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45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年毛泽东的求实精神,是其早期思想中颇具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源于中国经世致用思想传统、胡适宣传的实用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思想,并结合当时中国革命斗争经验的总结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强调任何事情都要注重积累,打好稳固坚实的基础,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有目的有选择地学习西方文化,注重社会调查研究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初步认识到求实精神与解放思想的内在统一性。早年毛泽东的求实精神不仅是早年毛泽东世界观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还深深地影响着他后来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并对当时新民学会会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科学知识、方法、能力和科学精神,从不同侧面构成了人的科学素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立足点就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但长期以来,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人们往往侧重于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质量,轻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的培养。 科学精神是科学本性所要求的各种价值观念、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以及道德瑟意志品质的总和。科学精神在科学学习和实践活动中起着动力、导向和控制调节作用,它深刻影响着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是整个科学素质的动力系统。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科学的求实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利用科学造福人…  相似文献   
3.
4.
周文骏先生持唯物史观,讲客观原则,重历史真实,守学术良知,治史甚为严谨。他具有独立于思想意识形态之外的求实精神,做到不隐晦、不遮掩,加上挖掘的史料之深及对历史事件较全面的把握,使得《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史稿》有着更为纯真的史学品性,从中能窥见学科发展的一些规律和理数。  相似文献   
5.
潘子松  李丹 《职业圈》2008,(6):151-153
在新世纪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流于形式、缺乏求真务实精神。周恩来的求实精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对加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做好大学图书馆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兴余 《现代情报》2002,22(2):70-71
本文就如何做好大学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工作,提出了首先要摆正自身的位置,其次要具有敬业、求实、开拓、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科技管理,是一类职业,也是一门学问。党和政府都在倡导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正在呼唤着具有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奉献精神、求实精神、民主精神的优秀科技管理专家。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并不只在于突出“解放思想”四个字,而是有着更为深刻和丰富的内涵。他不仅强调解放思想,而且强调实事求是是创新和求实的统一,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是思想作风和民主制度的统一。从思维方式因素来看,实事求是包含了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的统一。邓小平在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要求把思想上的解放和实践中的创新结合起来,“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这生动地体现了科学的创新精神和求实精神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是劳动人民辛勤耕耘、不断创新的结果。尤其当今,世界正朝着科技现代化的方向突飞猛进,一个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现代科学技术的获得,离不开人们的科学研究。作为新时代的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有新的科学精神。一、科学研究的灵魂在于创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未知,提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发现、发明、创造的一种社会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研究工作的灵魂在于创新。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人类面临的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期,新的科学与技术成果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0.
谢荷生 《上饶师专学报》1991,11(6):29-32,58
本文从青年马克思的求实精神这一侧面探讨了科学唯物史观形成的内在机制。马克思从康德、费希特转向黑格尔,从继承黑格尔哲学转向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都是求实精神的生动表现,求实精神是青年马克思的思想的灵魂和宗旨,是马克思理论发展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