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8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绿色锻炼”思想为基础,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户外自然环境,探讨不同锻炼情境中的中等强度自行车锻炼对大学生心境、主观用力感量表 (RPE)和身体自尊的影响及其差异。30 名大学生随机分配到单一运动组、运动音乐组、虚拟环境运动组,每组10 名大学生,男女各5 名,然后完成 40 min 的中等强度的踩踏功率自行车任务。运动前后分别评估心境状态和身体自尊,运动10 min 后每隔5 min 评估RPE。结果:(1)心境,组别的主效 应显著,测量的主效应显著,组别和测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运动结束后虚拟环境运动组心境的紧张、疲劳、慌乱水平显著低于运动组,精力水平显 著高于运动组;(2)身体自尊,组别、测量的主效应均不显著,组别和测量的交互作用不显著,但运动后虚拟环境运动组大学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显著 高于运动组;(3)随着运动时间的增加,3 组大学生的RPE 均显著增加,但虚拟环境运动组大学生的RPE 显著低于单一运动组,同一时间点虚拟环境 运动组大学生的RPE 显著低于单一运动组。结论:中等强度的运动对心理有改善作用,虚拟锻炼环境对心境有更好的调节效果,是一种良好的锻炼 方式,同时研究结果进一步为绿色锻炼的心理效益提供了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31名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和31名大学生运动员的问卷调查,发现残疾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同一性和运动定向的各个指标之间都存在显著相关,这点与大学生运动员不同。研究还发现,男女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运动同一性和运动定向上的特点不同;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和大学生运动员相比,在运动同一性上也存在不同特点;残疾大学生运动员在社会同一性上的强度低于大学生运动员。研究结果证实了提出的两个假设,即社会同一性和自我同一性与运动定向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在排他同一性得分高的运动员在消极情感上得分也高。  相似文献   
33.
计算机考试界面的设计直接影响考生对关键线索的搜索速度和效率,从而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科学合理地设计《运动心理学》计算机考试界面,采用眼动技术,通过3个相互关联的混合试验设计,探讨答题区位置、行距、背景颜色和字号对考生答题绩效及视觉搜索的影响.受试者佩戴EYELINK Ⅱ眼动仪、正面端坐,在各自试验条件下操作鼠标,完成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运动心理学》试题.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差异检验,结果显示:中部居中的答题区位置、25像素行距、白色答题区背景、12磅字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试题的认知加工水平,有助于提高考试绩效,是比较理想的计算机考试界面设置.  相似文献   
34.
对《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创刊30年来的体育运动心理学论文进行了回顾,对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等两个领域的一些重要的主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研究主题进程的发展以及今后的展望。本文旨在纪念《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办刊30年。  相似文献   
35.
采用分层抽样法调查了我国上海市、天津市、成都市、武汉市和福州市5城市的2187名18~69岁的居民,主要调查了他们的运动愉快感产生情况,以及居民运动愉快感的产生与他们的体育锻炼方式和运动量的关系,并研究了有、无运动愉快感居民的心境状态、健康状况的区别。结果表明:有63.74%的居民体验到了运动愉快感,这部分居民大多是2人或2人以上结伴或集体进行体育锻炼,而且他们的运动量显著大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有、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其心境状态和健康状况也有差异,有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其心境状态显著性地好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并且他们的总体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也显著性地好于无运动愉快感的居民,说明运动愉快感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达到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的中间变量。因此,建议我国城市居民通过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适宜的运动量,并采取结伴锻炼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36.
运动情境中运动员的视觉搜索行为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的视觉搜索反映了运动员的信息加工模式.很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平运动员在运动情境中的视觉搜索行为是不同的,眼动仪记录的眼动模式成为运动员视觉搜索行为研究中的客观指标.综述了运动情境中有关运动员眼动特点的研究,并对已有研究进行分析,指出眼动方法在研究运动员视觉信息加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7.
采用目标定向理论的观点,考察体育课中的两种动机气氛对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成就的影响。以246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教学方式进行体育教学。结果发现,动机气氛因素在初中生的动机水平、目标定向和能力知觉几个动机变量上均存在主效应,但性别因素主效应和两因素产的交互作用在这几种动机变量上均没有达到显著性。采用学习气氛的教学方式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促进其任务定向,减少其自我定向,并提高其能力知觉。而采取成绩气氛的教学方式则使学生的动机水平下降,并且增加其自我定向,降低其能力知觉。提出在体育课中应创设一种学习气氛,以便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动机,实现健康体育的教学宗旨。  相似文献   
38.
9~18岁青少年身体自我描述年龄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对153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在身体自我描述的11个指标的得分上表现出明显的年龄特点,16岁是身体自我得分最低的一个年龄阶段,除了在健康指标上差异不显著以外,在身体自我的其他10个指标上,均呈现显著性差异,女生的身体自我描述的年龄差异更为明显,这可能与不同年龄青少年体育锻炼时间和锻炼次数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9.
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采用已翻译和检验的运动员<流畅状态量表>对83名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流畅心理状态的9个特征中,精确的反馈、挑战-技能平衡、清晰的目标、高度控制感和注意力集中是五个主要特征;运动等级是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差异的影响因素;技能表现类项群运动员流畅心理状态总体达到中上水平,流畅心理状态优秀型运动员占总人数的60.2%,良好型运动员占总人数的39.8%.  相似文献   
40.
使用身体自我描述问卷,对296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发现,体育活动对大学生的身体自我描述有积极的影响,每周参加三次以上和累计达到一个小时的体育活动就能够提高大学生对自己身体描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