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格律论是现代派形式论的理论归宿。现代派引入研究了法国象征派和英美现代派的格律主张,对中国近体诗格律引入并进行研究,对形式感、形式美有独特的理解和把握。现代派提出了自己的新诗格律理论:叶公超的格律美在均衡本质论,新诗格律要具备节奏、音顿、韵律、对偶等具体内涵。在格律论上,何其芳、卞之琳、孙大雨的影响持续最久,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2.
针对语文选修课中的难点——新诗选读,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曹万生教授与靳彤教授提出了具体的意见。  相似文献   
3.
由《文学评论》与四川师大文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现代诗学研讨会于 2 0 0 3年 9月 17日至 2 0日在成都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南大、浙大、厦大、川大、华中科大、华中师大、西南师大、天津师大、湖南师大、重庆师大、西南民大、上海社科院、四川师大等 2 0家单位的 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文学院 80多位研究生旁听了会议 ,文学院院长万光治主持了开幕式 ,校长周介铭 ,副校长钟仕伦、严余松 ,科研处副处长庾光蓉到会表示祝贺。周介铭及《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王保生分别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 ,祝贺本次研讨会开幕。周介铭同…  相似文献   
4.
“为什么我们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问得很尖锐。 这个问题落到基础教育,就变形为:天才学生.如何在中小学得到发现与培养?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诗学的发生,从汉语诗歌引入现代汉语及其诗学开始。近代“诗界革命”没有解决这一问题(但“小说界革命”“文界革命”是解决了这一问题的)。汉语诗歌持续发展数千年,至晚清黄遵宪“诗界革命”,一直持续的是古代汉语载体形式,黄遵宪的贡献在“我手写我口”,而这个“口”,是“六经之所无,不敢入诗篇,古人弃糟粕,  相似文献   
6.
一 一九二七年,中国大革命坠入血与火的深渊,现代文坛开始了愤激与幻灭交相共织的变奏。置身于一个价值紊乱的时代,敏感的诗界,在跨进三十年代的门槛的同时,就开始呈现出更加多元的追求趋势。急进的左翼,倾泻出“红色鼓动诗”;朴实的书生,刻绘着乡村“老马”的身影;但是,一群敏感困惑的都市青年,却感受到古典梦幻破灭后“世纪末”式的悲哀。他们在惊惶不宁地自省、顾惜的同时,在异域的现代主义诗歌中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中国现代派诗应运而生了。 现代派作为一个诗派得名于一九三二年五月施蛰存主编、始刊的《现代》杂志。第一次把它命名为“现代派”的,是一九三五年孙作云的论文《论“现代派”诗》。但是,仔细  相似文献   
7.
唐湜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了"新生代"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学术总结.他所谓的"新生代"主要是指以九叶派诗人为代表的年轻诗人群.唐湜对他们大多数人的作品进行了评介,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而且由此产生了"合流"诗的艺术主张.他的研究对于九叶诗派的最终形成起到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如果我们对艺术美感作静态分析,即只从心理学美学的角度来研究,那么对艺术审美心理的研究,则是艺术美感心理论的主要内容。茅盾艺术美感心理论研究了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各种心理形式,认为美感就是这诸种心理形式的综合。在这些心理形式中,茅盾谈得最多的还是情(情感)和理(思维等理性内容)。他认为,艺术美感,从创作心理看,  相似文献   
9.
“抗战文学”这个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抗战文学,是指以抗战为题材的文学。从共时性角度考察,抗战文学存在大叙事、现实性、反形式化三大特点;从历史性角度考察,抗战文学则显示出创作发展和人性挖掘深度成正比的特征。抗战文学要出现优秀乃至伟大的作品,有待于我们对民族文学和文化的深刻反思和对世界先进文化的广泛吸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本质,就是走向现代性,在现代文学里体现为反专制、争民主。巴金文艺思想的本质是以人性自由为价值观出发的写真实论。即真与善。真是巴金文艺思想的生命,是核心,善是巴金文艺思想的基点,是价值。凡是善被遮蔽的时候,真的追求就特别突出,凡是善正常体现的时候,他的这种真的追求就失去了那种斗争的焦灼感、冲动感。与茅盾、郭沫若比较,巴金的真实观是感受真实观,巴金文艺思想的历程,也侧写了中国现当代文艺思想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