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7篇
科学研究   5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如何设计制作出合适的带有交互功能的课件或者演示类的教程成了教师备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介绍了信息技术的好帮手——AdobeCaptive3软件,并以Flash为例介绍了该软件使用的前期准备、录制过程、后期编辑等。该软件使用简便、功能强大,是教师制作演示类课件的首选。  相似文献   
32.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认知、行为和情感相互作用的交往过程。教师期望效应作为一种情感效应,通过学习动机的方式激发和引导学习行为,实现师生间的良性沟通,对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隐性推动作用。在深入分析教师期望形成、传递机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技术支持的混合式学习环境为研究载体,从教学活动设计的微观层面出发,探讨教师期望的合理传递对大学生学习态度在认知水平、行为倾向、情感体验三个维度的影响程度,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3.
基于“微课”本体特征的教学行为设计与实践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课是在互联网进入“微时代”的文化语境下,在教育领域产生的一种适于学生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新生教学资源。该研究在梳理国内外关于微课的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其区别于传统视频课程资源的本体特征。依据吉林大学微课设计实践的体会与个案分析,对微课呈现出的主要教学行为及影像呈现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并结合微课的教学应用,提出微课设计需要观照的四个视角,以期对微课的设计开发提供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34.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教育深度融合,赋能数字化教育转型升级。学习韧性是影响数字化教育成就的重要因素,深受国内外研究者重视,但对于数字化学习韧性的影响机制的认识尚未统一。以4市6所高校438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运用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及Bootstrap中介效应检验法,探索CSCL对大学生数字化学习韧性的影响机制以及认知负荷在影响机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整体数字化学习韧性不强;CSCL与认知负荷显著负相关、与数字化学习韧性显著正相关;认知负荷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数字化学习韧性,并在CSCL对大学生的数字化学习韧性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增强大学生数字化学习韧性,亟须创设人机协同的CSCL群智空间、重塑旨在降低认知负荷的精准化教学形态、构建旨在提高大学生数字化学习韧性的个性化教育生态,进而规避学业风险。  相似文献   
35.
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仍面临着干预方面的挑战。智能同伴互评作为一种强化双向互动交流的元认知学习方法,为促进深度学习有效发生提供了新的可能。文章以Peerceptiv智能互评系统为例,从智能同伴互评视角解析了深度学习过程中的干预机制及作用。研究发现,经智能同伴互评干预后,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且整体具有更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激活了更多深层次的学习行为投入,有效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学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同伴互评对促进深度学习的发展路径。研究成果对实现深度学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为强化深度学习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36.
将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引入教育语义网环境下的个性化E-learning系统。探讨了个性化E-learning系统在SOA方案下的核心问题,最后设计了一个基于教育语义技术的SOA解决方案。根据此方案进行开发学习服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异构学习系统和各种教育资源.为终身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37.
深度学习回应时代诉求,指向“核心素养”改革,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回归了学习本质。知识图谱有助于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实现深度学习。但以往知识建构存在组织静态、孤立的局限,基于ARCS动机模型和知识建构理论,从协同知识建构、动机策略和学习环境建构面向深度学习的动态知识图谱模型,具有动态生成、及时反馈、交互共享等特点,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增强学习体验。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挖掘、滞后序列分析等方法评测动态知识图谱建构模型。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在学习成绩、注意力程度等方面均优于控制组,尤其对中低水平动机学习者产生积极影响,显著提高了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感知注意力、自信心和满意度。动态知识图谱建构发展思路可从重塑任务前计划、社会认知开放性、意义协商及生成性教学等方面寻找突破口,催生深层次认知能力与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38.
为厘清学习分析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方向,研究以应用框架和融合路径为切入点,系统地分析国外近十年间的18篇高质量实证研究论文.一方面,从学习分析如何应用的角度分析其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实证场景、利益相关者和应用技术,得到应用框架;另一方面,从自我调节学习模型出发归纳学习分析支持自我调节学习的切入点、方法、途径和目标,得到融合路径.研究发现,学习分析丰富了自我调节学习的应用场景,以可视化技术为主要工具,通过对学习行为和学习策略的关注,实现以学习分析反馈优化自我调节学习的目标.但纵观全局,当前学习分析的应用更多是为了从侧面衡量、展示自我调节学习,而未从内部支持自我调节学习,即两者的融合仍停留于表层,且对伦理层面关注不足.最后,本研究得到相关启示,以期对后续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9.
如何有效降低编校的错误率是编辑领域不停探索的话题。文章应用心理学的原理对不同类型的编校错误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指出应对不同气质的人员进行有目的培训、适度满足主编校主体的需求、提高注意的有效性及改进阅读方式等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