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7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英语教学研究的迅猛发展,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目的语文化学习取得长足进步.然而母语文化学习的缺失造成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不容忽视,由此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背离了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文章从“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谈起,提出了课前导入、课内融入、课后化入的三步骤进行母语文化导入,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2.
浅析地方政府的职权立法权及其正当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方政府职权立法权的有无及其正当性是个倍受争议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地方组织法、立法法初始设定了地方政府的执行性职权立法权,并从功能、形式和该立法权的内在规定性等方面分析了其正当性。  相似文献   
13.
吴林 《新体育》2005,(6):46-47
春暖花开,本是面朝亚平宁大海的季节,巴蒂斯图塔却选择了把脸埋进西亚的荒漠,让自己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4.
为期两天的东北三省体育教学研讨会在黑龙江省美丽的边陲城市牡丹江胜利召开,与会的东三省20位作课教师为研讨会奉献了精彩纷呈的体育课,使参加会议的教师们有幸观摩到了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体育课,牡丹江市作为承办单位和东道主为大会呈现了三节体育课。其中小学的《武术》课表现突出,引起了轰动效应,是本次研讨会的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15.
吴林 《新体育》2005,(7):38-39
5月25日,利物浦点球获胜。此时,穆里尼奥如鹰般的双眼看到的是什么?是去年率领波尔图夺冠的欢庆,是半月前切尔西落败利物浦的落寞,还是明年夺回冠军杯的前景?作为切尔西的主帅,穆里尼奥早已为球队定下了下赛季的基调:冠军杯、英超联赛、足总杯、联赛杯甚至慈善盾杯,一个都不能少。这就是穆里尼奥,狂妄、孤傲,语不惊人死不休。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学生体育活动中的各类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中小学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层次分析法研究黑龙江省中小学体育运动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根据各因素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的运动风险出现率运用帕累托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初步确定黑龙江省中小学体育安全评价指标内容,建立学校、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解决学校体育运动安全问题提供可操作性的评价、预防体系,从学校指标、教师指标、学生指标上为评价学校体育运动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比较·启示·思考——2009年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国家文化部出台了<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并以此为依据,组织了对全国省一级图书馆的评估定级工作.论文将2009年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与2004年的评估标准对比,找出其异同,分析其原因,得到新认识.  相似文献   
18.
吴林 《考试周刊》2008,25(14):130-131
本文通过使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做了一定的研究.什么是师生关系,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重要性,传统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及其出现的问题,新型关系下体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现状及其发展方向,给我们带来的几点启示与思索.笔者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下简称"栾城站")位于华北太行山前冲洪积平原的中段,是地下水灌区高产农业生态类型的典型代表。由于近几十年来大规模、高强度的农业生产,区域地下水超采严重,地下水污染风险加剧。然而,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表生态系统与地下含水层被厚包气带隔开,地表农业生产活动对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影响机理尚不明确。目前,开展贯穿整个包气带的原位监测试验,是揭示这一过程机理的唯一途径。因此,建立大型农田关键带观测平台,是开展农业与地下水关系研究的重要需求。在中国科学院野外站网络重点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下,栾城站建设的"栾城关键带观测平台",通过对作物根系层—深层包气带—饱和带的土壤水、热、溶质等关键要素和变量的监测,可开展水分、溶质和污染物在厚包气带内的运移、转化规律研究,揭示饱和—非饱和过渡带水文过程及其与地下水补给关系,阐明农田生产活动的水肥迁移、转化及其对地下水量质变化的影响机制,为回答地表过程对地下水量质演化影响机理提供实验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