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篇
体育   68篇
综合类   14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集体情感表达的错位——球场“软暴力”现象的再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分析了近10年来国内球场观众暴力的研究文献,发现广大学者对球场观众言语攻击这种球场"软暴力"现象关注得不多.试从集体情感表达的角度出发,对球场观众"软暴力"现象进行再审视,以集体情感的释放为线索分析球场观众软暴力的软、硬元素,并提出通过培养一个健康的集体情感表达的方式来塑造一个全新球场文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 1980年以来世界女子标枪发展状况 ,以及不同规格女子标枪飞行与落地性能特征的分析认为 ,国际田联决定使用女子低重心标枪是值得认真商榷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3.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重要基础。虽然不同的素质有不同的解剖特征和生理、生化机制,但它们之间又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在发展某一素质时,会或多或少、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另一素质或几种素质的变化,这种变化的过程就是身体素质的转移。从身体素质转移产生的效果看,它分为良好转移和不良转移。  相似文献   
54.
"比赛训练法"与"以赛代练"的训练学阐释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赛作为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逐渐发展成为运动训练的重要训练方法之一.但是,简单的"以练代赛"或"以赛代练",都是违反训练学规律的.因此,在我国部分竞技体育项目取得一定突破的情况下,需要从运动训练学科的角度认真总结训练方法的科学性问题,正确处理好"比赛"与"训练"的关系,这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科学理论问题,更是竞技体育技术实践与管理的指导性问题."以赛代练",不是不练,提法的科学理解必须明确.  相似文献   
55.
陶于  周兵 《体育学刊》2007,14(1):34-35
根据奥运会的规模化发展特征和奥运会对经济影响的特点,运用社会学的“马太效应”理论、宏观经济学的“挤出效应”理论及会展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理论,对奥运会由多城市共同举办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6.
陶于 《中华武术》2005,(12):53-55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世界田径运动的不断发展。女子标枪成绩得到迅速提高。世界纪录从1980年的70.08米.讯速提高到1988年的80米,平均年增近1米。  相似文献   
57.
通过对国内、外十五位优秀女子标枪选手完整多年训练过程中年龄特征的研究分析,揭示了我国与世界优秀选手不同的年龄规律,发现影响我国女子标枪运动水平的关键因素是开始专项基础训练的年龄较晚,导致了运动生涯较短的现象,为我国女子标枪运动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科研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陶于  周兵 《体育与科学》2001,22(6):30-3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等方法,对普通高校138名经常从事科研工作的体育教师,从学术研究成果的类别,及从事科研工作的目的等内容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138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中大多数从事体育科研的主要目的是职称晋升与上岗需要,导致了研究方向杂乱、科研成果水平偏低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9.
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比较分析等方法 ,从人才结构、专业编制、人才基础、目标战略等方面 ,探讨了江苏省竞走运动的现状 ,指出了江苏省竞走运动在相关问题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就此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0.
影响我国运动训练水平的主要因素并非“早期专项化训练”,而是“早期专门化训练”,由于过多地采用早期专门化的手段,且针对专门能力和专门技术方面进行大量成人化的训练,造成我国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水平表现很高,而进入成人后却表现平平。在早期训练过程中,采用的手段与方法必须结合运动员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运动能力发展的“敏感期”,进行与之对应的针对性训练,应强调各种身体运动能力之间本质的内在转化的训练,而不必在训练过程中过分强调技术和技术能力的外在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