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一、课程实施的框架 根据"二期课改"的要求,我校致力于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学校通过优化基础型课程、建设拓展型课程和开发研究型课程,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恩格斯对两种平等观的分歧与实质的阐述出发,认为社会主义的平等观不仅是强调在交换领域的劳动者间的平等权利,且存在于生产领域和生产过程,强调政治、经济、文化等一切社会权利和地位的平等。认为非劳动分配方式最终表现是不平等,而就现实要求来说又是平等的表现,平等包括大体平均的成分,但不能归结为平均。在深化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应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平等观念,更新陈旧的平等意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平等现象,只有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经济环境,整顿金融秩序,全面深化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竞争意识、法制意识、民主意识,才能不断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为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创造一个公平、优质的受教育机会。从2009学年开始,松江区张泽学校与中国教育学会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合作,共同确立了学业质量保障研究课题——《基于自主发展的中小学学业质量反馈、分析、指导、监控体系构建》,开始了脚踏实地的研究。一、建设"一树一表一库",改变教学方式教学资源库建设是张泽学校课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组织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创建教学资源库,从做好"一树一表一库"建设开始,既要求教研  相似文献   
4.
一、课程实施的框架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课程框架根据"二期课改"的要求,我校致力于建立以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学校通过优化基础型课程、建设拓展型课程和开发研究型课程,把对学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越来越受到关注。众所周知,中小学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修炼。这种修炼是指中小学教师为实现教育理想信念或技术、技能目标而进行修养和锻炼的过程。怎样通过修炼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成为当下教育教学专家和一线教师共同面对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带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  相似文献   
6.
教学反思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必须修炼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在实践中,我们从课例研究的角度,总结教学反思的途径和方法。我们在三年前开始关注课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研究团队结合学校的教学特点,将顾泠沅的“一个课例、三次讨论”的教育行动模式转变为“一个课例、两次研讨、二三次反思”的课例研究模式,主要通过深化课例的三个主要环节——课例设计、课例观察和课例总结来反思课堂教学活动从设计到总结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7.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学家和一线教师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许多调查和研究表明,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课例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真正的专业成长不在于职前培训,也不在于脱产学习,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是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的。课例研究把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与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序推进,新课程正一步步地走进学校。课堂更显生机与活力,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但在新课改的课堂中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一是教师一味地讲授灌输的一言堂现象一时难以改变,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60年代伊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新课程运动”。然而,这次历经近十年的课程改革却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于是,在反思“新课程运动”的基础上,美国的施瓦布(Jeseph Schwab)和英国的斯坦豪斯(Lawrence Stenhouse)分别提出了实践性课程理论和“过程模式”理论,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0.
年复一年,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变化发展着,如同无涯的天空绵延不断。如果说世界是个不老的传奇,那我们每一个人又是什么呢?在未读《遇见未知的自己》之前,还为自己QQ的个性签名"积极是当下最重要的力量"而自鸣得意。直到放下这本书,慢慢回忆那些过往不如意的点滴,思考反复困扰自己的问题,顺着书中的建议重新审视自己,竟有不少的释然和喜悦。书的开篇"我是谁"替我们给自己打了一个问号,"我究竟是谁?"的探索贯穿着整本书并由此引出一系列你我始终不曾留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