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06篇
综合类   4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以《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和《体育科学》三种权威性学术刊物1992年和1993年发表的论文为基础,对我国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方向,指出,中国运动心理学致力于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竞赛的决实际问题.其大方向适应了社会的要求,且硕果累累.当前运动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是:选材研究的指导意义不强,研究课题的理论指导性差,心理测试仪器的研制落后于运动心理学实践的需要,研究方法尚未充分体现出心理科学研究的时代特征.建议应加强研究信息的搜集和整理,避免无意义的重复研究;加强理论研究,提高应用水平;提高研究人员自身的理论素质;加强多学科的协作.提高研究方法的水平;增加实验研究,建立运动心理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2.
六种身体自我测量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张力为  陈荔 《体育科学》2005,25(1):74-79
身体自我的测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形象选择、形象调节、画人测验、行为观察和内隐态度实验6种,各有长处和短处。本研究探索的第一个问题:不同的身体自尊测量方法是否殊途同归。答案似乎是否定的,甚至同为一种测量方法,如问卷调查,同一批受试者不同问卷的测量结果也是差别大于同一。本研究探索的第二个问题:不同的测量方法其应用前景如何。从操作简便和样本数量的角度分析,问卷调查和形象选择较好;从控制社会期待效应和探索自发反应的角度分析,开放式问卷调查、画人测验、行为观察和内隐态度实验较好;从研究控制和数据分析的角度分析,内隐实验较好;从生态学效度的角度分析,行为观察较好。  相似文献   
23.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专栏的开设始自张力为博士的一个想法。当时我曾委托他为本刊主持一个专题 ,而对学问严肃又负责的他却迟迟没有组到自认为合格的稿子。交流中我们谈起目前体育学术界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种种 ,不久就有了他的 12篇关于研究方法的文章寄来 ,看来他已是厚积薄发。于是 ,我们想索性办个专栏 ,引发更多学者的关注和参与。我们请姜达维教授审阅了张博士的文章 ,便有了网上精彩的对话和更多思想火花的迸发。“体育科学研究方法”专栏就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与智慧的讨论中开场了。  相似文献   
24.
根据Marsh提出的大鱼小池效应理论,高水平的同伴环境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概念,并进而影响其将来的成就.以302名来自全国14个不同水平运动队的田径运动员为被试进行的分层线性模型分析表明,大鱼小池效应在中国竞技运动领域同样存在,运动员的身体自我概念除了与自身的运动水平有正向关系以外,还会受到所在运动队平均运动水平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5.
运动性心理疲劳:性质、成因、诊断及控制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张力为  林岭  赵福兰 《体育科学》2006,26(11):49-56,74
疲劳及其控制是现代运动训练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对心理负荷与生理负荷、心理疲劳与心理耗竭之间的不同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运动性心理疲劳进行了界定。讨论了心理疲劳的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指出外源性的训练因素和管理因素是运动员心理疲劳的最重要原因。讨论了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测量方法,指出,心理指标与生理指标之间的相关较低,多维的、长期的和个人化的监测会更加有效。最后给出了控制运动性心理疲劳的建议,包括变换训练及休息方式、提供社会支持、设置短期目标、悦纳自我和营养补充。  相似文献   
26.
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调查访问等方法 ,对中国体育科学研究的特点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并对中国体育科学发展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 :中国体育科学表现出科学研究取得高水平成果、研究手段多样化、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体系、开始步入国际体育科学舞台等 4个方面的特点。但是 ,中国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着创新性研究成果 (假说 )不多、研究方法中存在的缺陷、体育科学研究发展不平衡、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领域地位不高等问题。另外 ,中国体育科学应当在理论研究突出重点 ;应用研究突出实用特征、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加强中国特色的体育科学研究 ;建立中国体育科学数据平台 ;不断提高在国际体育科学研究中地位等方面进行加强。  相似文献   
27.
运动心理学研究方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确立因果关系一般只能通过实验研究进行,描述性研究和相关性研究很难得出因果结论;将相关研究结果解释为因果关系,有可能造成理论和实践上的混乱。两个变量如呈现不完全相关,将会出现回归现象;回归定律在某种程度上可用来解释教练员、运动员运动成绩或情绪状态的波动,不能忽视它的可能作用。问卷回收率对调查结论的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在某些情况下有必要估计不回答部分对统计推断造成误差的影响程度,给出置信区间。  相似文献   
28.
运动中的心理负荷及其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竞技运动中,每一个教练员、运动员和科学研究工作者都会遇到运动负荷问题。负荷指载体所承受的刺激或压力。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可将运动负荷分为训练负荷、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来加以研究。这三个方面互有联系,互有影响但又不同。训练负荷可通过标志负荷强度的速度、高度、远度和标志负荷量的总次数、总距离、总时间和总重  相似文献   
29.
检验名人榜样和身边榜样对大学生运动员自我损耗的补偿作用.60名男性足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实验一,观看视频控制注意诱发自我损耗,阅读榜样文本产生启动效应,最后完成迷宫任务.40名男性篮球专项大学生运动员参与实验二,观看视频控制注意诱发自我损耗,填写《自我控制检查表》促使研究参与者回忆身边榜样的自控能力产生启动效应,最后完成Stroop任务.实验一发现,运动领域榜样文本和非运动领域榜样文本启动下,损耗组与非损耗组的坚持时间不存在差异;中性文本下,损耗组的坚持时间显著短于非损耗组;实验二发现,损耗条件下,回忆身边自我控制好者的研究参与者比回忆身边外向性格者的研究参与者在Stroop任务上的不匹配正确数表现更好.来自运动领域和非运动领域的名人榜样都对自我损耗起到补偿作用,且补偿效果不随榜样的社会类属及损耗状态改变;身边榜样可以补偿大学生运动员的自我损耗效应.  相似文献   
30.
集体项目和个人项目的非智力特征分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对集体运动项目和个人运动项目进行非智力特征分解的可能性。对总共370 名运动员的3 项研究表明,在矛盾情绪表达、一般健康状况、心理——身体症状、社会支持、成就动机、生活满意感、自尊、运动动机和同理心等9 个方面,均未发现集体运动项目和个人运动项目的差异。分析了这一结果的原因,提出训练年限的长度和心理量具的敏感性是今后对运动项目进行心理学非智力特征分解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