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62篇
综合类   19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优秀教练员必备的思维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运动训练科学化程度越来越高,竞技场上竞争日趋紧长激烈,这必然对教练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我国优秀教练员的思维品质特征进行了剖析,当有普遍及现实意义。关键词:  相似文献   
32.
周学荣 《山西体育科技》2001,21(1):32-33,37
本文运用社会学、心理学、生理学基本理论对体育游戏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体育游戏特点鲜明,蕴含了诸多教育优势,具有健体、培德、育心、益智功能,是促进独生子女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3.
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日标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根本问题,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研究,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构建的依据与遵循的原则,阐明了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内容与特点,旨在为新世纪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
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性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系统理论与课程理论为指导,对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进行了研究,认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从教育观念突破入手,着眼于课程整体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35.
从运动心理和运动能力两个方面就融合教育下普通大学生对听障、视障、肢体残疾大学生体育刻板印象进行了调查,同时分析了两种刻板印象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普通大学生对残疾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有积极评价,但在自信心、耐挫折感、运动能力等方面较为消极。为残疾大学生创造活动的条件,推进无障碍化建设,提倡残健大学生要双向融合,充分调动残疾大学生的主体性,是改善其体育刻板印象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6.
论体育教育与大学生人格塑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健全的人格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体育教育以其独有的教育优势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产生全面影响,是健全人格塑造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7.
体育教学育人的途径和方法安徽师范大学周学荣体育教学中含有丰富的育人功能,但长期以来,对体育的育人功能认识仅局限在思想品德教育的狭窄范围内,使体育的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应包括三方面,即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现代意识和心理个性....  相似文献   
38.
入境     
叶圣陶先生讲:“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境”即“意境”,就是文中所描绘的图景与表现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不能充分理解、感受。所以,教师可运用具体形象的画面给学生以强烈  相似文献   
39.
儒家消费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消费伦理的主流,对建构现代条件下的新型消费伦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体育消费不仅是经济现象,还存在着一定的伦理意蕴.以儒家消费伦理思想作为切入点,用现代的视野对其进行诠释,并分析当代体育消费中存在的伦理失落与道德困境,选择性地借鉴儒家有益的消费伦理思想来构建当代的体育消费伦理,对遏制体育消费异化现象和升华人的精神道德有着积极的价值,也为体育消费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0.
体育教学中教师对于德育功能的片面认识以及师生之间存在的道德认识差异,一方面使德育实效性受到严重影响,另一方面也制约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研究体育教学中师生道德认识差异、探究影响德育效果的因素为拓展学校德育途径提供一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