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1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淮安运河村战国墓出土鼓车为迄今先秦考古中所仅见,是研究古代车制和建鼓的重要文物。其中的木质车舆构件保存较好,具有固定的形状和尺寸,是复原研究的重要资料。同时,该车还有一定数量的木雕板、骨雕饰件、漆绘饰件和青铜饰件,是一辆装饰精美的古代车舆。通过实测和研究,绘制了该车的构件图、组装图和透视复原示意图,并进而复原成车。据此可知该车具有轮小、轴短、舆长而装饰华丽的特征,填补了东周鼓车复原的空白。  相似文献   
2.
王厚宇  刘振永 《收藏》2014,(10):132-133
中国古代青铜器以造型庄重典雅、纹饰繁缛神秘的礼器为主。属庙堂之器。是古代青铜艺术珍品。除此之外。尚有一些小巧可爱、生动传神的动物造型,它们娇小玲珑,憨态可掬,充满着灵动活泼的生命气息,在威严神秘的青铜艺术中独树一帜。1978年江苏准阴高庄战国墓出土锕牛和铜虎其8件,4件一组,形成固定的牛、虎组合形式。这些铜牛、铜虎小巧玲珑,形态逼真,铸造精良,其上还有线刻纹饰。  相似文献   
3.
清代画家张赐宁(1743-1817年),字坤一,号桂岩、十三峰老人、富春山樵、北海外史,沧州(今河北沧县)人。初游幕于江南,后官通州管河州判,晚年侨寓维扬(今江苏扬州)。山水、人物、花鸟、墨竹,无所不工。笔墨爽健,苍秀浑厚,超然拔俗,不拘旧法,气魄沉雄,与罗聘齐名,雅近石涛。他的画对后世画家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厚宇  刘振永 《收藏》2011,(5):38-40
汪鸿,字延年,号小迂,安徽休宁人。清代著名书画家,在书画、篆刻、音乐诸方面均有成就。  相似文献   
5.
刘振永  王厚宇 《收藏》2012,(12):33-34
汤禄名(1804~1874年),字乐民,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寓金陵(今南京)。其父汤贻汾,擅山水,亦能花卉松柳,与同时代杭州的著名画家戴熙并称“汤戴”,其妻董婉贞及三子二女均喜书擅画。惜清成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汤氏一门风雅几乎阖家殉难,时汤禄名因不在南京,得以幸免。  相似文献   
6.
汪镛,清代书画家。初名铭,字笠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清时期,松江地区人文荟萃,书画鼎盛。汪镛自幼耳濡目染,深受影响,青少年时就在艺术上取得一定成就。稍长,师从玉壶山人改琦,诗、书、画均得其指点,画艺大进。改琦见其天质聪慧,遂把爱女小茶(允)许配给汪镛为妻。凡人物、花卉、山水,尽得  相似文献   
7.
王厚宇  刘振永 《收藏界》2013,(12):102-106
潘天寿(1897—1971年),字大颐,号寿者,又号雷婆头峰寿者等,浙江宁海人。是现代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其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  相似文献   
8.
考古资料中的先秦金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较是古代车舆上的部件之一,亦是车舆上最豪华优美的青铜装饰,是车主人高贵身分和显赫地位的重要标志。《续汉书·舆服志》:“乘舆金簿缀龙为舆倚较。”《文选·西京赋》薛注:“金较,黄金以饰较也。”都是对其具体记述之一。考古证明,这种青铜质地的金较不只流行于汉代,远在先秦时期就有这种装饰。近几年来,先秦考古中屡有金较出土,大大丰富了人们对这种器物的认识。这种器物不仅以形制奇特。造型优美和装饰繁褥闻名于世,而且,其固定的形状和准确的尺寸还可弥补考古发掘中木质构件早已腐朽的缺陷,是研究先秦金较和相关问题的宝…  相似文献   
9.
王厚宇  韦青 《收藏》2016,(1):32-37
吕凤子是20世纪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毕生从事绘画、教书、办学校,他以大量的书画作品和精深的画学理论丰富了画坛。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当年声名显赫的艺术家,却由于种种原因,几乎被历史所遗忘。因此,重新审视吕凤子的绘画艺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王厚宇 《寻根》2008,(4):66-69
漂母是秦时淮阴城下漂洗絮布的一位普通民妇,在汉初军事家韩信忍饥受辱时给予食物。两干多年来,漂母饭信的故事广泛流传,其母爱精神闻名全国。至今在淮安还有漂母岸、漂母墓、漂母祠等遗迹。寻访和凭吊漂母遗迹,缅怀漂母的母爱精神和施恩不望报的高尚品德,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自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