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资源描述与检索》(RDA)和《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的相应条款对影像资料的著录规则做了具体规定,比较两者关于影像资料的载体形态项条款,重点分析其数量、尺寸和其他形态细节的异同,并对照ISBD统一版后发现,两者关于影像资料条款的差异并不大,因此应用《资源描述与检索》著录影像资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论文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第2版)》与RDA在普通图书著录规则方面进行比较,主要通过对两者著录条款的梳理分析了解《规则》对RDA的适应性.研究表明,《规则》与RDA条款在题名与责任说明、版本、出版发行、载体形态、标准编号与获得方式等著录方面存在某些差异,可以通过对《规则》条款进行适当修订,使我国的资源编目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资源描述与检索》(RDA)的一般文献类型标识、资源类型与数量项、载体形态项、附注、标准编号5个方面的对比分析发现,RDA关于数字资源著录的条款更多,规定更具体,内容更丰富,体现出RDA不仅适用于传统类型文献的著录,更能适用于电子资源这一文献类型的著录。RDA取代AACR2是大势所趋,《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也应顺应文献资源种类和格式变化的要求,适时作出修改,以满足数字时代和网络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论《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在2--字段的规范著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在CNMARC格式2--字段的规范著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指出其不足之处,探讨其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RDA为中文编目规则的变革与修订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开放性、民主化的作业环境,以FRBR模型为基本架构、以国际编目原则为基本依据的先进编目理念,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有效的可行性测试,网络化的沟通交流工具与编目工作媒介,以用户作为书目工作主体的定位准则,是制定一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新形势的编目规则的重要条件。如果说以前中文编目规则专注于"标准化",那么现在应该以用户需求的尺度来衡量"标准化",使我们的编目工作回归"用户至上"的基本原则。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2.
日本图书馆协会编目委员会于2018年12月出版了《日本目录规则2018年版》(NCR2018),其特点之一是与《资源描述与检索》(RDA)之间具有兼容性。本文梳理了NCR2018与RDA的4个不同点,即:①因使用日本的语言文字而产生的不同点;②因采用等价款目方式而产生的不同点;③因采用著录层级结构思想而产生的不同点;④因编目的主要对象为日本出版物而产生的不同点。通过探讨上述不同点产生的原因,论述日本为何不能直接采用RDA进行编目。同时,本文还指出了今后日本在推行NCR2018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希望本文能为正在研究RDA本土化的中国图书馆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RDA的结构和概念为基础,与《中国文献编目规则》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揭示实体"属性"方面,二者差异不大,但在揭示实体"关系"方面,特别是"创作者/作品"关系,二者有着较大差异。参考文献7。 相似文献
14.
15.
16.
RDA对其它国际编目标准的继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令编目领域瞩目的RDA已经编制完成并出版,它的产生必将使整个世界的编目工作从理念到实践都发生一场变革.文章从RDA的内容和功能入手,分析了RDA对AACR2、FRBR、FRAD、ISBD、ICP及MARC21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Kevin Balster 《Cataloging & classification quarterly》2014,52(4):46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