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素质教育的真谛,就是以每个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运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使学生把书本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同时发展各种能力。这一内化过程,是塑造具有主体意识新人的素质的过程。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完成这一内化过程的关键。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抓好语文教学"五个尽量"学习环节,努力让学生自主学语文、用语文,下面就此方面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自身发展的主体。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只有在知识不断融入和用出的过程中,才能全方位地形成和发展自身的能力。教师的教只是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外因,只有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才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是面向 2 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 ,它的真谛就是以每个学生的先天禀赋为基础 ,运用一切有利的外部条件 ,使学生把书本知识内化到自己的个性结构中。这个内化过程是塑造具有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过程 ,它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训练为主线 ,能力为目标 ,从而构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及其相应模式。明确学习目标。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始点 ,清晰的教学目标为教与学指明了方向。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而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 ,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更有效地保证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让学生质疑问…  相似文献   

4.
张小莉 《学子》2013,(2):70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原则告诉我们,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内化的过程,如果不调动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这个"内化"就不可能实现。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发展的主体,充分发挥这个主体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把被动接受的"要我学"转化为主动进行的"我要学",并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各种能力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一、优化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优化教学氛围需要三方面工作的支持:一是创设民主平  相似文献   

5.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优化教学过程,而优化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各项基本能力(即学力)得到最优发展。培养学生学力的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认知和个性发展的规律,整体有序地把握教学进程内外诸多因素的关系,充分体现教学的因果发展、层次梯度,以表现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能力和发展个性的素质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就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积极性 ,使学生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在各项活动中健康成长 ,主动发展。这一原则告诉我们 ,学生素质的形成过程是知识、技能、道德观念内化的过程。如果不调动学生主体内部的积极性 ,这个“内化”就不可能实现。那么 ,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学生主体内部积极性呢 ?一、教学民主———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民主是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梁 ,民主的程度越高 ,这座连通心灵的桥梁就越坚固 ,越宽阔。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一种民主的氛围 ,把民主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各个方面去。传统教育观以传授知识…  相似文献   

7.
为了加快学校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进程,促进学生各种素质和个性的全面、主动发展,我校于1997年下半年开展“形成性内化教育”实验。 形成性内化教育作为一种素质教育范式,强调外部(包括德智体美劳诸育)有关规范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主张通过主体活动促使学生良好素质从低到高、从单项到全面渐进地形成和发展。具体地说.形成性内化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情感为中介、激励为核心、隐性教育为特征,主要通过激励、诱导、感染、陶冶等教育方式,促使学生在动情的基础上认同有关道德规范要求,并逐渐转化为自我需求、内在信念,培养起规范的道德行为习惯及一定的道德判断、评价和自我教育等能力;同时,在努力开发学生意向动力系统的基础上,坚持因材施教和主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 ,它以培养学生创新知识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为重点。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探索——发现”法教学是在充分肯定学生学为主体的前提下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知识的发现 ,亲身体验数学创造的经历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并且使所学知识达到内化的水平。1.“探索——发现”教学法的依据1.1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辩证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是“内因”,是能否学好的决定性因素。赞可夫说 :“教学方法一旦触…  相似文献   

9.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使学生内在身心潜能的发展以及外在的文化知识和社会规范向个体心理品质内化,应当尊重受教育者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潜能,形成人的健全的个性,将教育和发展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因此,我校在1999年初,提出了实施主体创新教育办校思路。它的内涵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  相似文献   

10.
当今,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素质教育注重的是学生自己探索探究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点做起。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代替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发挥了,所有的教育活动就由此生发开来。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发展的主体,应培养他健全的人格,向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最高境界迈进。2、教师要让学生积极思考,给他们提供独立思考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它包括内化和顺应两个过程.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收的,如果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识是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内化.这种教学模式对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产生了根本性的颠覆,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只对学生的知识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否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促进知识的内化与吸收。因此,只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3.
论素质教育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主要从人本教育论、学生主体论、心理内化论和个性发展四个方面,探讨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素质教育的核心、素质教育的机制、素质教育的精华等问题,达到对素质教育的内涵的深刻理解,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论文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绩效评价三个层面内化了基于过程的翻译课堂教学,使翻译教学回归到以学生为中心,以译者为主体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刘琳 《现代教育科学》2005,(6):46-46,43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知过程,是学生个体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换为其内部精神财富的过程,离开了学生自身这个积极、主动的内化过程,教师任何主观的注入或灌输都是低效的或是徒劳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教育界的共识。但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不是一种独立的行为,尤其是在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学生对新的教学方式的诸多不适应能否得到尽快调整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素质和素质教育对于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笔者认为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 ,在对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所有学生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 ,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所谓内化 ,实质上就是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又可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两种形式。从教育学生角度看 ,人们的外在素质的内化过程 ,也就是人的思想意识观念的社会化过程。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起来,学生缺乏主体意识。在深入分析高师院校学生主体地位及主体意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教育过程的教化和内化两个环节入手找寻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及培养其主体意识的途径,以提高高师院校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学生良好行为素质的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几年来,中小学大力加强以行为规范教育为核心的行为素质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怎样才能使行为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和内化,需作认真的研究和探索。一、强化是内化的条件和基础强化行为素质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什么是强化?怎样强化?还不甚明了。在很多人看来,强化无非就是学生行为的重复反应,因此,在进行行为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偏重于让学生学学、背背、练练,对条文虽能背得烂熟,但日常行为却很不尽入意,究其原因,这种强化只是一种学生行为处于低级阶段的反应。我们应从广泛的意义上去理解强化,落实强化。  相似文献   

19.
用皮亚杰认知发生论浅析素质教育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质教育过程是受教育者内化的过程,内化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它是直接决定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性问题。因此,我们正确把握素质教育内化的实质及其发展规律,对推进素质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就素质教育内化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0.
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真正实现它,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的保证.人的主体地位获得的过程,是通过外化的"教"转变为内化的"学"的不断自我规范、自主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具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