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6030篇
  免费   2243篇
  国内免费   8041篇
教育   291388篇
科学研究   23685篇
各国文化   148篇
体育   66178篇
综合类   22845篇
文化理论   652篇
信息传播   11418篇
  2024年   2357篇
  2023年   8154篇
  2022年   4550篇
  2021年   6965篇
  2020年   7911篇
  2019年   7405篇
  2018年   3939篇
  2017年   6882篇
  2016年   8474篇
  2015年   13735篇
  2014年   29239篇
  2013年   25918篇
  2012年   31317篇
  2011年   33065篇
  2010年   29348篇
  2009年   28064篇
  2008年   29499篇
  2007年   24225篇
  2006年   21186篇
  2005年   20456篇
  2004年   20821篇
  2003年   16853篇
  2002年   12127篇
  2001年   8093篇
  2000年   6460篇
  1999年   2510篇
  1998年   1698篇
  1997年   1245篇
  1996年   973篇
  1995年   712篇
  1994年   553篇
  1993年   448篇
  1992年   391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218篇
  1989年   18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62.
6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实现课堂的延伸与拓展,教师应注重融入本土化教育资源,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渗透本土文化知识,这对于延续民族精神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注重对本土化教育资源的挖掘,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各地名胜古迹、民俗风情、家乡特产等知识内容,发挥本土化资源教育优势,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性,并据此提出了几点教学建议及策略,以实现本土化小学语文课程的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64.
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聚焦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及其相互衔接。教育体系的发展,是一个从成熟、定型到完善、巩固的过程。我们要明确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点,通过分类评价,引导高校找准定位,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机制,激发高校办学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65.
杜琳 《四川教育》2020,(11):32-33
立足新冠肺炎疫情这一背景,以“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为蓝本,教师可根据学生特点与年级差异,深度挖掘教材资源,从年级、主题、目标、学习建议、学习评价五个部分进行主题课程框架设计,形成独立的主题实践课程。  相似文献   
66.
67.
分析了体育人类学学科发展及其特点,探讨了该学科的薄弱之处,通过学科在国际上发展的大趋势,针对我国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体育人类学在体育学科体系中的定位进行思考。研究认为,体育人类学具有综合性、跨学科和反思性研究的学科特色,当前中国体育人类学应进一步明确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理顺与体育人文社会学、民族传统体育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构建学科方法体系,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着眼于学以致用的应用趋向,为体育学在社会实践的融合应用中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68.
钱慧 《英语广场》2020,(5):70-71
从多元智能理论来看,学习者对不同形式的信息接收效果不一,"互联网+"资源与技术为英语听说课程提供了多种选择。基于听说课程的应用性特征,本文重点探究线上与线下教学与评估活动中基础环节的整合,以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通过大学英语听说课程模式改革,突破英语课堂教学限制,提高英语日常使用的可能性,实现听力与口语的形成性评估实践。  相似文献   
69.
《考试周刊》2020,(49):118-119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健康情况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如何有效的应用体育课堂教学,改善中小学生的身心素质倍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对体育课堂现状的分析,从课堂游戏设计及课堂游戏实际应用等方面提出建议,希望能帮助教育工作者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