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23篇
体育   90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体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1997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各级别前4名运动员(共30名)的体型进行测定研究,旨在了解运动员体型的现状、特点和某些规律性特征,为科学选材,合理选择级别,提出客观依据。结果如下:我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的体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征,即体型分布相对较为集中,其体型特征为:体型匀称,肌肉、骨骼较为发达,体脂%低,身材较高大,其体型3因子均值为2.12~4.41~3.18;随级别升高,体型由外胚叶性一中胚叶型向中胚叶型转变;与国内外其它项目比较,体型有自身特点:3因子均值不大,差值较小,体型匀称。  相似文献   
62.
中国优秀男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本文对1997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男子各级别前4名运动员(共30名)的身体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运动员体脂%为10.23%,去脂体重、去脂体重/体重、去脂体重/身高等值均随比赛名次的升高而增加,同时,去脂体重与比赛名次高度相关(r=0.951,P<0.05);运动员的体脂%和去脂体重均随级别的增加而升高,尤其是大级别运动员的体脂%较高,与小级别运动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国内同项群如拳击、柔道、摔跤等项目优秀运动员相比,其体脂%最低(10.23%),去脂体重/体重比值最高(89.63)。  相似文献   
63.
本文在大量阅读和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模拟低氧训练的新方法和新进展进行总结和概况,并从运动生物学和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对这些方法的应用意义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便帮助科研人员和教练员更全面地认识这些问题,同时在训练实践中更有效地利用这些方法。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1·高原训练的利与弊;2·模拟低氧训练的提出和基本思路;3·模拟低氧训练的模式、方法及利与弊;4·模拟低氧训练不同方法与高原训练的异同。作者通过图表对此项训练主要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对LoHi与传统高原训练和HiLo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比较。对于模…  相似文献   
64.
高炳宏 《体育科研》2003,24(1):67-67
研究背景 :Gross提出的“情绪调节的同感过程模型”指出 ,情绪的调节发生于情绪过程 (包括情绪产生过程、情绪反应倾向的展现过程 )中的任何一点。基本的情绪调节类型可划分为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两类。原因调节直接调整产生情绪的评价过程 ,如减弱评价 (忽视 )。反应调节直接调整已经激活的情绪倾向展现过程 ,如抑制表情。在这个框架下 ,Gross检验了两种基本的减弱型原因—反应调节 (评价忽视和表情抑制 ) ,可是 ,至今还没有研究者对基本的增强型原因—反应 (评价重视和表情宣泄 )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而且 ,国内在情绪调节基本过…  相似文献   
65.
为探讨模拟低氧训练对运动员免疫机能变化的影响,对12名女子赛艇运动员高住高练低训(HiHiLo)和低住高练训练(LoHi)过程中CD3^+、CD4^+、CD8^+、NK细胞及NKT细胞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模拟低氧训练过程中,CD4^+/CD8^+比值、NK细胞的变化不产生显著性差异。训练至第4、5周,NKT细胞与训练前比较明显下降,且HiHiLo组比LoHi组变化更为显著。提示模拟低氧训练过程中不同训练时期对免疫指标产生的影响不同,主要表现为低氧训练后期部分免疫指标出现显著性差异。同时,不同的模拟低氧训练方式对人体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也有差异,HiHiLo组比LoHi组免疫抑制现象更为明显。NKT细胞对低氧训练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反应,可考虑作为首选指标监测机体的免疫状况。  相似文献   
66.
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8名优秀男子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各时段气体代谢、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测定分析,了解优秀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的水平与特征。结果发现:1.递增负荷运动中,短距离自行车运动员乳酸强度曲线拐点较低,但斜率较大,表现出无氧供能系统动员速度快的特点。2.不同距离主项对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需求存在差异。3.有氧代谢能力的优劣并不是影响专项成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7.
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与能量代谢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研究和掌握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和能量代谢特点,为科学指导跆拳道训练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同时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跆拳道比赛时间结构特征明显,表现为整场比赛攻防次数多,时间非常短;攻防间步伐调整频繁,每次在6.9~7.19 s之间;这种持续爆发性肌肉用力的项目特点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高能磷酸原供能与较强的糖酵解供能能力;赛中的BLA和HR较高,表明糖酵解供能在跆拳道比赛中占据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8.
对上海游泳队备战九运会期间的接力交接棒训练情况与九运会上男女接力队自由泳交接棒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 ,指出 :九运会女队的接棒技术发挥得较好 ,男队表现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并对今后的交接棒训练提出了意见和建议。Compara  相似文献   
69.
搏击类项目的能量代谢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搏击类项目能量代谢特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在研究中仅根据运动对血乳酸这一指标判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建议应拓宽研究指标范围,如运动时酶活性的变化、氨代谢等。  相似文献   
70.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赛艇项目教练关于运动员疲劳诊断和体能恢复指标体系、训练调控和机能监控等方面的认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教练员一致认为,疲劳诊断及体能恢复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非常重要;导致运动员训练或比赛中产生疲劳最主要的因素是能否科学制定训练计划和运动员训练与比赛后体能的恢复;而教练员判断和获取运动员疲劳及体能恢复情况的途径,主要是根据经验,并能采用多途径、多层次的综合治理的方法;合理营养、赛前体能保持和调整、过度疲劳的恢复问题是困扰教练员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