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4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8569篇
科学研究   93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86篇
综合类   227篇
文化理论   36篇
信息传播   577篇
  2024年   82篇
  2023年   27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277篇
  2020年   287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238篇
  2016年   321篇
  2015年   613篇
  2014年   1218篇
  2013年   775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885篇
  2010年   758篇
  2009年   621篇
  2008年   719篇
  2007年   546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156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育部对小学语文课程提出了全新的标准,要求教师在实际授课时应当丰富教学方法。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为学生们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本文将阐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采取多样化教学的具体方法,并列举相关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
3.
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念图是盛行于欧美国家的一种教学策略,它以直观形象的方式表达知识结构,能有效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在我国科学课程的教学设计中这一有效的策略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空中技巧助滑速度运用的力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认识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运动规律,通过测量法、统计法对2004"龙珠杯"铃木自由式滑雪国际雪联世界杯的各国参赛运动员的助滑速度进行分析,运用力学原理阐述助滑速度在空中技巧运动中的运用.得出结论:不同翻转周数、不同动作难度助滑速度不一样.以动量矩守恒定律为依据;起跳阶段的助滑速度主要以圆周运动中向心力的作用原理来调节,空中姿势的改变根据动量矩守恒定律可调节速度;空中技巧项目运动员需要有精确的速度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种永恒的生命力。对于电视来说,尤为如此。受众审美习惯在不断变化,他们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感知能力。不创新,就会造成审美疲劳。电视创新主要体现在节目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节目创新是基础,是核心,是灵魂,是关键,也是电视创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指出竞技体操保护与帮助跟竞技体操技术发展、器材发展相互促进,相互联系;归纳了竞技体操保护与帮助的发展具有独特化、交叉化、直观化、精细化和自动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根据数与形的内在联系,文章对常规数学题型,给出了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的几种最简解法。  相似文献   
8.
田径趣味性教学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内在主观动力,是情绪的一种心理倾向。在体育课中,男生往往偏爱球类,女生喜欢形体等,而对于田径运动,总是表现得缺乏兴趣与热情,学生兴趣不浓,积极性差,教学效果较低等现象。因此,有必要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手段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田径教学。在田径的趣味性教学中,可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设计组织教学。  相似文献   
9.
走出“直观的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和首要观点──实践,全面引入文艺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文学活动包含了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多角度认识文学活动是必要和可能的;人道主义是文学活动的基本范式。坚持实践的观点,有利于科学认识文学的本质;有利于形成许多同样站得住脚的文艺学理论体系,并构成相互间的互补关系;有利于充分发挥文学活动“建设人、提升人”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0.
孙绰是东晋的重要文学家,发表了一些文论见解,它们是:触物兴情,注重文学作品外在的直观美、声音美、风格应浅净,诗、赋、颂抒发感情,艺术具有动感人心的效果, 孙绰上述文论见解既有与他人相通之处,又有自己特色,丰富了东晋文论,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