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20篇
科学研究   6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刘勤 《南昌教育》2006,(11):38-38
小学中年级是义务教育进入第二个学段的起始年级,学生已从幼童时代进入了孩童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开始萌发。接受新信息的能力也在增强。对一些问题升始有了自己独立的理解,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在文化知识方面,他们有了第一学段学习的积累。语文教学如何抓住这一年龄段的孩子特点进行课堂教学,使他们成为有一定阅读能力的、能与人大方交流的、会正确表达思想感情的、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一条新的教学途径。本人认为,语文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82.
在作文起步阶段,让学生乐于表达,敢于习作,分享成功,增强自信,是中年级习作教学最重要的任务。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觉得作文难教,学生觉得作文难写,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老大难。究其原因,存有以下症结:  相似文献   
83.
周利如 《湖南教育》2004,(21):23-23
童话,以其丰富的幻想、奇特的情节、优美动人的语言,让人们普遍接受并喜欢,尤其是对于低中年级学生来说,童话无疑是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写作兴趣的最佳“诱饵”。  相似文献   
84.
语文教学主要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方便学生能够进行语言运用,其中语文教学除了基础语言运用教学外,文字的书写也是语文教学的范畴之一。汉字的书写讲究端正漂亮,小学阶段正是书写习惯养成的时候,所以小学写字教学十分重要。本文从中年级写字教学的“规范?兴趣?激励”入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85.
现在语文教改及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普遍认为,语文能力不 能简单以语文学科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真正的语 文能力是阅读能力和表达的能力二合一。“得语文者得第一” 《得阅读者得语文”这样的话屡见报端,可见语文素质的培养已 成为语文教育工作的重点和目标,而语文能力的培养绝对离不 开阅读,因此阅读就成了语文教育工作和研究的核心。换言 之,阅读就是学语文的基本规律,必须遵循,否则长久来看会吃 大亏。  相似文献   
86.
设计理念:根据中年级学生学习情况,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相机生成。注意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和课文的文化内涵,重视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过程。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  相似文献   
87.
随着我国教学制度的日益完善和优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已经将体验式教学融入作文实践教学当中,但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为了更好地提升语文教学效果,在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当中应适当地利用体验式教学,充分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才能够更好地提升作文教学水平以及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因此,本文我们将以小学语文中年级体验式作文教学思考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的了解,分析在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当中进行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的重要性,继而提出一些促进体验式作文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88.
由一堂课引发的对探究性学习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究性学习是目前讨论得比较多的一种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对学生形成吸引力的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探究学生能找到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所谓的探究并不完全是自由探究,教师在探究中的指导作用很重要,教师的指导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来实现;在对探究性学习活动进行评价时,结果和过程同样重要,不能只重过程而轻结果。  相似文献   
89.
徐莹 《江苏教育》2007,(14):88-90
一、设计思路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对数字的学习和时间的表达,对于低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此内容相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怎样做到既扎实教学,又能求新求活,激发学生兴趣就成了我的主要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