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1
1.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是晚唐最为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创作颇丰,尤擅律诗和绝句,无题诗更是堪称一绝。李商隐的诗作构思精妙,情致婉曲,辞藻华艳,风格秾丽。他还喜用典故,过分用典使得他的部分诗作意旨隐晦,难于索解。  相似文献   
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的整理出版,是世纪之交中国学术界的重大创获;其中逸诗《多薪》的出土发表,对于认识战国诗歌水平和当时人的手足观念有一定帮助.《多薪》共有两支简,均残缺,需对其进行简文释定和缺字增补.从诗歌用词和取兴推断,《多薪》应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模拟《诗经》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约813一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是晚唐最为出色的诗人之一,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创作颇丰,尤擅律诗和绝句,无题诗更是堪称一绝。李商隐的诗作构思精妙,情致婉曲,辞藻华艳,风格秾丽。他还喜用典故,过分用典使得他的部分诗作意旨隐晦,难于索解。  相似文献   
4.
长庆二年(822),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在一个初春时节,白居易畅游西湖,欣赏美景,情之所至,写出了描写西湖早春美景的佳作——《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受儒家思想影响,早年锐意进取,竭力奉行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仕途顺达。元和十年(815),白居易仕途受挫,被贬为江州司马,其政治热情随之冷淡下来。这一时期,儒家“独善其身”、道家“知足不辱”及佛家避世等思想,在  相似文献   
5.
《文选序》分三个层次阐说了怎样对待《文选》的选录标准问题:首先,要区分“选录范围”和“选录标准”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其次,分析“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这句话不是在说《文选》的选录标准;第三,应将萧统本人的文学观与《文选》的实际选录标准区别开来;从萧统的其他作品、甚而至于从其他人的作品中“找寻”出一个所谓的《文选》的“选录标准”也是不妥的。讨论《文选》的选录标准,较稳妥的方法是从《文选》文本出发,仔细分析每一篇作品的性质、文体特征、艺术特色,从而归纳、概括出《文选》实际的选录标准。  相似文献   
6.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中唐著名诗人。他少时即才华横溢,“以长短之制,名动京华”(《唐摭言》)。李贺为唐宗室后裔,志向远大,然而仕途坎坷,沉重的失落感和屈辱感不时袭上心头。为表达激愤、伤感之情,他将卓越的才华和全部精力倾注于诗歌创作。李贺吟诗成癖,呕尽心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