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1.
梁启超的努力,使"小说救国"论蔚为大观。作为"新小说"肇始的"政治小说",先天地秉赋着宣教的文学社会功能。这一文学史实的还原,必须依傍于政治小说流变的描述。  相似文献   
2.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有四个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生共同生活”“学生生存”(“学会做人”)。这正是“为发展而教育”的整合的价值取向。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把这一理念带进  相似文献   
3.
明确地批判改良派而鼓吹革命理念的言论,在1903年前后大量出现。作为新的革命派主力的留日学生,在日本形成了一个具有政治热情的知识阶层,并且大多持激进的政治态度。被奴化的恐怖及民族主义立场的坚执,是留日学生创办刊物的共同之处。其爱国激情给国人以血脉贲张的强烈刺激,但这种“激烈”因其以绝望为底色,也根本性地摒弃了政治智慧的可能。凡此种种,于此时小说创作多有反映,文学实绩亦随之增减。  相似文献   
4.
旨在"小说救国"的清末新小说中,作为隐喻的"疾病"与"治疗",对称性地驱迫着文学文本的话语生产方式,存在着热衷西化,中经扬弃,继而持守现实主义的身体国家化的演变逻辑。这一考察,彰显出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策源性的动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具有互文关系而政治倾向迥异的四篇清末新小说可以见出,其时知识精英对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共同信念,从中可以复现当时知识精英对未来中国的道路设计、实现途径及远景规划的全景。清末新小说对于“新中国”的想象,具有政治启蒙目的,以实现“小说”救国的宗旨。但这些小说文本仅仅停留于“民族国家”想象,尚未完成国家理论的建构。  相似文献   
6.
“五四”以来的许多女作家自觉地采取模拟男性的形式来对抗男权社会,张爱玲却丝毫没有维护父亲权威和男性传统形象的迹象。通过遗老、遗少及“时代弃儿”三代男性形象的描写,张爱玲无情地揭露了没落阶级的道德堕落与精神颓废,成功颠覆了男权话语霸权,并以此来宣泄自己的反叛与绝望,并以女性形象塑造进一步剖析了中国男权(父权)社会。  相似文献   
7.
清末新小说中的女英雄不但参与暴力革命活动,有的还舍“身”作妓,或以国为“夫”,终生不嫁。“秋瑾之死”的舆论风潮,是文学启蒙向舆论抗争转型的标志。文本的互文性,使得相关的文本氤氩升华为彼此互补的一个全新语境,并由此梳理出从少年,到青年、中年,再到老年的革命女性谱系,以及这一身体国家化的自觉。“革命一献身”这一主题,暗含着伦理必须和政治联系在一起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风萧萧》中侠骨柔肠的白苹、英气豪迈的梅瀛子、恬静温柔的海伦,分别代表着三种关与善的境界。在一个看似娱世的情爱传奇中,寄寓了作家对于人性、时代、道德和关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特别关注现代人尤其是女性的生存困境,她的小说把关注焦点投射到了家庭内部的情感领域,关心的是人性在现代社会里的迷失、人情在金钱诱惑下的冷漠。婚恋成了权衡利弊的交易,谋爱实为谋生。伤逝-爱的关系性结构与功能,作为就张爱玲现象的内在本质进行分析的基本框架,即使在今天也应成为我们审理现代性-都市人格的重要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