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听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基本也最常见的形式。通过听课,可以让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其学科素养和组织、驾驭教学的能力;也可以让听课者观摩学习执教老师怎样钻研课标分析教材,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设计教学方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怎样激发学生思维,怎样调控课堂节奏,怎样处理重点难点等等。听课活动对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大有裨益,自然成为广大教师相互学习、探讨、研究的主要形式。但在目前的听课活动中,我们也注意到,这种形式常常局限于同一学科的教师,局限于学科文本的解读与课堂教学技术  相似文献   

2.
听课是教师学习他人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最直接的形式。听课教师听课前不做必要的准备,那么听课时就有可能无法理解上课者的教学意图;如果听课教师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底蕴,就很难提炼执教者的教育理念;如果听课者不能敏锐地感受到教师的教育机制与学生的思维火花,就无法通过听课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无怪乎,当有些教师外出听课活动后,问其收获如何?只会说“差不多”、“很好”这样的评价。这样没有产生效益的听课,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给学校的其他教师增加了工作量,更枉费了主办者的各种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3.
严碧友 《江苏教育》2011,(12):53-53
听课.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基本也最常见的形式。通过听课,可以让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其学科素养和组织、驾驭教学的能力:也可以让听课者观摩学习执教老师怎样钻研课标分析教材,怎样确定教学目标,怎样设计教学方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怎样激发学生思维.怎样调控课堂节奏.怎样处理重点难点等等。听课活动对执教者和听课者都大有裨益,自然成为广大教师相互学习、探讨、研究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4.
听课是学校教研活动的最基本也是最常见的形式。通过听课,可以让开课者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其学科素养和组织、驾驭教学的能力,使听课者观摩学习开课教师怎样钻研大纲分析教材,怎样确定教  相似文献   

5.
正听课,作为学校的一种教学研讨方式,得到了一线教师的热捧。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习执教教师的优秀教学设计,还能了解教师的设计意图和对课堂的评价标准,从而促进自身教学理念的更新,改善自己的教学状态。在听课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听课教师带着听课记录本,搬个凳子坐在教室的后面,奋笔疾书,认真记录着执教者的教学流程,生怕遗漏了精彩的环节。课后,执教者交流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听课者围绕教学环节展开评论,亮一亮教师在课堂中的精彩点,点一点不足之处。最后,曲终人散,大家各自忙着各自的工作,曾经的听课活动成了一种记  相似文献   

6.
评课是根据授课教师提供的课堂教学实例,结合听课者自己通过课堂观察记录下来的课堂片段,进行交流思想,总结教学经验,探讨教学方法,帮助、指导授课教师和参与听课活动的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7.
听课评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我没有听两节课,我就认为今天在学校里什么事也没有做。”笔者以为,课堂上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经过听课者细致的观察,听课后有意识地思考、总结,就可以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听课也是一种创造。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听课之我见     
听课是教学过程中听者与讲者相互学习、互相促进、取长补短的一个过程。它是讲课者与听课者双方均受益的活动。通过听课 ,能发现讲课者在讲授本节课时的不足与长处 ,以使他发扬长处 ,弥补不足。经过听课 ,经常地调整教学过程 ,这样教学效果就可得到提高与升华。而对于听课的人来说在发现别人的缺点时 ,还可以增长自己的业务知识 ,同时可向听课者汲取长处 ,这样听课者从各方面可得到提高和发展。听课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要经常听 ,要听各科教学。一、听课先要备课听课也要“备课” ,这种说法听起来令人难以接受。听课就听课 ,…  相似文献   

9.
听课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常规性活动,也是每个教师再熟悉不过的日常教学研究活动。不少教师认为听课只需带一本听课薄、一支笔,有兴趣多记点,没兴趣时涂鸦几笔,听完课后上交教导处敷衍了事;有的老师听课时只重视记录教师在课堂中的“表演”,而忽视作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有的听课者埋头记录,但字里行间缺少自身的思考和深层次的认识,他们往往不易“知其然”,  相似文献   

10.
《新教育(海南)》2007,(11):13-13
听课是一项能让授课者与听课者双方受益的活动。通过听课活动,上课的教师能有机会经常调整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升华课堂管理的艺术:而对于听课者来说,在发现他人的缺点同时,也可以增长自己的业务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汲取众人所长为自己所用。听课活动也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强化教学管理的有力措施。搞好听课这一有益教学的群体性活动,对教学管理而言也能收到多方面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听课是学校教研、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听课者可以借助听课活动发现学校工作存在的某些问题,有利于改进学校管理的相关规章,沟通教师的思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发展进入良性轨道。但是,听课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需要注意  相似文献   

12.
近来,各校普遍举行了公开课、研究课,听课活动广泛开展,领导和教师一起切磋琢磨,研究之风日盛。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我觉得在听课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逢到某学校上公开课,常常是听课者蜂拥而至,外地的也往往百里迢迢赶来听课,据说有的领导丢下了日常工作,有的教师请了假调了课,有的不请假,把上课改为学  相似文献   

13.
听课的几点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听课是学校教研、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听课者可以借助听课活动发现学校工作存在的某些问题,有利于改进学校管理的相关规章,沟通教师的思想,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发展进入良性轨道.  相似文献   

14.
《上海教育》2012,(Z2):76-77
对课堂的观察认识,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听课前教师对"听"什么,"研"什么,心中无底,听课时凭着感觉走,完全是为听课而听课;教师之间的合作呈现出貌合神离的现象;听课者对教学行为观察不清、观察不深,对教学行为背后的教学策略、教学理念理解不到位,说不出教学现象背后的道理。教研活动缺少针对性和明确的主题,是教研组平时开展活动时常出现的一种现象。2010年底,我们开始尝试以"基于合作的课堂观察"为载体的教研组研修活动,明确提出在提高教研活动的参与性、针对性及有效性上,要有新的思考、新的方式并付诸行动。  相似文献   

15.
有目的地听。听课的总目的是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而每个听课者的目的又是各不相同的。甚至同一听课者在不同时期听课目的也不一样。一般地说,领导听课是为了检查和了解教学情况;青年教师听课是为了向其他教师学习,积累教学经验。有时听课是为了扩充知识面,有时是为了进行教学研究,有时是为了交流经验,有时是为了学习借鉴。只有明确了听课目的,才能提高听课效果。 有计划地听。听课计划包括总体计划和单项  相似文献   

16.
听课是教师最熟悉、最直接的一种教研活动。听课,要从宏观上来把握整个课堂,诸如对教学目标、课堂结构等诸多教学要素进行分析、诊断问题。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细节也往往能反映出一些问题。所谓“一花一沙一世界”.细节能折射出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而教师的不同的处理方式往往体现教学水平的高低。以下是本人在听课时记录的几个教学片段。对于整堂课来说。它们只是教学过程中激起的点点涟漪.但一个善思考的听课者却可以从中关注教与学.反思教学观念、行为和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7.
听课,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教研活动,也是教师提升教学技艺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学会备课、上课,还应学会听课,这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要想在听课中有所收获,受到启发,得到进步,就必须做好以下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徐晓华 《考试周刊》2014,(91):175-175
<正>听课,顾名思义就是听别人的课。既要"听",又要"记",还要"思",这样才能做到有效听课。通过有效听课,可以引导教师走上自我发展螺旋式上升道路。通过有效听课,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听课过程中,优秀教师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生动娴熟的教学语言,张弛有度的教学节奏,灵光闪现的教学智慧,加上听课者的所见、所闻与所思,必然会在自己的备课和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一、"听"——听教师的授课  相似文献   

19.
听课,是中小学教育教学中最常见的一项活动,贯穿在各类学校、各个学段、各个学科。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和教研活动的主要方式。听课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要听课?听课,听什  相似文献   

20.
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校本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每学期我们都要组织此项活动,但由于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多,好多公开课展示者们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听课者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很多教师在听课时根本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