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摄影与多媒体的同时、综合运用,能够产生更典型、更真实、更富有现实主义的艺术感染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更能增强新闻性、形象性、典型性、真实性和艺术性,达到锦上添花之目的。专题摄影运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把新闻摄影和多媒体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带有创作性的、具有感染力的、可视形象的宣传形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类比于桥梁工程的有关原理,从合桥策略、引桥策略等几个方面,联系教学实例总结了进行高考有效复习的体会。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经验的积累,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无不把教师素质的提高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教师及其专业成长的研究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新教师与名教师的课堂教学对比,使大家明白两者之间的差距以及跨越这种差距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提升其实践智慧,为新教师成长为名教师提供借鉴与思考。1 背景介绍新教师:女,25岁,200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复习课应"上对"、"上全"与"上活",在实际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学生或不同的复习阶段这三种教学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5.
所谓发散性思维,是指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求各种答案的展开性的思维方式,它又称为求异思维或辐射思维。本人根据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1抓住思维关键,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发散思维的一般模式是:选取思维发散点→发散想象。如果我们能灵活地确定不同角度的发散点,从而让学生充分地展开想象,则效果是令人瞩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选取以下的发散点:1.1语词的发散指根据语词(主要是关键词)表述的特点,寻求各件…  相似文献   
6.
浅谈高中生物的联系教学●浙江温岭中学(317500)郑晓萍●所谓联系教学,是在生物教学中,以知识内在的本质联系为主要内容,并以此为依据,对教材内容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的“方法结构”进行统一的整体考虑和研究,使教学过程能真实地反...  相似文献   
7.
认知结构理论指出:学生学习一认识活动的实质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据此.生物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学生的生物学认知结构。所谓生物学认知结构,是指生物学知识及其认识在抽象——理论思维水平上的统一,即指在一定阶段,对已获得的生物学知识在理解其全部意义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特点,组合成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科学的整体结构。它是一定阶段学习的结果.也是新学习、新创造的条件。本文通对学生生物学认知结构构建过程的分析,试图建立关于生物学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现代教学论认为:教与学…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实验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实验操作能力是学生素质的主要体现之一。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应特别注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积极认真地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全部实验,而且还应尽量搜集各种实验资料,并借鉴美国、香港等有关教材,结合中学教学中的具体实际,设计出附加的几个实验。可在课外活动中供学生进行探索、验证。下面就具体介绍设计的其中三则实验:1测试酶浓度对化学反应的影响1.1实验步骤1.1.1如图1.所示装置实验仪器。1.1.2用刀片切取5克的土豆,弄碎并吸干其表…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作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历来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人们特别关心的是在课堂上教师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人格等方面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为此,笔者利用现场观察和录像分析,对其中的一节生物学  相似文献   
10.
1.“生成性”教学简析  建构主义的学习心理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认为:学生的学习应该是自主的,学习是学习从自身的知识基础和经验出发,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教学就是为了促进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它是一种生命实现的过程,是符合学生生理与心理实际特点的渐进的生成过程。根据这些理论,笔在生物教学实践中致力于学生的“生成性”发展研究,通过不断的尝试、探索,从而提出了促进学生“生成性”发展的教学框架(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