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845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日的当天,28岁的亨利·戴维·梭罗,毅然离开了喧嚣的城市,搬进了离波士顿不远的一个小湖——瓦尔登(Walden)湖畔的一栋他亲手盖起来的小木屋里,宣告了他个人生活与精神上的“独立”。小木屋里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件简单的家具。他在湖边种豆、打猎、伐木、收获,也在湖边倾听、观察、沉思、梦想……  相似文献   

2.
1845年,有一个叫梭罗的年轻人带着一把斧子,只身来到茂密森林里的瓦尔登湖旁,伐木建造起了一座小木屋,并在这里远离商业社会的喧嚣,孤单而宁静地生活了两  相似文献   

3.
阅读速递     
《出版参考》2014,(8):54-56
《瓦尔登湖的反光:梭罗日记》 [美]亨利·戴维·梭罗著 朱子仪译 金城出版社定价:58.OO元 2014年6月 作为爱默生的学生、美国“自然文学的先驱”,梭罗青出于蓝,他的日记被爱默生称为“储蓄所”,而他为世人所熟知的《瓦尔登湖》正是从他的“储蓄所”里零存整取了全部素材.《梭罗日记》是梭罗生命的储蓄所,他的文学生命因此而不朽。  相似文献   

4.
万仞 《四川档案》2014,(6):29-29
<正>"这不是我的梦,用于装饰一行诗;我不能更接近上帝和天堂,甚于我之生活在瓦尔登。我是它的圆石岸,漂浮而过的风;在我掌中的一握,是它的水,它的沙,而它的最深邃避隐处,高高地躺在我的思想中"。这是美国著名作家梭罗散文集《瓦尔登湖》中第11篇《湖》中的一首诗,描绘了瓦尔登湖如梦如幻的神奇之美。1845年7月4日,梭罗带着一把斧子,来到了离他家不远的瓦尔登湖畔,自建房屋,开荒种地,看书写作,过着最简  相似文献   

5.
在自然造化和人类杰作之间--读梭罗的《瓦尔登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罗以瓦尔登湖畔为基地,默默地实践着爱默生关于"人与字宙保持着最原始的关系"的理论.他的<瓦尔登湖>以其独特的思想、个性赢得了举世的瞩目.在自然中,他寻求的是一种孩童般、牧歌式的浪漫和愉悦;寻求一种外在简朴、内心富有的生活方式;他预见到工业文明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唤醒人们融入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梭罗曾用三把椅子的用途来描述他在瓦尔登湖畔的隐居生活:"我的屋子里有三把椅子,独坐时用一把,交友时用两把,社交用三把。"一百多年以后,无论你在哪儿隐居,想和多少人交往,你的客厅里都不用摆那么多的椅子了,互联网为你搭好了一个巨大的会客广场。所以当你随便说点什么,立刻有人喊着"沙发"、"板凳"、  相似文献   

7.
常凤 《出版广角》2018,(3):87-89
《瓦尔登湖》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传世之作,被公认为最受读者欢迎的非虚构作品.这部小说详细地描述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生活的26个月,他身体力行地证明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崇尚与呵护之心.同时,《瓦尔登湖》所体现的崇尚物质简朴、精神富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对处于现实浮华社会中的人们来说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8.
城市的胜利     
如果你热爱自然的话,就远离瓦尔登湖,到拥挤的波士顿市中心定居哈佛大学经济学家Edward L.Glaeser今年出版了一本新书《城市的凯旋》,引起了从《经济学人》到《纽约时报》等严肃国际媒体的广泛注意。他在《波士顿环球报》上也发表了文章,题为《如果你热爱自然,就搬到城里来》。正是在这篇文章中,他把我们心目中的环境主义先知梭罗描绘为一个罪恶昭彰的环境破坏者(梭罗的一次野炊,就烧毁了300英亩的森林!),解构了瓦尔登湖的神话。  相似文献   

9.
梭罗的《瓦尔登湖》 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  相似文献   

10.
《瓦尔登湖》是美国作家梭罗的代表作,在美国及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该书能成为一部经典作品,与美国十九世纪的历史文化语境以及梭罗个人的生命历程直接相关,具体可概括为四个因素:一是超验主义运动,该书是超验主义的核心文本;二是自然文学写作,该书是美国自然主义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并具有深远的生态学意义;三是乌托邦社团运动,该书是对个体乌托邦的成功书写,宣扬了一种独特的生活哲学,契合了美国人的伊甸梦想;四是废奴运动,梭罗的"英雄"角色及其身后的文化地位也对该书的经典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01梭罗的《瓦尔登湖》使我们视而不见的光亮,对于我们就是黑暗。当我们清醒时,曙光才会破晓。来日方长,太阳只是颗启明星。02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永远这样,一辈子都手拉着手!乌拉,卡拉马佐夫!"郭立亚再次欢呼,孩子们也跟着他再次欢呼。  相似文献   

12.
凌翔 《军事记者》2008,(10):48-49
我一直不知道别人是怎样将文章写得活灵活现的,是怎样将不容易让读者感兴趣的那类文章写得引人人胜的。前不久,看了美国著名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一书,我似乎豁然开朗起来。  相似文献   

13.
农村有线广播在突发性事件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请看数例: 深夜救船前几年,在阳澄湖畔的昆山市巴城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风急浪高的夜晚,一位村支书从外地摸黑回家,经过湖边时,忽然听见呼救声,他急忙上前一看,原来是一艘运输船遇到风浪即将沉没,船上的人面临着生命危险。在这紧要关头,村支书急中生智,立即赶回村里,打开村广播室  相似文献   

14.
高原  司志政 《出版参考》2007,(11):11-11
Henry David Thoreau是美国作家,他于1845年春天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尔登湖边建起一座木屋,过起自耕自食的生活,并在那里写下了著名的《瓦尔登湖》一书。这是一本极静的书,一本寂寞的书,一本孤独的书。它只是一本一个人的书。  相似文献   

15.
每年我都要到湖边去几次,先在市里坐5路车,再转3路郊区车。春天,湖边开着桃花和油菜花;夏天,湖上强风鼓荡;秋天,堤坝下裸露的树根像是在跳舞;冬天,夕阳照在湖边的芦苇上,冰凉而单薄……一个秋天的下午,我躺在湖边的草地上,望着对面的青山。我想父亲那时一定在看着我。他看得到我,我知道。我们感觉父亲快不行了的时候,就偷偷地为他准备墓地。我们知道他的愿望是落叶归根,于是在老家余湾的山上为他找地,委托在家乡的堂弟负责。堂弟找的地  相似文献   

16.
南京这座城市对于孙中山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曾经在南京生活、工作近100天,是其一生中业绩最辉煌的阶段之一.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到其卸任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曾对临时政府首都南京进行了城市建设的初步尝试.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虽短,孙中山仍然对南京城市建设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7.
自由、进取、独立、个性、品位,这是全世界哈雷的座右铭。 最初的哈雷是在1903年由21岁的威廉·哈雷和20岁的阿瑟·戴维森在一间小木屋里“攒”出来的,并以两个人的姓氏命名为“哈雷·戴维森”。如今哈雷摩托已经行销到200多个国家。尽管经济萧条,哈雷仍以年销量15.7%的比例增长,2001年的纯利润超过4亿美元,哈雷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04年。  相似文献   

18.
满妹 《出版参考》2006,(2):17-19
跨越太平洋的焦虑 我在1989年3月3日抵达美国西北部的海滨城市西雅图,如约到健康和医疗服务中心进修.当地时间4月7日晚上,我忽然心绪烦乱,坐在宿舍里读不下书,跑到起居室看不进电视和报纸;走进地下室的琴房,将一首首钢琴曲弹得杂乱无章;转到湖边散步,又感觉浑身倦怠……整个晚上都坐卧不安,神不守舍,惶惶然似不可终日.  相似文献   

19.
半生里,漫游过许多城市,在其中几处生活过长短不一的时间。今天,当所有城市变得越来越相像,仍然能够挖掘记忆,为每一处找到值得说道的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1.费孝通我同费孝通相交几十年了。在这多变的几十年中,我们共荣辱,同欢乐与忧患。我于1978年底得到平反,他比我晚一年两年。在他获得平反之后,曾发下志愿,誓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他说:“我的口袋里只有十块钱了。”意思是说他想要做的事情太多,而他的健康状况有限,不能不量力而行罢了。事实证明,他的“十块钱”不是放在“口袋”里,而是存在银行生利息。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他的足迹几乎走遍除西藏而外的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