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4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1.
休闲运动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彭文革 《体育学刊》2001,8(5):121-122,125
对休闲与休闲运动的定义作了阐述;从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休闲运动的功能两方面,分析了休闲运动与体育教学结合的必要性,并进一步探讨了如何深入体育教学改革,构建高校休闲运动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2.
学生参与广播操与团体操活动 ,无论是态度 ,还是目的 ,两者都有较大的差异。建议进行教育观念的创新 ,取消硬性规定的广播操比赛 ,让真正喜欢参加表演的学生上场表演 ,使课余体育真正成为学生追求身心健康与人生真谛的过程与方式  相似文献   
23.
1.中、西休闲活动及其理念的差异(1)东方民族的休闲活动及其理念主“静”重“养”:中国五千年的大陆文明和以厚重血缘维系的农本社会,使东方民族崇尚中庸、协和与乐生,休闲活动及其理念主“静”重“养”。即于静中求动,于“健”中求“寿”和“道”。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中国传统体育,以修身养性为目标,多以个体的、娱乐性的、技艺性的、表演性的健身、养生活动为主。在运动形式方面,表现为“上下相随”“左右相依”“内外相合”的整体性,在运动负荷方面,强调运动的节制性,不主张运动的激化造成人体内部平衡的破坏。(2)西方民族的休闲…  相似文献   
24.
大学生参加广播操和团体操活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生参与广播操与团体操活动,无论是态度,还是目的,两都有较大的差异。建议进行教育观念的创新。取消硬性规定的广播操比赛,让真正喜欢参加表演的学生上场表演,使课余体育真正成为学生追求身心健康与人生真谛的过程与方式。  相似文献   
25.
国内外高校对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彭文革 《体育学刊》2004,11(4):27-29
国外的体育休闲娱乐早已进入专业教育阵地,有许多高等院校部设置了与体育休闲娱乐相关的专业,其学科体系相当完备,就业市场十分广阔;而我国的体育休闲娱乐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仅有少数几所院校开设了运动休闲或体育旅游管理专业。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和旅游管理专业应积极学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调整专业设置重点,加强休闲与娱乐管理类课程,拓展专业范畴,促使我国体育休闲娱乐专业人才的培养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  相似文献   
26.
SOHO人的生活方式与休闲运动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文革 《体育学刊》2003,10(2):37-39
由网络催生的SOHO族,是21世纪最令人激动的新兴潮流,SOHO人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运动不足等健康隐患,使研究SOHO人的健身方式显得更加迫切,而休运动作为余暇生活中富有乐趣,刺激及创造性的生活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不仅是一种健康向上的表现,更是一种运动与化完善结合的典范,它不仅能弥补SOHO人运动不足,缓解双重精神压力,更能张扬个性,追求品味与情趣,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7.
论休闲运动教育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对休闲教育与休闲运动教育的定义及基础理论作了阐述,并探讨了休闲教育和休闲运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任务,这对新形势下体育观念的创新及加速转型期人才的培养无疑是新颖而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8.
系统地归总了亚运会的各种筹备工作,并对各类筹备工作如何围绕亚运会的办会理念和目标,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筹备工作,打造广州亚运品牌(人文亚运、绿色亚运),并对如何积极注入创新元素,彰显广州亚运特色(激情亚运特色、跨媒体传播组合战略运用特色、“数字亚运”特色)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建设性对策与建议,符合政策的需求。  相似文献   
2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广东省城镇居民体育休闲娱乐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以期为相关政府的决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30.
论中、西休闲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探讨代表东方文明的中国休闲文化与西方休闲文化的异同:认为东方民族的休闲活动及其理念主“静”重“养”,西方民族的休闲活动及其理念主“动”重“畅”,中、西体育思想互补和交融。最后认为:体育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中、西休闲文化的研究,从根本上说,是对人类生命意义和快乐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