉及诽谤的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需尽到“合理注意”的责任,并就处理程序提出了建议:对于涉及诽谤的内容,版主或管理员可以将言论的态度、措辞,叙述是否理性作为筛选的第一层标准;若内容涉及侵权,只有在接到相关权利人的通知之后,版主或管理员才需要对相关的侵权信息采取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诽谤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虚假的事实,破坏他人名誉的行为,如毫无根据或捕风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风不好,并四处张扬、损坏他人名誉,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利用互联网发布公民隐私、欠文明甚至诽谤色彩言论的网络诽谤行为时有发生,2008年岁未之际,被称为首例“网络暴力”案件的北京市民王菲诉大旗网和北飞的候鸟网站名誉侵权一案,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一篇“揭露”吉林省梅河口市某医药企业黑幕的文章在网上被广泛转载,受其影响,这家企业的营业额很快开始下降。后经调查发现,制造这起网上诽谤案的竟是同行——南京市某医药公司副总经理。类似的网络诽谤事件时有发生。网络诽谤给公民的权益维护提出了一个现实难题:在虚拟世界里,谁来保障我们的“精神安全”?梅河口市一家医药公司的工作人员不久前在网上发现一则名为“关于鬃等人的更多黑幕”的帖子,文章写有该医药企业的具体名称、地址和相关负责人的全名。文章以“揭黑”的名义虚构了企业行贿受贿及非法经营等信息。帖子被疯狂转载…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较早对新闻实行法治的西方国家。在美国新闻法制中,关于诽谤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的内容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甚至在一些美国新闻记者的概念中,“新闻法”几乎就是“诽谤法”,美国新闻界涉讼的绝大部分原因是诽谤指控。我国新闻媒介因侵犯名誉权涉讼,是近两年的事,理论界对此展开探讨的时间还不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这方面的国外经验,对我们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9.
在互联网治理大背景下,打击网络诽谤成为重要一环。自2013年“网络诽谤司法解释”颁行至今已经10年,取得明显成效。本文选择10年来的刑事诽谤案件裁判文书进行内容分析,呈现与回应了诽谤治罪在主客观行为与情节的入罪要件中的诸多争议问题。经编码,本文发现网络传播材料的可固定和量化入刑标准大大降低了诉讼门槛,大量口角纠纷进入司法程序,而以基层官员为主要原告或被害人的“谤官案”,以及以“滥用职权”为主要诽谤内容的案件获得了更高的法院有罪判决支持。以权利平衡与平等保护为视角,本文提出此结果呈现出当前诽谤治罪的司法实践宜采取更审慎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2013年英国颁布的新诽谤法,是在国内国际双层压力之下改革的结果。此次诽谤法改革主要是扩大被告的抗辩范围,从而加强对言论自由的保护。英国诽谤法与时俱进的改革,对于我国诽谤法律制度的现代化,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诽谤的含义、构成、种类、对象  相似文献   

12.
在诽谤立法上,欧盟主要存在两种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国家制定了专门的《诽谤法》;而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通过一般性法律(例如《刑法》)来规制诽谤行为。然而,英国《诽谤法》并不仅指成文法,还包括大量普通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刘凤敏 《新闻世界》2014,(8):304-305
诽谤和言论自由历来相伴随,从不孤立存在。本文拟分析"威尔克斯事件"对英国煽动诽谤法的影响,从而为言论自由找到突破口。  相似文献   

14.
王波波 《新闻世界》2014,(7):302-303
言论自由权和个人名誉权是人们极其珍视的两项权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并非易事。本文以美剧《傲骨贤妻》为例,针对第一季中Tim起诉电视台及主持人诽谤侵权,然而法官判决诽谤侵权不成立,分析剧中诽谤侵权罪不成立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这对矛盾体做出相应的认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中美两国新闻诽谤抗辩权的异同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将这种抗辩权具体划分为有条件的抗辩权、绝对抗辩权,部分抗辩权,公众人物与实际恶意。通过案例分析,作者对中美两国新闻诽谤抗辩权的本质内涵进行了探讨和界定,以期对我国新闻管理法制化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6.
英国司法部2011年3月15日向议会提交诽谤法修改草案,并向公众咨询意见。草案对英国诽谤法的抗辩原则作出较大修改,其总体方向是在坚持传统基础上,对言论自由给予较大保护。如果草案获得通过,英国多年通行的诽谤法规则将会作出重大调整,这一改革,对适用普通法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会有示范作用,对中国亦有启示。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讨论了诽谤、传媒和表达自由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相关制度的建议.提出在目前因立法方面的原因,在人们无法因表达自由权提起诉讼而诽谤诉讼又可以被自然人或法人用来打压中国宪法第三十五条、第四十一条和第四十七规定的一系列表达自由权利和自由的情况下,法院在审理涉及诽谤的案件时,应当适当考虑对宪法性权利和自由,即表达自由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出现了一股以诽谤罪名指控新闻单位的热潮。面对这股“告记者热”,我们应当满腔热情地把它看成是一桩好事,因为它表明广大人民群众对侵犯宪法赋予公民应享权益的不法行为,已开始学会运用法律来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对诽谤指控中所涉及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失实是否就等于诽谤,诽谤指控的保护范围、定性依据及惩罚尺度,还存在不同认识。为此,特提出一些看法供探讨。  相似文献   

19.
2011年3月,英国新一届联合政府正式提出了政府版本的诽谤法法案草案,将普通法中的“雷诺兹”特权吸纳入内,并对1996年诽谤法中的成文法特权进行了修订。法案草案关于特权的规定,在价值上值得肯定,但在若干细节方面仍有探讨空间,比如“雷诺兹”特权的成立条件、适用对象等以及如何更为合理地修订完善1996年诽谤法中的特权制度等,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诽谤法令在马来西亚传播实践中的现状 ,并分析诽谤案例中高额索赔对传播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