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传龙 《山东教育》2012,(17):20-21
"同课异构"是当前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语文教学中的"同课异构"大多是阅读教学课,它通常由一定区域内的教研活动组织者发起。基本流程通常是组织者确定教学的文本、课型、学生和执教者;执教者自主设计教学方案;执教者上课,教师观课;集体评议或专家点评。有的还要求执教者根据评议进行二次备课、上课,教师再次观课、评议,执教者撰写教学反思等。在上述过程中,不同的执教者用同一篇文本对学情相同或相似的学生施教,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大多不同,可谓"异彩纷呈"  相似文献   

2.
数学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 .[1 ] 对于来自农村的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的指导尤其重要 .本人在山区学校执教 ,所教的学生全部来自农村 ,因而我在日常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跟《课例 2》的执教者澹台全鹏教师所遇的问题可能大同小异 ,故此 ,我特别钟爱《课例 2》 .下面主要就此课例谈点意见 ,与同行们商讨 .一、引入课题贴切自然本课的重点是教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教师在引入这个概念时 ,动了一番脑筋 ,做了精心准备 .通过一个与作业本价格有关的引例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知识 ,再提出一个学生并不觉得陌…  相似文献   

3.
学生探究活动是科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日常教学设计中会有意识地安排学生探究活动,但实施下来总觉得学生活动参与度、有效度较低,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如何优化教师指导,提高学生活动有效性?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同伴们针对徐泾中学沈兰老师执教的《地球圈层结构》一课开展课例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一些公开课上,有些教师在电脑屏幕上打出这样的字幕:某某课题,设计者某某,执教者某某。课的设计者和执教者竟然不是同一个人。再如,有些刊物上刊登的一些课例教学设计与指导者是一位或几位教师,执教者却是另外一位教师。这样的“公开课”和“课例”中的执教者是按照别人的思想进行教学表演,完全失  相似文献   

5.
"同课异构"是当下为中小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 语文教学"同课异构"的大多是阅读教学课.通常由一定区域(含学校教研组)内的教研活动组织者发起,确定教学的文本、班级、执教者;执教者独立设计教学方案;执教者上课,教师观课;集体评议(也有专家点评的).有的还要求执教者根据评议进行二次备课、上课,教师再次观课、评议,执教者撰写反思文字等.  相似文献   

6.
辩课,就是在执教者备课、上课或者说课之后,任由听课的专家或教师就其看法和疑问,现场质疑“发难”,执教者即时应对,双方展开辩论交锋。辩课和说课、评课有明显的不同。说课是执教者把自己的设计意图、  相似文献   

7.
劳动课的课前准备与其它学科既有共同点,也由于其学科任务而独具特点。劳动课教师的课前准备有哪些工作呢? 一、教师必须熟悉教材。劳动课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教师对课本所阐述的基本原理,不仅要理解透彻,更重要的是执教者本人必须课前熟练掌握其方法、步骤及要领,所以必须课前亲自实践。 二、教师必须了解学生。每个小学生在劳动课学习中的感知、理解、记忆、操作等知能水平是具有差异性的。所以除了学生年龄特征这个因素外,每个学生的差  相似文献   

8.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处在改革的前沿阵地,无论是教学观或是学生观,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然而,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有多少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捆绑学生思维发展的绳索何时才能解开?反思一:当课堂成为教师独秀的舞台一位教师执教《草帽计》一课,课前导入时,用了很长时间叙述《空城计》,学生们也听得津津有味。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表面上看来学生们很感兴  相似文献   

9.
观摩一位教师执教《三袋麦子》一课,我们感触很深。执教者先带领学生通读文本解决生字词,接下来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当学生对文本仅仅有了粗浅感悟的时候,执教者就急不可耐地安排学生表演课本剧。但对于学生在表演时由于对课文理解不够深入而出现的明显错误时,执教者却没有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任由学生随意表演下去。  相似文献   

10.
仇千记 《宁夏教育》2007,(7):116-117
工作二十多年,曾数次执教《草船借箭》一课,也多次聆听别的教师上这一课,大都进行过这么一段。开场质疑问难”——上课伊始,教师指着刚刚板书的课题问学生:“同学们,面对‘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似乎是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疑难问题”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11.
工作二十多年,曾数次执教《草船借箭》一课,也多次聆听别的教师上这一课,大都进行过这么一段"开场质疑问难"——上课伊始,教师指着刚刚板书的课题问学生:"同学们,面对‘草船借箭’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似乎是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疑难问题"接连不断:  相似文献   

12.
<正>作为教研组长,我经常组织开展全镇性的教研活动。课前还需与执教者一起备课、试教,并作理论指导。几次下来,我发现课前备课时,分析并吃透教材非常重要。不但执教者课前,应透彻分析教材,听课评课者,课前,也应透彻分析教材。对执教者来说,课前分析吃透教材,是为了上课时更好地把握好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同时灵活应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  相似文献   

13.
“说课”是近几年中小学教研活动中新兴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说课可使执教者更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研究教学过程,也有利于听(评)课者更全面地了解执教者的教学行为,正确评价教学得失。所以,说课对于专题研究某一问题的教学,培养学者型的教师群体,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说课就是依据教学大纲、课本,运用教育理论,结合学生实际,把一  相似文献   

14.
在一次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中,有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二年级的《蜗牛的奖杯》一课。课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她捧着一个金灿灿的奖杯,告诉学生她打算把这个奖杯送给今天课堂上发言的冠军。学生们都一下子被吸引了,上课发言争先恐后,课堂气氛活跃,每一个学生都能侃侃而谈,整个教学流程丝丝入扣,师生对话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5.
记得那是正逢菊花盛开的季节,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的网络环境下的习作指导课《校园里的菊花》。这位教师作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尤其是他做的“走进菊花的世界”这个专题网站,不仅有大量的文字资料(介绍菊花生长特点、写菊花的诗歌、优秀范文等),还有介绍各种菊花的精美图片。上课伊始,教师先让学生们说说课前观察校园内菊花的收获。  相似文献   

16.
借班上课是一种"非常课"。执教者对于学生的学情不熟悉,学生对于执教者的教学风格不了解,众多观摩的教师给上课师生的心理造成了很大压力,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并上好这种"非常课",本文结合自己的一堂公开课,从心理学角度剖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积极参与课堂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一、课例回放课例一:《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二年级(下册)这是一节随堂课,执教者是一位年轻的教师。课上,教者借助教材主题图创设了一个同学们到图书室借书的情境,引导学生根据图书室老师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追求的教学境界是师生天衣无缝的配合、是学生精彩恰当的发言、是教案顺顺当当的表演,却忽视了学生这个鲜活生命的发展,把学生磕磕碰碰、一波三折、柳暗花明的学习过程视为教学的失败。尤其是公开课时,学生稍有差错,执教者的慌乱、急躁再也无法被虚假的微笑掩盖了,究其原因,是作课者心态的问题,教者看重了个人的精彩表演,没有用一颗朴素的心,去真正为学生着想。  相似文献   

19.
吴志健 《师道》2009,(10):29-29
几天前,我听了一位青年教师执教的一堂教研课——《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下课前6分钟,学生们做了一道深化题:用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上课教师在巡视中发现部分学生有如下错误:  相似文献   

20.
同课异构是指同学科同主题的内容,由不同的教师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教师们在对比中进行教学研讨的一种教研形式;意在实现执教者、听课者、评课者在内的多种思想的交换,引发参与者思维的碰撞,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