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7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代新思想的号召下,地勘工作迈向新征程,对地质科技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就如何践行十九大精神,立足岗位,开拓创新,借助地质科技档案实现地勘工作新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42.
探讨公有制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实现形式,对于搞好搞活包括国有经济在,内的整个公有制经济,充分姝军公有制的优势和优越性,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公有制实现形式,要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正确把握公有制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科学涵义和相互关系,既要积极探索创新,又要大胆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和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经营方式和企业组织的形式。  相似文献   
43.
国有高校独立学院运行机制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的运行机制,应按照"依托母体,相对独立"的要求,构建其既不同于国有公办高校也有别于社会出资民办高校的全新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44.
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这是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方针。本文就工资增长同生产发展之间如何贯彻这一方针谈些学习体会。 必须在生产发展基础上逐步增加职工工资 社会主义工资是国家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品的货币表现。社会主义工资增长的必要性,取决于社会主义工资本身的性质和它在社会主义生产过程中  相似文献   
45.
讲政治要注意的几个问题谭劲松讲政治是全党都必须坚持的一条亟要原则我们在学习宣传党中央要讲政治的指示时,不时听到有党员这样议论:讲政治是针对领导干部说的,是领导干部的事,与一般党员无关。受这种思想影响,一些党员对中央要讲政治的要求不是积极响应,而是袖手...  相似文献   
46.
人们一般把国家资本主义归结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国家资本主义”两种类型。我认为,国家资本主义有三种类型,即: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 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资本主义。 我之所以要把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国家资本主义分开,首  相似文献   
47.
谌小峰,一位普通的中国农民,却富有神奇色彩,有着戏剧性经历。他,文革中的“现行反革命”,今天成了深受群众拥戴的厂长、村长和县人大代表;昔日这位有家不能归的流浪汉、泥瓦匠,如今成了闻名全省的农民企业家。谌小峰是怎样兴业致富的?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专程到安化东坪镇酉州村进行了一次调查,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8.
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学习模式,对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合作学习的教学目标、基本程序和作用方式,并对合作学习模式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9.
课题制教学法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题制教学法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研究课题,在教师指导下,结合课程学习开展研究的一种教学方法。采取这种方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化对所学政治理论的理解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50.
在技术演化进程中的技术动荡期,多种不连续性技术同时涌现,但最终只有一种新技术能够成为主导范式,其他技术则自然消亡.以前的研究强调了外部环境和随机事件在技术消亡过程中的角色,如网格外部性、顾客选择、专利施加的障碍和政府管制,等等.然而,这只是对技术消亡的部分解释.本研究对此进行了拓展,将技术消亡归因于企业可控的战略因素,认为不可控的外部因素是企业战略选择的结果,企业可以对技术选择过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