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杨瑞勋  郭薇 《科技风》2011,(18):223-224
大学新生,由于在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常常会出现焦虑、自卑、茫然、苦闷等心理困扰,阻碍了自身顺利完成学业和健康成长。解决心理困扰关键在于新生自己,大学新生应主动学习掌握一些行之有效的心理自我调节方法,摆脱心理困境,保持心理平衡,不仅能顺利渡过适应期,而且受益终身。  相似文献   
3.
教师内生性动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以不断提升自我、追求高质量教育教学目标的主动愿望,具有崇高精神性、潜隐性、自发性等特征,对于教师教育教学素养的提升、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等有重要意义。在揭示其内涵、特征及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发现:崇高精神修养内容在师德教育中长时失位、教师境遇缺乏充足和理性的外部供给、教育改革传统推行方式与教师内生需要分离是其动力不足的根本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重视教师内生性动力生成基础的培育工作,让崇高精神修养回归师德教育的核心位置,着力改善教师内生性动力生成的外部环境,以“人”的视角来认识和尊重教师。  相似文献   
4.
杨瑞勋 《科技风》2023,(18):28-30
新时代下,深化公共教育学教学模式变革既是提升其教学质量的关键引领,也是助推教师教育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公共教育学教学模式变革中遭遇路径依赖困境,呈现“自我锁定状态”,从而导致诸多新教学模式未能全面、有效地落实运用。通过分析发现,传统教学模式的强力干扰、变革沉没成本的考量、教师避免利益损失的抗阻是原有路径得以自我强化的主要机制。为此,需要将课程目标从教育理论向教育核心素养转变、完善和优化教师培训减少变革成本、落实教师变革利益损失补偿措施来摆脱困境,从而推动变革的顺利实施和目标的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5.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选择素养缺失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当前,教育主体应围绕高中生选择素养结构的自主选择意识、选择标准、选择方法、选择意志四个方面,转变教育观念与方式,加强生涯规划课程的针对性,落实好职业与劳动教育课程的关系,从而对高中生的选择素养进行培养与训练,真正解决高中生选择素养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殊性,成教学员课堂到课率低下成为教学质量控制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文章从成人高等教育课堂分数管理科学化的视角,针对传统加数计分法的弊端,提出应采用新型的减数计分法,以增强教学质量的控制实效,有效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